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分析

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分析第一节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介绍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是汽车产业链的一部分,它的上游是原材料行业,涉与钢铁、塑料、橡胶、石油、布料等生产原材料。

下游是汽车整车行业,主要是针对整车装配方面。

从其上游说,涉与的行业较多,尤其是钢铁、石油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此类行业的发展;从其下游说,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基础,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工业做基础,就不会拥有独立完整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

总的来说,汽车零部件行业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资料来源:世纪未来图1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简图第二节2011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上游产业分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上游产业包括钢铁行业、石油行业、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与塑料行业等,其中影响最大的行业为钢铁行业与合成橡胶行业。

作为零部件上游产业的钢铁行业是一个较为成熟的行业,对于零部件行业来说,其供给量与价格情况直接影响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而合成橡胶行业的价格则决定了零部件行业利润空间的大小。

国内原煤和石油价格都有小幅增长,国内尿素价格经历了一轮小幅上涨,从年初的1900元/吨在波动中上涨到了年底的2100 元/吨。

一、钢铁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一)供需平衡分析与预测1、产能利用率:长期在90%以上运行2011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粗钢日均产量长期在190 -200万吨之间。

2011年6月,粗钢日均产量达到199.77万吨,创下今年、乃至历史新高,折合全年粗钢产量达到7.3亿吨。

2011年8月后,粗钢日均产量有下降,但仍处于180万吨左右水平。

根据2011年底,我国粗钢产能7.9-8.1亿吨计算,并考虑到有效产能的因素,预计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的粗钢产能利用率约90%,创下近几年最高水平。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图22003-2011年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情况2、库存:库存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库存是随着钢铁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库存量的多少反映了钢材市场的供需变化情况。

严格意义上的钢材库存包括钢铁生产企业厂内库存、中间贸易商库存和下游企业库存,一般库存总量在三者之间不断转移。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图3钢铁生产、消费和库存的形成2011年,我国钢材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是国内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重要特征。

从大中型企业的库存看,大中型钢铁企业2011年2月末钢材库存1053.74万吨,比2011年初增长17.3%;2011年10月末仍为1117.7万吨,比2011年初增长24.39%。

企业的库存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库存的增加,表明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周转周期较大,市场对于企业的生产消化能力减弱。

对全国22个大中城市、5个主要钢材的社会库存进行统计,2011年2月末达到1857万吨的最高点,整体而言,全年每月的库存平均在1500万吨左右,高库存的状态没有改变。

2011年重点城市主要钢材品种社会库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一季度正处于需求逐步释放期,在年初钢铁产能急剧释放带动下社会库存迅速上升,自年初不断攀升到历史新高1800万吨以上;第二阶段,在基建投资以与保障房建设拉动下,社会库存开始连续下降;第三阶段,在9月短暂回升后,在外围市场债务危机恶化影响下以与下游需求陷入低迷影响下,钢价与矿价开始深幅下跌,贸易商在资金压力增大背景下出于对钢价走势不确定性的担心,开始主动去库存,库存水平降低。

2012年,下游需求面不确定性较大,贸易商对于库存态度主要以快进快出为主,减少经营风险;但由于钢铁行业的生产能力处于过剩的情况,预计我国钢铁行业的企业库存和社会库存仍处于高库存的形势,库存的储藏消化功能加强,也是影响市场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

表12010-2011年全国主要城市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情况单位:万吨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3、供需平衡预测:产能过剩下的动态平衡2012年,钢铁行业的供给端,产能整体过剩的情况并没有改善,结构性过剩、阶段性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影响钢材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只要有利润可言,钢铁企业的生产就不会大幅减少,甚至有时候生产亏、但停产更亏的因素都会影响钢铁行业的供应量。

所以说,供给将会对市场构成持续的压力,成为钢铁市场的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

从需求段分析,2012年,宏观经济趋于稳定增长,政策环境以保增长为主,货币和信贷政策有可能相对的宽松,成为市场的一个有利因素。

此外,钢价下跌带来的库存下降,也减轻了市场的压力。

进出口市场与2011年水平相当,净出口在3000万吨左右,消化一定国内的资源量。

综合分析,2012年,预计我国钢铁行业的供需情况呈现“产能过剩下的动态平衡”,供需矛盾仍会很突出,市场波动运行的概率较大。

(二)价格情况1、价格变化:影响因素增多2011年钢价前高后低2011年1-9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总体水平高于2010年,并呈窄幅波动运行态势,波动幅度小于2010年。

其中:1-2月延续去年四季度上涨走势,2月末CSPI综合指数为135.65点,比年初上涨5.74%;3月受春节影响需求减弱,价格明显回落,3月末CSPI 综合指数为131.23点,环比下降3.26%;二季度是钢材消费旺季,4-5月钢材价格有所回升。

5月末CSPI综合指数为135.93点,比3月末上升3.58%;6月下旬小幅调整后,7-8月继续呈小幅上升走势。

8月末CSPI综合指数为135.23点,比6月末上升0.62%。

9月份至10月第三周,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呈持续下降走势。

至10月21日,CSPI综合指数为127.61点,比8月末下降5.63%。

从总体情况看,截止到10月底,1-10月份CSPI最高点是5月末的135.93点,最低点在10月第四周的122.72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13.21点,而2010年同期落差为18.14点,2011年的价格波动幅度小于2010年。

从主要品种2011年1-10月平均价格变化分析,除了冷轧板价格下跌外,其余品种的价格都有整体上涨,尤其是建筑用钢材的价格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上涨幅度较大。

但由于到了年底,经济形势恶化,需求减弱,钢材价格整体有大幅下跌趋势,钢材市场的变化增大。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图42010-2011年钢铁行业重点品种价格走势表22007-2011年钢材市场细分品种平均价格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整体而言,随着钢材期货的金融属性突出,2011年导致钢价波动的变量增多,尤其外围市场的波动加大,对国内钢材价格的变化增大。

具体分析,2011年1-8月,我国钢材市场的价格波动相对平缓,与2010年的波动类似,价格整体有上涨;但从9月份开始,由于经济形势趋于恶化,钢材价格出现连续下跌行情,下跌趋势直到10月下旬才有所减缓,然后处于底部震荡运行。

在传统的需求旺季,“金九银十”行情也没有出现,钢材市场传统的市场变化规律被打破。

2、价格预测:钢材价格整体下降约5%对于钢材价格的变化,受到产能、库存、成本、需求、政策、心理等多重因素影响,加上钢材期货的价格变化,使得波动的频率会增多,而难以把握。

2012年,从供给角度分析,产量增长的幅度下降,但产能过剩的现状会对市场造成持续压力;从需求端分析,经济环境不容乐观,需求增长幅度变化不大,细分领域会有差异。

整体预计2012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仍然波动运行,上半年好于下半年。

2012年,钢材价格在成本下降的传导下,钢材价格平均下降约5%。

(三)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趋势结合目前国内外的形势,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仍缓慢,将在稳定中寻求经济增长;国内经济仍将保持一定增速,刚性需求依然强盛。

主要用钢行业如建筑、机械、交通、家电、造船等下游制造产业仍呈发展态势,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行业规范等政策措施的推进和实施,为钢铁行业和钢铁市场的平稳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钢材消费强度下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钢材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更由于大宗原燃料仍呈上涨趋势,钢铁生产成本将继续加大,在新的一年中,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1、产量预测:2012年粗钢产量7.245亿吨2011年1-10月,我国钢铁行业的粗钢产量达到58078.70万吨,同比增长11.10%。

根据2011年11月、12月的生产形势,2011年钢铁行业的粗钢产量将增长10%,达到6.9亿吨。

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依然存在,企业的生产潜力较大。

在保增长为主的政策环境下,国民经济会稳定增长,对钢材的需求稳定低速增长。

在此情况下,预计2012年钢铁行业的粗钢产量增长约5%,产量达到7.245亿吨。

2、需求趋势:满足特殊性能要求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情况下,钢铁企业产品要全面提高性能和实物质量,进一步提高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比例,注重铁合金等辅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洁净钢平台建设为重点,理顺工艺流程,推广使用新一代控轧控冷等工艺技术。

表3下游行业主要用钢材产品升级方向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3、价格预测:钢材价格整体下降约5%对于钢材价格的变化,受到产能、库存、成本、需求、政策、心理等多重因素影响,加上钢材期货的价格变化,使得波动的频率会增多,而难以把握。

2012年,从供给角度分析,产量增长的幅度下降,但产能过剩的现状会对市场造成持续压力;从需求端分析,经济环境不容乐观,需求增长幅度变化不大,细分领域会有差异。

整体预计2012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仍然波动运行,上半年好于下半年。

2012年,钢材价格在成本下降的传导下,钢材价格平均下降约5%。

(四)钢铁行业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近几年来,国内高强钢的使用比例不断提高,特别是由于汽车轻量化与被动安全的要求,未来强度高于590MPa级别的超高强钢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将逐渐与国际接轨。

汽车轻量化技术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

当前,与国外同类车型相比,全国自主品牌轿车自重约比同类轿车平均重8%~10%,商用车平均重10%~15%。

汽车用钢中高强钢比例仅仅26%,国外平均40-50%。

轻量化需要更高强度级别的钢材。

高强度钢是汽车上最主要的轻量化材料,是汽车轻量化后保证碰撞安全性的最主要材料,高强度钢的用量直接决定着汽车轻量化的水平。

二、合成橡胶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一)总体产需分析在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2011年合成橡胶行业回升势头更加明显,呈现持续稳定发展态势,但2011年合成橡胶产业产量增长低于产能增长。

“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合成橡胶产业扩张势头依然强劲,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带来的产能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