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室外管网施工方案
弱电管网施工方案
在进行弱电管网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准备工作。
首先,要使用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定的管材和器材,并且要有产品合格证。
管材批次和批号应相符,表面不得有裂纹或其他缺陷。
其次,所需材料包括HDPE双壁波纹管、梅花管及其配件、
铅丝等。
工具则包括小型挖土机、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铁镐、撬棍、钢尺和坡度尺。
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技术交底、施工测量、沟槽开挖、管道敷设、土方回填等步骤。
在进行技术交底时,需要详细说明主要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要求,以及地下隐蔽工程的位置和标高,并记录备查。
在施工测量时,需要探明地下各类管线,并及时提供测量数据。
沟槽开挖时,要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在管道敷设时,需要先对沟槽进行检查,并清理干净槽底杂物,保证管道结构每侧工作宽度,槽底高程要符合现行的检
验标准。
管道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人孔。
沟槽基础水平深度不小于50CM,管间间隙不小于
6CM。
室外进入建筑的处理可以借用已预留的弱电人井,室
内至室外必须有一定坡度为4%。
管道井的设置也需要符合相
关规定。
以上是弱电管网施工方案的基本要点,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管道交叉及拐弯处,需要设置手孔,且两孔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50米。
管道的安装可以采用人工安装。
对于公称直径小于
DN200mm的平壁管道,可以采用插入式粘接接口。
在进行粘
接之前,需要检查管材和管件的质量,并将插口外侧和承口内侧表面擦拭干净,确保被粘接面保持清洁,没有尘土或水迹。
如果表面有油污,需要使用棉纱蘸丙酮等清洁剂进行擦拭。
在粘接之前,需要进行插接的验证,确保插入深度和松紧度符合要求,并在插口端表面划出插入承口深度的标线。
在涂抹专用粘接剂后,需要立即将插口插入承口,并用力推挤至所划标线。
插入后,需要将管旋转1/4圈,并保持接口在正确位置,在60
秒内保持施加外力不变。
插接完毕后,需要及时将挤出接口的粘接剂擦拭干净,并进行静止固化。
固化时间应符合生产粘接剂厂的规定。
在回填土方面,填方土料需要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
管道顶面标高上500至槽底部的回填土可以采用人工填土夯实或机械回填夯实。
在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
范围内,不得含有大于50mm的砖、石等垃圾硬块。
在回填
土时,需要将回填土均匀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
回填土的压实需要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
不应超过30cm。
在过路管道埋设施工方面,需要在路基上开挖时最好使用人工开挖。
如果确实需要用小挖机开挖,需要避免超深和扰动路基,并在开挖后使用人工进行清理,并使用电动打夯机进行夯实以确保管道基础的稳定性。
在进行过路管道埋设时,需要按照测量放线→管道沟槽开挖→不同管道基础垫层施工→管道埋设安装→管道包封→管道回填(分层夯实)的顺序依次进行。
在施工中,需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以保证管道的畅通和路基质量的耐久性。
9.1 管道沟槽开挖:为了确保小区道路过路管道的安全和
稳定性,每次开挖一条过路管道必须在当天完成埋设。
在选择挖掘机械时,需要考虑管道直径和数量。
开挖后,需要用人工进行清理和夯实,同时应避开雨季,以免扰动路基。
9.2 管道基础垫层的施工:为了确保过路管道的稳定性和
坡度要求,施工前需要先将沟槽低部用人工整平夯实,使其密实度达到85%~90%。
然后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的坡度,拉线整平,必须保证在砂垫层摊铺结束并夯实后,能达到拉线的要求。
9.3 过路管道的埋设: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选择经检测
合格的管材按正确的坡度进行埋设。
在小区道路宽度不大于
6m的情况下,不应在道路中间进行连接。
9.4 管道包封:每段管道安装完毕后,需要经过监理等相
关人员的验收,然后立即进行管道包封。
不同的管材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材料进行包封。
对于承压力较小的管材,应用标号不低于C15混凝土包封,管材周边包封厚度不得低于
200mm。
对于承压力较大的管材,可以用中粗砂包封,其厚度为管材上300mm的沟槽全部包封。
包封后,需要用适当的水进行夯实,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9.5 管道沟槽回填(分层夯实):管道沟槽回填采用12%的灰土或与路基相同的材料进行分层夯实回填。
禁止直接使用开挖沟槽时的原路基材料回填,应使用重新加工拌合的新材料回填,以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