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第二章 练习题与答案

管理学第二章 练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1.道德;2.社会责任;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个观点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 )A.功利观;B.权利观;C.公平观;D.综合观;2.假如管理者认为解雇工人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者叫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使余下的80%的工人工作更有保障,并且符合股东的利益,那么这位管理者接受的道德观是:()A.综合观;B.公平观;C.权利观;D.功利观;3.哪一个观点要求管理者考查各行业和各公司的道德准则,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A.功利观;B.权利观;C.公平观;D.综合观;4.下列问题对管理者的道德行为影响较大的是:( )A.受伤害的人多少;B.很多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C.行为的后果出现得晚;D.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小;5.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履行了经济上和法律上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旅行了它的:( )A.社会责任;B.社会义务;C.社会反应;D.都对;6.接受何种观点的管理者可能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 )A.功利观;B.权利观;C.公平观;D.综合观;7.下列何种观点要求管理者考查各行业和各公司的现有道德准则,以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A.功利观;B.权利观;C.公平观;D.综合观;8.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一个层次?( )A.前惯例;B.惯例;C.原则;D.以上都不是;9.职责、职权、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三角形的三个边是:( )A.职权、利益、能力;B.职责、职权、利益;C.职责、职权、能力;D.职责、利益、能力;10.市场经济中要提倡“以义治商”和“以义取利”,这里的“义”是指:( )A.义气;B.法律;C.和气;D.伦理道德;11.关于道德发展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可以跨越通过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B.道德发展不会中断;C.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第四阶段;D.人们的道德发展只能停留在最后一个阶段上;12.下列对道德发展的前惯例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履行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B.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C.尊重他人的权利;D.遵守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13.以下行为中不属于企业伦理表现的是:( )A.治理污染;B.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员工;C.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D.开发新产品;14.关于影响伦理的结果变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式的规章制度会减少伦理行为的产生;B.在仅根据手段来评估绩效的地方,伦理标准会降低;C.管理者的行为是个人的事情,对企业的管理伦理没有影响;D.压力越大,越可能降低伦理标准;15.企业组织的首要社会责任是:( )A.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B.改善生态环境:C.搞好生产经营,获取必要的利润;D.举办公益活动;16.在下列选项中,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是::( )A.解雇组织的员工;B.限制顾客自主选择产品;C.向社会提供低档产品;D.打败自己的竞争对手;17.在下列问题中,管理者有可能采取道德行为的是:( )A.某种行为的后果很集中;B.某种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很高;C.某种行为的后果很晚出现;D.行为的受害者与自己挨得很近;18.以下措施与提高组织的道德标准或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无关的是:( )A.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估;B.以市场占有率最高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C.确立道德准则;D.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19.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最大的是哪一种人?( )A.自我强度高;B.自我强度低;C.具有内在控制中心;D.具有外在控制中心;20.崇尚道德的管理把人视为:( )A.经济人;B.社会人;C.目的人;D.手段人;2.强烈反对一切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过低的工资,过长的劳动时间,要求工作医疗保障的道德观属于:( )A.功利主义道德观;B.权利至上道德观;C.公平公正道德观;D.社会契约道德观;22.给同工不要同酬现象以解释的道德观是:( )A.功利主义道德观;B.权利至上道德观;C.公平公正道德观;D.社会契约道德观;23.“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句谚语描述的道德观是:( )A.功利主义道德观;B.权利至上道德观;C.公平公正道德观;D.社会契约道德观;24.“己所不欲,勿施他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设身处地”等习语里多隐含的道德观是:( )A.功利主义道德观;B.权利至上道德观;C.公平公正道德观;D.推己及人道德观;25.推己及人的道德观追求的是:( )A.经济利益;B.无恕的“和为贵”;C.公平公正;D.个人利益保护;26.关于个人特性与管理道德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对组织的管理道德有着直接的影响;B.这里所讲的个人特性主要是指管理者的个人自我信念强度和自我控制力;C.同样的管理问题不同等管理者会采取不同的决策;D.自信心和控制力强的管理者更容易遵守管理道德;27.孔子所谓的“一以贯之”和“忠恕之道”是指管理者应具有哪一种道德观?()A.公平公正道德观;B.社会契约道德观;C.权利之上道德观;D.推己及人道德观;28.在工业化后期,企业的价值观是:()A.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价值观最大化的同时要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B.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C.企业利润最大化兼顾员工利益;D.股东利益最大化;29.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企业也应该是一个:()A.经济实体;B.伦理实体;C.社会公器;D.行政实体;38.河南省某烟厂连年亏损,原因之一是80%以上职工有偷拿成品烟的现象,这已成为一种不良的风气。

新上任的王厂长开会研究解决偷烟问题的办法,大家提出了四种方案,请你选择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案:()A.严格治厂,规定凡偷拿成品烟者,一律下岗;B.加大罚款力度,规定偷1包烟,罚10包烟的钱,即偷一罚十;C.先大造舆论,抨击偷烟行为,提倡"敬业爱厂"精神,党员、干部带头“不拿厂里一支烟”随着偷烟人数的减少,逐步加大对偷烟者的惩罚力度;D.设立举报箱,对举报者给予重奖,将偷烟者罚款的大部分奖给举报者;31.道德问题越重要,管理者越有可能采取道德行为。

下列问题对于管理者而言道德问题强度较大的有:()A.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较大;B.行为的后果出现的较晚;C.行为的受害者与自己离得较远;D.受害的人数较多;32.关于管理者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正确的说法是:()A.个人价值体系在早年已经建立,成年时的道德教育徒劳无功;B.向员工讲授道德问题的方案,可以显著改善其道德行为;C.道德教育可以提升个人的道德发展阶段;D.价值准则可以在童年后建立,因而道德教育是有益的;33.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是影响管理者个人行为的两个个性变量,个人特征影响着管理者的道德素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自我强度高的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会更加一致;B.有外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更可能对后果负责并依赖自己内在的是非标准来指导其行为;C.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不大可能对其行为后果负责,更可能依赖外部力量;D.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管理者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可能更加一致;34.下列属于赞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是:()A.满足公众期望;B.增加长期利润;C.承担道德义务;D.创造良好的环境;35.在员工道德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正式的保护机制可以使那些面临道德困境的员工在不用担心受到斥责的情况下自主行事。

这些正式的保护机制有:()A.任命道德顾问;B.建立举报制度;C.规定明确和现实的目标;D.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36.高层管理人员在道德方面的领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对员工的道德行为进行监督,控制;B.在言行方面是员工的表率;C.通过奖惩机制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D.设定明确和显示的目标;三、判断题:1.“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个体的道德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所以,组织在招聘新员工时应特别重视个人道德观念的考察,若其与本组织一致,则可录用,反之则不录用。

( )2.由于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已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所以社会应赋予企业更多的职权。

( )3.一般而言,具有内在控制轨迹的人会比那些具有外在控制轨迹的人,在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之间表现出更大的一致性。

( )4.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的社会参与和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

( )5.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管理者会尽力去解决其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即使这样做会使他所经营的组织陷入一定的财政危机。

( )6.社会经济观认为,企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权力,根据权责对等的原则,它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 )7.如果行为的后果出现的越早,道德问题也就越重要,管理者就越有可能采取道德行为。

( )8.崇尚道德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思考问题。

( )9.企业伦理就是企业的行为准则。

()10.在工业化中期企业的价值观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11.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是道德功利观的主张。

()12.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是道德功利观的主张。

()13.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

()14.组织的道德标准与社会的道德标准不兼容,这个组织也是能为社会所容纳的。

()15.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

()四、问答题:1.解释五种道德观的具体内涵以及他们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

2.崇尚道德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3.影响问题强度的因素有哪些?4.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的关系如何?5.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你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有哪些?6.道德发展阶段是如何影响个人的道德判断的?7.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解释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参考答案二、选择题:1A2D3D4B5B6C7D8B9B10D11C12B13D14ABC15C16BD17ABD18B19A20C21B22D23A24D25B26D27D28B29B30C31AD32BCD33AD34ABCD35AB36BC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