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操纵实操

船舶操纵实操

船舶操纵实操内容一、抛起锚(一)影响锚抓力大小的主要因素锚型、锚重、链长、抛锚方法、水深、底质、水底地形等。

(二)锚地选择应考虑的因素1.水深适宜。

2.良好的河床底质和水底地形。

3.流速平缓,流向稳定。

4.良好的避风条件。

5.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6.让出航道,避免遮蔽助航标志。

7.远离装卸危险品码头和水底电缆、沉船、暗礁等障碍物。

8.附近有良好的定位条件。

(三)锚泊方式的分类及适用条件1.单锚泊抛单锚适用条件:一般适用于锚泊时间不长,或锚地宽敞,底质好,风浪不大,操纵用锚等情况。

2.双锚泊(包括一字锚、八字锚、平行锚、艏艉锚)(1)抛一字锚适用条件:适用于有潮汐影响的狭窄航道或短时间锚泊。

(2)抛八字锚适用条件:适用于锚地底质差、风大流急、单锚泊的锚抓力不足时。

(3)抛平行锚适用条件:适用于抗台风或内河抵御急流。

(4)抛艏艉锚适用条件:适用于有往复流的水域,或港口狭窄,或有障碍物的水域。

(四)抛锚前的准备工作通知相关人员到位,驾驶台要将抛锚意图传达到船首抛锚现场,检查锚设备有无异状、作业现场有无障碍物、刹车是否紧固,空车试转锚机,打开制链器准备抛锚。

(五)抛锚操作注意事项1.船身与风向、流向的交角宜小。

2.抛锚时航速宜小。

3.注意控制船速、船向,掌握好抛锚时机、落点和态势。

4.松链一次到底不可中途刹车,随时注意锚链方向及受力情况,防锚链受损或断链失锚。

5.深水抛锚应先倒出适当锚链后再抛,防松链惯性大损坏设备。

6.泊妥后,应及时显示锚泊信号。

(六)深水抛锚操纵要领当水深超过25米时,需采用深水抛锚法,其操纵要领如下:1.水深大于25米但小于50米时,应先用锚机将锚送出至接近河底5~10米处后,再松刹车按普通抛锚法将锚抛出。

2.水深大于50米时,可直接用锚机将锚松至河底后,再按普通抛锚法将锚抛出(七)起锚前的准备工作在起锚前,有关人员应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脱开链轮检查锚机的运转情况,然后合上离合器,打开制链器,使锚机处于随时可收绞状态。

同时检查船首及其附近情况,最后告知驾驶室起锚准备完毕。

(八)判断锚离底的常用方法1.锚链由紧张受力(拉直)状态,突然出现抖动现象。

2.锚机负荷突然降低,并可开快车绞进锚链。

3.锚链垂直向下,锚链在水中由于锚的移动而出现摆动现象。

(九)绞锚操纵注意事项1.检查锚设备有无异状、作业现场有无障碍物,空车试转锚机、合上离合器,松开刹车,准备绞锚。

2.锚链受力大绞不动时,不可盲目开大车施绞。

如遇淤锚、岩石卡锚等不正常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施绞,防损坏设备、断链失锚。

3.注意锚离底时的征兆,防止勾住电缆、障碍物和其它船舶锚链。

4.当看见锚链水花标记时,降低锚机转速,将锚绞归位,合上制链器、紧固刹车,脱开锚机离合器。

(十)船舶走锚的原因1.本船配备的锚未按规范配足重量。

2.抛锚时松出的锚链长度不够。

3.河床底质不良,不能充分发挥锚抓力。

4.洪水猛涨,流速激增,使船体承受的水动力大于锚的系留力。

5.不正常水流影响。

6.风使船舶偏荡,减小了锚的系留力。

7.他船镶靠,使本船系留力不足而走锚。

二、掉头(一)常用掉头方法1.连续进车掉头2.进、退车掉头3.抛锚掉头4.顶岸掉头5.正倒车(鸳鸯车)掉头6. 利用流力掉头7. 利用码头系缆掉头三、靠泊(一)靠泊前的准备工作1.掌握环境情况。

港口、航道、码头的情况,泊位附近的风、流、水深以及港内和泊位附近的船舶动态等情况。

2.掌握本船情况。

操纵性能、载重量大小、船舶吃水、实际运动状态以及各种操纵设备的有效性及可靠程度等情况,尤其是船舶的冲程和舵效。

还有船员技术业务能力情况。

3.制定靠泊计划。

进港准备、港外和港内航道航行操纵、靠泊操纵各阶段内的总体安排、各阶段内的主要操纵环节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对策。

同时应考虑为离泊提供方便。

4.做好靠泊部署。

人员到位、设备到位。

对系泊设备进行检查,收放好舷外突出物,做好出缆、抛锚等准备工作。

(二)常用靠泊方法1.滑行驶靠(又称小角度驶靠或游移驶靠)2.横移驶靠(又称平移驶靠或嵌档驶靠)3.大角度驶靠4.抛锚驶靠5.扬头驶靠6.顺流驶靠(三)滑行驶靠适用条件和操纵要点1.适用条件:主要使用于水流平缓,风力较小,码头下方水域宽敞。

2.操纵要点:(1)根据流速的大小及本船的制动能力,与码头外沿线保持适当横距,慢车航行,视航速的大小决定停车时机。

使艏艉线与码头外缘线夹角小于15°,借船舶惯性滑行前进。

(2)当船首接近码头尾端时,向外舷操舵,调顺船身,及时制动。

(3)当船舶停下来时,及时送出前倒缆,再出其余各缆,用车舵配合收紧各缆,系妥各系缆。

(四)横移驶靠适用条件和操纵要点1.适用条件:主要适用于码头附近水域水流较急,且其上、下方均有他船靠泊的情况。

2.操纵要点:(1)操纵船舶至码头的外档稳船。

(2)操内舵用车稳住船势,使船舶艏艉线与流向成一个恰当的流舷角。

此时,船舶横移靠拢。

(3)合理掌握流舷角和车速,控制船舶横移的快慢,直至靠近码头。

(4)船身贴靠码头后带上船倒缆,调顺船身,系上各缆。

(五)大角度驶靠适用条件和操纵要点1.适用条件:主要适用于强吹开风,或遇弱流和尾吹开风的情况。

2.操纵要点:(1)操纵船舶使艏艉线与码头成30°~60°的角度,甚至可成直角,慢速驶向码头。

若条件允许,艏艉线应与风、流合力的方向相反,以减小偏航。

(2)控制好船向和船势,及时停车或倒车制动(必要时可抛锚制动)。

(3)带上艏倒缆,调顺船身,系上相应的各缆。

(六)抛开锚驶靠适用条件和操纵要点1.适用条件:主要适用于强吹拢风或强内压水的情况。

2.操纵要点:(1)至码头正横外3~5节锚链处,向码头方向操舵,使船首稍斜向码头一侧即抛下外档的首锚。

(2)有控制地渐渐松出锚链,车舵配合逐渐靠向码头。

(3)送出前倒缆,即用车、舵、锚、缆配合操纵船舶贴靠码头,带上其余各缆。

(七)抛拎水锚驶靠适用条件和操纵要点1.适用条件:主要适用于首吹强拢风、困档水、急流或码头强度较弱的情况。

2.操纵要点:(1)将船舶驶至码头稍上方(锚位位于码头上方0.5~1倍船长)处稳船,抛上风舷/高水势一侧外档锚。

(2)逐渐松出锚链,车舵配合,使船尾先接近码头。

(3)当整个船身考贴码头后,送出所有系缆,驶靠结束。

(八)抛倒锚驶靠适用条件和操纵要点1.适用条件:主要适用于遇强后八字风、回流时的情况。

2.操纵要点:(1)取适当横距至码头下端,向码头一侧转向。

(2)船首达抛锚点抛下外锚,拖锚用车、舵逐渐使船首接近码头,迅速带上前倒缆,并逐渐使前倒缆受力,用进车,操外舵,使船尾靠拢。

(3)送出其余系缆,驶靠结束。

(九)扬头驶靠适用条件和操纵要点1.适用条件:主要适用于在吹拢风,困档水的情况。

2.操纵要点:(1)将船驶至码头外档,与码头保持较大的横距扬头稳船。

(2)扬头的角度视风力的强弱或流力的大小而定。

(3)借风力或流力的作用,始终保持扬头势,车舵配合使船逐渐靠拢码头。

(4)在保证预定船位的基础上,使船尾先贴拢码头,控制好船势,松舵使船身相继轻轻地靠上码头,送出各缆。

(十)顺流驶靠适用条件和操纵要点1.适用条件:主要适用于流速很小或弱回流的情况。

2.操纵要点:(1)船舶顺流航行至码头上方及早停车减速,使船舶与码头取较小横距滑行前进。

(2)当船首达码头时,及时倒车制动,并立即送出前倒缆,车、舵配合再送出尾缆。

(3)待船舶贴靠码头后,送出其余系缆,驶靠结束。

四、离泊(一)离泊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船舶装载吃水和航道气候等情况。

2.通知相关人员提前进入工作现场,开启助航设备,并活舵,发现异状及时排除。

通知机舱备车。

3.掌握风、流及泊位周围情况,即前后有无动车余地以及水域内来往船舶的动态。

4.根据气象、潮汐、泊位特点、船舶动态、装载情况及本船操纵性能,正确决定离泊时机和离泊操纵方案。

5.如有拖船协助,应交代协助方案,以便其主动配合。

6.离泊前按规定显示信号。

(二)常用离泊方法1.小角度驶离2.开艉倒车驶离(又称飞梢倒车驶离)3.坐缆驶离4.绞锚驶离(三)小角度驶离适用条件和操纵要点1.适用条件:主要适用于系靠码头的前方水域宽敞无碍航物,且水流平缓的情况。

2.操纵要点:(1)解掉各缆,开慢进车,稍用外舵(有时可单用内档进车正舵),使船首外扬一小角度。

(2)边操外舵边稳舵,使船舶慢慢离开码头。

(四)开艉倒车驶离适用条件和操纵要点1.适用条件:主要适用于流速很小、弱回流、尾后来风、船舶前方有障碍物等情况。

2.操纵要点:(1)解掉各缆,只留前倒缆,必要时需松长前倒缆收紧固定。

(2)开慢进车,并操内舵,使前倒缆逐渐受力,适当增加车速,使船尾飞开。

(3)当船尾飞开一定角度后(视外界影响程度大小而定,一般约40°),停车、正舵、倒车(双车船掌握好用车时机),同时解掉前倒缆,。

(4)船后退适当距离,停车,车舵配合调顺船身扬头后驶离。

(五)坐缆驶离适用条件和操纵要点1.适用条件:主要适用于吹拢风,困档水等情况。

2.操纵要点:(1)解掉各缆,只留船尾倒缆,有时还需放长坐缆。

倒车逐渐使其受力。

(2)操外舵,必要时用车配合(倒车或鸳鸯车等),使船首外扬。

(3)船首外扬一定角度时(根据风、流等情况),车舵配合解掉尾倒缆,使船尾离开,随后逐渐向外偏转。

(4)当船尾离开泊位时,车舵配合驶离。

(六)绞锚驶离操纵要点1.先解尾缆,后解其他各缆。

2.开始绞锚,船首受绞锚的拉力偏向河心,选择时机操内舵甩尾,若有拢风或困档水,可让船尾贴住泊位绞出船首。

3.根据风、流等情况,车舵配合,防锚链受力过大。

4.船身离开泊位,锚离开水面后驶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