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结圈
1、安全因素:
所有的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完好。
确保巡检通道畅通、干净。
保证所有区域有足够的照明。
所有人员必须正确配戴PPE。
各个观察孔门关闭,各处无热气、灰尘冒出。
压缩空气无泄漏。
窑尾出现漏料时及时调整,制止漏料,并设置警戒线等明显标志,以防高温物料烫伤
2、环境因素:
需考虑以下环境因素:
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
2. 当发现有灰尘泄漏时,需及时汇报。
3. 按照要求,定期的监控和记录所有排气点的排气情况。
4. 除去外部可能产生灰尘的料堆。
5. 若发现润滑油、液压油、水火干物料有任何泄漏或漏料的话,需要及时汇报。
3、资源
可供参考的文件:
回转窑中控操作说明书。
功能分析。
4、窑结圈形成判断
4.1筒体扫描仪观察,结圈处筒体温度降低至150℃以下
4.2窑内通风变差,烟室氧含量下降4%以下
4.3系统阻力增加,烟室负压升高至-500以下
4.4窑负荷增大到1000A左右,窑负荷平均值高和波动幅度较大,波动幅度达200A—300A
4.5窑尾烟室密封处漏料
4.6窑内出料变少或来料不均匀
5、窑结圈原因分析
5.1窑口圈
5.1.1煤粉细度变粗
5.1.2二次风温异常波动
5.1.3火焰不顺畅
5.2烧成带尾部结圈
5.2.1烧成带起点波动,料的成分变化,分解率波动
5.2.2筒体冷却风机使用不当
5.2.3火焰不顺畅
5.3硫碱圈
5.3.1煤粉中的S含量高,
5.3.2窑内还原气氛,有害成份内循环富集
5.3.3入窑生料成分波动,导致热工制度的不稳定
5.3.4烧成带温度过高
5.3.5火焰不顺畅
6、窑结圈的处理
6.1窑口圈的处理
6.1.1调整火焰,煤管退至零位
6.1.2确保煤粉细度合格率达到90%以上
6.2烧成带尾部结圈
6.2.1稳定入窑分解率,稳定篦冷机运转、窑头罩压力和燃料加入量,以便稳定火焰
6.2.2稳定生料率值,将入窑生料的硅率提高0.1,控制熟料的液相量
6.2.3减少三次风门的开度并增加引风量,控制烟室的氧含量不低于4.0% 6.2.4如结圈继续恶化不能控制,则停窑打圈,执行该SOP操作程序
6.3硫碱圈的处理
6.3.1稳定煤的成份,降低煤粉中的S含量。
6.3.2稳定煅烧,保证煤粉完全燃烧,禁止出现CO。
6.3.3优化生料率值,适当提高硅率0.1,控制熟料的液相量
6.3.4减少三次风门的开度并增加引风量,控制烟室的氧含量不低于4.0% 6.3.5改善入窑生料的易烧性,控制生料的细度,降低煅烧温度
6.3.6如果高温风机已达到极限,烟室的氧含量仍低于4.0%,适当减料保证窑内通风
6.3.5如结圈继续恶化不能控制,,则停窑打圈,执行该SOP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