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TiO2对流感病毒(H1N1)灭活作用的研究
TiO2对流感病毒(H1N1)灭活作用的研究
2. 2 TiO2 对 HlNl 病毒光催化灭活的影响因素 2. 2. I Tio2 用量的影响 由于 HINI 病毒的光催化病毒灭活中包含有催化剂 Tio2 吸附的影响, 有必要 考察催化剂用量对灭活的影响. 图 2 给出当催化剂 ( T-400 ) 用量不同时,HINI 病毒液的滴度 ( 初始滴 随光照时间的变化. 由图 2 可看出,当加有 2 mg / mL T-400 ,光照 20 min 时病毒滴度几乎没有 度 = 64 ) 变化;当加有 4 , 6 和 8 mg / mL 的 T-400 ,同样光照 20 min 时 HINI 的滴度分别降为 32 , I6 和 8. 但随 着光照时间延长,加入 2 ~ 8 mg / mL 的 T-400 都能最终使病毒失活,所需的时间随 Tio2 用量的增加而 缩短,分别为 I20 , 60 , 40 和 30 min. 说明当 Tio2 用量增加时,对 HINI 的综合灭活效能增大. 实验结果证明,Tio2 对 HINI 病毒综合灭活效能包括吸附灭活和光催化灭活两种贡献. 图 2 表明, 催化剂的用量和所用的灭活时间成反比, 如果催化剂对 HINI 的吸附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则其对 HINI
72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VOi. 27
l. 3
HlNl 的光催化灭活实验 在自制的间 歇 式 反 应 器 中 加 入 一 定 比 例 经 高 温 处 理 后 的 Tio2 粉 末 和 病 毒 反 应 液,用 紫 外
光 ( P1iiips 8 W 荧光紫外灯管,主波长 365 nm ) 从液面正 上 方 照 射,光 强 约 为 0. 45 mW / cm2 ( SUV UV-METER) ,在此过程中用电磁搅拌器搅拌. 反应不同时间后,离心分离反应液,取上清液用新鲜鸡 血红细胞进行血凝实验,测定残余的病毒滴度. 病毒的滴度是病毒感染力大小的一种量度,其值越高, 表明感染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病毒的滴度通常采用其对新鲜鸡血红细胞的凝血实验测得,因此也可
[ I4 ] 例 ,金红石和锐态矿相对光生电子产生和迁移有协同作用,同时其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
能力较强.
Table l
cataiyst T-300 T-400
XRD and BET specific area results of TiOZ
cataiyst T-500 T-600 / m2 ・ g - I ) ( Anatase) (% ) ! ( Rutiie) ( % ) S BET ( ! I8 0 82 I00 4I. 2 24. 3
紫外光、TiO2 吸附及光催化作用对 HlNl 病毒的灭活效果 图 I 为分别仅用紫外光照射、只加入 Tio( 2 4 mg / mL T-400 )和加入 Tio2 同时用紫外光照射等 3 种
情况下所测 HINI 病毒液滴度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 I 可看出,单独在 365 nm 紫外光照射下,病毒的滴 度不随光照时间增加而改变,说明 365 nm 紫外光对 HINI 病毒无灭活作用. 当仅加 Tio2 而无紫外光照 射时,病毒的滴度只稍有下降,I 1 后由初始时的 64 下降到 32. 这说明 Tio2 催化剂能与病毒发生作 用,病毒可能在催化剂表面有吸附作用. 随后,将吸附病毒的 Tio2 加入到 2 mL 生理盐水中振荡后,离 心分离并收集洗脱液,再用血凝实验测定洗脱液中病毒的滴度,发现呈阴性,表明 Tio2 通过表面对病 毒的吸附作用也能使病毒失活,但由于吸附量的限制只能杀灭一小部分病毒. 有意义的是,当 Tio2 催 化剂和紫外灯同时存在时,病毒的滴度随光照时间增加而下降, I 1 后降为 0 ,即病毒被全部灭活. 上述结果表明,Tio2 通过其表面吸附作用,特别是光催化作用能够彻底杀灭 HINI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感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症之一,虽然对其防治研究已有数十年之久,但至今仍然难以 防范. 目前,预防流感的主要措施是注射流感疫苗,但是疫苗只有与正在传播的流感亚型相配时才有
[ l] 效 . 因此,在进行新流感疫苗研制的同时,开发广谱、高效及环境友好的病毒灭活剂有着同等重要
的意义. TiO2 在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催化氧化各种有机物和杀灭细菌,已在环境保护领域获得实际应
Fig. 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nactivation of HlNl !". reaction time
a. UV Oniy;b. T-400 Oniy;c. T-400 + UV.
Fig. 2
Inactivation of HlNl !". illumination time
a. UV Oniy;b. 2 mg / mL;c. 4 mg / mL; d. 6 mg / mL;e. 8 mg / mL.
1
1. 1
实验部分
试 剂
[ ll ] 流感病毒 ( HlNl ) 株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提供,其经鸡胚扩增收集尿囊腔病毒液 后分装、保
存于液氮贮存罐内. 取新鲜鸡血离心分离出杂质后,用生理盐水配成质量分数为 2% 的血红细胞溶液, 在测定滴度前保存于 4 C 冰箱中待用. 1. 2 催化剂制备和表征
[ l2 ] TiO2 溶胶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 将该溶胶于 60 C 缓慢烘干、破碎、过筛,在不同温度
( 300 , 400 , 500 , 600 C ) 下焙烧 3 1,制得实验用 TiO2 粉末催化剂,分别记为 T-300 ,T-400 ,T-500 和 T-600 ,颗粒尺寸为 400 目. 催化剂的晶相用 P1ilips Pwl7l0 X 射线衍射仪测定,BET 比表面积在 OMNISORP l00CX 气体吸附 分析仪上用 N2 气吸附测定. 用 MALVERN 3000 HSA Zatasizer ( Malvern Instruments Ltd. ) 测定催化剂的 等电点,具体步骤如下:将样品分散在生理盐水中,超声波振荡 l0 min 后用 0. 4 !m 的滤膜滤去大颗 粒,将小颗粒重新分散于生理盐水中,用 0. l mOl / L 的 NaOH 或 HCl 调节悬浮液的 pH 值,并测定不同 pH 值下的 !"#$ 电势. 通过 !"#$ 电势对 pH 作图得到其等电点.
NO. 4
林章祥等:TiO2 对流感病毒 ( HINI ) 灭活作用的研究
723
的光催化灭活能力在 2 ~ 8 mg / mL 用量范围内也成 正比. 这与一般有机物光催化降解中催化剂用量存
[ I3 ] 的结论不一致. 可能是由于催化 在一个最佳值
剂在这个用量范围内的增加尚不能造成对光利用率 的降低所致. 2. 2. 2 TiO2 焙烧温度的影响 图 3 为初始滴度为 64 的 HINI 病毒液中加入 4 mg / mL 不同温度焙烧 的 TiO2 时滴度随光照时间的变化. 由图 3 可看出, 用经 300 ,400 和 500 C 焙烧的 TiO( 2 T-300 ,T-400 和T-500 ) 并光照 60 min 时,HINI 的滴度分别降为 T-600 ) 光照 I6 , 0 和 8 ,而将 600 C 焙烧的 TiO( 2 60 min,病 毒 液 的 滴 度 却 没 有 变 化. 用 T-300 ,
VOl. 27
2 0 0 6 年4 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NO. 4
72l ~ 725
TiO2 对流感病毒 ( H1N1 ) 灭活作用的研究
林章祥l ,李朝晖l ,王绪绪l ,付贤智l ,杨桂芹l ,林华香l ,孟
( l. 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 2.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 350002 ) 摘要 利用滴度测定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 365 nm 的紫外光照射下 TiO2 对流感病毒 ( HlNl ) 的灭活性能,
春2
并结合催化剂样品的 XRD 分析、N2 气吸附性能测定及其在实验条件下的表面 !"#$ 电势的测量结果,探讨了 催化剂用量、焙烧温度、比表面积以及表面电性与灭活性能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400 C 时焙烧的 TiO2 对 HlNl 的灭活性最好;TiO2 的表面电性对灭活性有显著影响;TiO2 对 HlNl 的光催化灭活作用首先发生在 HlNl 的纤突部分,纤突部分的破坏导致 HlNl 的失活,分解直至矿化. 关键词 TiO2 ;光催化;灭活;HlNl 流感病毒 O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l-0790 ( 2006 ) 04-072l-04 中图分类号
Fig. 3 Inactivation of HlNl vs. illumination time for TiOZ calcin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 T-400 ;J. T-500 ;c. T-300 ;d. T-600.
T-400 ,T-500 和 T-600 作催化剂,完全灭活 HINI 所需的时间分别为 I20 , 60 , 80 和 I40 min. 由表 I 中所列催化剂样品晶相组成和 BET 比表面积数据可看出,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样品比表 面积减少,锐钛矿相逐渐向金红石相转变. 通常认为,由于 TiO2 中锐钛矿相比金红石相具有较高的费 米能级、较多的表面羟基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T-600 由于全为金红石相且 比表面积最低,因而对 HINI 的灭活能力最低,达到 I00% 灭活需要的时间最长. 其余几个样品中, T-400 对 HINI 的灭活效率最好,这可能是由于其组成中所含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有比较合适的比
/ m2 ・ g - I ) ( Anatase) (% ) ! ( Rutiie) ( % ) S BET ( ! 94 86 6 I4 I26. 5 88. I
2. 2. 3
催化剂表面电性的影响
对于液相光催化过程,催化剂表面所处的状态比气相复杂得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