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能用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3、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小数。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从生活中感知,引出小数。
1、初步认识小数。
谈话:同学们,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数吗?课件出示:0.3 2.5 14.3 1.25谈话:在哪里见过?(超市⋯⋯)指出:这样的数叫小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2、认识小数点。
谈话:老师把屏幕上的数再写一遍,大家仔细看。
(故意不写小数点)谈话:写得对吗?学生纠正,顺势指出,这个点就叫小数点,它把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法。
让学生尝试读出小数,教师纠正。
谈话:对!在读小数的时候,小圆点也就是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就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再依次读出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4、练习。
读一读。
(1)一只蜂鸟的体重为 2.1 克,一只麻雀的体重比蜂鸟的50 倍多1 克。
(2)、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0.3 千米。
(3)、人体正常体温是36.5 摄氏度-37.5 摄氏度。
(4)、88 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 米,是目前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
(5)、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59.69 万平方千米。
(6)、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 2.26 米。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1、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看来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课前老师从日常家居中也搜集到一组有关小数的信息,我们一起看一下。
课件出示第一副情景图:踢脚线的宽度为0.1 米。
沙发的高度为.04 米电视柜的高度为0.55 米。
指名读。
谈话:有疑问吗?生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的问题真不错,我们先来看信息当中提到0.4 米,根据你们的经验你认为0.4 米有多长?(学生发表意见)谈话:不要急!我们先来研究0.1 米有多长,就能知道0.4 米有多长了。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 1 米长的纸条,听清要求:小组合作,把一米长的纸条平均折一折、画一画,并标出0.1 米。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谈话: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2-3 组)师边课件演示边说:我们是把 1 米平均分成10 份,每份是 1 分米,也是1/10 米,还可以用小数0.1 米表示。
板书:1 分米=1/10 米=0.1 米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课件出示)把 1 米平均分成10 份,每份都是1/10 米,也就是0.1 米。
(集体读)谈话:那么, 4 分米等于多少米呢?(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 5 分米、8 分米呢?现在知道0.4 米有多长了吗?(指名说)问:你发现了什么?师总结:我们看,像这样十分之几的分数,就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练习:用分数、小数表示阴影部分。
(自主联系68 页第3 题1、2 个)2、初步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出示电视柜的高度为0.55 米。
指名读。
问:要知道0.55 米有多长,得先知道什么?(生:0.01 米有多长)借助米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上台展示。
课件演示:把一米平均分成100 份, 每份是 1 厘米,也是1/100 米,还可以用小数0.01 表示。
也就是说板书:1厘米= 1 /100 米=0.01 米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课件出示齐读:把 1 米平均分成100 份,每份是1 厘米,也就是0.01 米。
说一说0.55 米是多长?生说师板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什么?师总结:我们看,像这样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练习:用分数和小数表示阴影部分。
(自主联系36 页第4 题)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练习巩固1 、小猫捉鱼, 把相等的分数和小数联起来。
0.1 0.4 0.07 0.8 0.011/10 4/10 7/100 8/10 1/1002 、涂一涂,用阴影把分数表示出来。
0.6 0.19 0.063 、填空,你能用小数表示吗3 分米=()米9 角=()元19 厘米=( ) 米7 分=()元6 厘米=()分米 6 分=()角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今后我们会更深入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读出小数(自主练习第68页1题)2、指名说说0.3 和0.07 的意义。
炽灯与谈话: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书房中的一些小数,知道了白桌面的适宜距离是: 1 米(60 瓦)、0.5 米(40 瓦)、0.3 米(25 瓦),从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提出问题,学习新课解决谈话:刚才,大家提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今天我们只“0.5 米和0.3 米比,那个长?”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比较方法。
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①通过意义比较②利用数轴比较③利用整数灯泡应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④利用感性经验:亮灯泡应离桌面远,暗离桌面近⋯⋯3、说出理由。
什么?谈话:选出你最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说一说为4、请你比较0.25 和0.3 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三、巩固新知,解决问题1、涂一涂,比一比(课本第69 页7 题)2、数一数,比一比(课本第69 页8 题)3、哪辆车能从桥下通过?(课本第69 页9 题)四、总结新知,回顾整理谈话:这节课大家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到了不少知识,请说说你有什么收获?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建构知识,同时获得学习方法。
信息窗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简单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交流信息,导入新课谈话: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回家实际测量一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出示表格),谁来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学生交流)测量内容灶台的高度锅底到火口的距离抽油烟机离灶台的距离书桌的高度桌椅高度差果测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从本课的知识点,交流情况加以评价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信谈话: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组数据(出示息图及数据),这些数据可都是通过科学验证得来的。
1、独立思考:读一读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可能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1)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2)灶台的高度和抽油烟机离灶台的距离一共是多少米?0.7 米高的书桌,应该配多高的椅子?(3)一张(4)书桌高度比抽油烟机离灶台的距离高多少米?⋯⋯板书: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筛选问题并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一张0.7 米高的书桌,应该配多高的椅子三、解决问题,探究新知1、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算式。
板书:0.7+0.6= 0.7-0.3=2、合作探索小数加法。
----0.7+0.6=? 你准备怎样计算? 请大家谈话: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先独立试一试,再在小组内交流。
可能学生会出现如下算法:(1) 0.7 米=7 分米0.6 米=6 分米7+6=13(分米) 13分米=1.3 米(2)把小数化成分数后计算0.7 米=7/10 米0.6 米=6/10 米7/10 米+6/10 米=13/10 米=1.3 米(3) 竖式计算:米分米0.7+ 0. 61. 3组织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3、教学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关注竖式计算,讨论:这样写对不对呢?得出:0.7 米和0.6 米不够一米,所以整数部分是0;根据米和分米的关系把数位对齐写出竖式。
提问:应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说明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计算时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
思考:计算小数加法和计算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4、自主探索小数减法谈话:你能用我们计算小数加法的方法,试着做一做这道小数减法题吗?( 红点标示问题:1.5-0.7= )做完之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可能学生会出现和计算小数加法同样的方法,注意算法多样化)学生汇报,自己总结,优化算法,教师重点引导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重点讨论:得数前面的0 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小结:计算小数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四、自主练习、巩固新知1、算一算(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以比赛闯关的形式,进行计算,哪个小组做得快做得对获胜。
2、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第 3 题)谈话: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吗?学生提问题,独立解决,集体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说说是怎样想的。
五、总结提高,课后延伸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吗?2、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小数加减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回答)你愿意用学到本领解决问题吗?二、联系实际,巩固深化谈话:现在,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参观知识殿堂,但必须闯关成功才能拿到入场券,你们有信心吗?1、小试身手(1)算一算0.2+0.5= 1.3-0.6= 3.5+2.3= 1-0.7= 1.7+0.3=0.9-0.8= 2.7-1.5=2.6+0.5= 1.1+0.9= 1.3-0.6=2.6-1.2= 1.8-1.6= 2.5+0.8= 2-0.8= 1.9+0.2=(2)连一连( 自主练习第 6 题)12.5元0.01 米0.7元0.05 米7/10 元 5 厘米 1 厘米12 元5 角2、我会计算(自主练习第 2 题)3、智力比拼(自主练习第 5 题)第一小组跳远统计表姓名李小龙王亮刘艺周林张丽孙志刚身高(米) 1 .4 0.9 1.1 1.6 1.3 1.4谈话:(1)李小龙比王亮多跳多少米?(2)王亮比刘艺少跳多少米?(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扩展练习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别骄傲,胜利就在眼前啦!1、比一比,谁的故事最精彩(自主练习第 6 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表述情境图中的故事情节,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