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多功能按摩器参赛作品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多功能按摩器参赛作品
4.应用前景
纵观国内按摩器市场,绝大多数按摩器是座椅按摩器,一边都 需要按摩对象坐下或躺着,这对按摩对象的行动自由产生了极 大的限制。且绝大多数按摩器,按摩项目单一,无法实现对多 部位的同时按摩。大部分按摩椅或者局部按摩器体积庞大,占 用家居空间大,且笨重,搬运不变,更无法实现便携式携带! 而新式多功能按摩器采用轻质塑料制作,自重较轻,背包式的 设计更加便于使用和携带,在按摩过程中,不会限制按摩对象 的行动自由,且能够实现背部和颈椎的同时按摩,更科学合理。 由于其便携式的设计,其使用场所更加广泛,适用人群更加多 样,应用市场更加广阔。
第五届
幸福生活------就是今天 就是此刻
多功能按摩器
摘要:便携式多功能按摩器集颈椎按摩和背 部按摩于一体,可对身体颈椎和背部多处 部位进行推拿、叩击按摩.设计遥控器,可 选择不同速度的按摩效果。能有效代替人 工按摩,舒展全身紧张的筋骨和肌肉,减 轻人体的紧张和压迫感,使全身舒畅无比, 更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 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强身之效。按摩器采用 轻型材料,体积小巧,背包式的设计解除 了对被按摩对象地点的限制。
1.研制背景
• 1.1按摩器市场前景
•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 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 重视身心健康。目前我国的“亚 健康”人群的比重已达到70%左 右,超过了9亿人,而用推拿按摩 进行保健是我国中华医学的传统 项目,因为老幼皆宜,应用范围
• 1.2多功能按摩器的定义: • 本按摩器集颈椎按摩和背部按摩于一体,
整体装配
1.颈部按摩机构 2.背部按摩机构 3.外壳机构模型 4.主传动轴 5.蜗轮蜗杆传动 6.电动机 7.按摩头模型
2.多功能按摩器 结构分析及方案初步设 计
• 2.2.1颈椎按摩部件设计 • 1.按摩头:在电机传动轴上安装 偏心轮,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 产生离心惯性力 加剧电机的震动, 实现按摩的效果, 在按摩头设计时 偏心轮与主轴连接后 整体用橡皮套包裹
曲轴12在电机带动下旋转,连杆10和卡盘7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使得卡盘7在导槽 中上下运动;同时颈部按摩机构16也可以作小范围运动,实现柔性效果
3.创新点
1.巧妙的运用蜗杆传动可以实现减速传动; 2. 颈椎按摩和背部按摩合理统一且节奏性按摩效 果不同; 3.按摩头采用电动机与偏心轮连接产生离心惯性 力,增加震动幅度; 4. 按摩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采用触电盘为接触枢 纽,及接触及按摩; 5. 背部按摩震动加旋转,按摩效果更加舒适; 6. 颈部按人体颈部曲线设计,按摩动作的机械柔 性更加明显; 7. 背包式设计避免了对被按摩对象必须采用坐姿 等要求,更加方便简洁; 8. 采用轻型材料,减少对人体的负荷;
齿轮卡盘2与导槽中的齿条1配合,在上下运动的 同时实现按摩盘9的旋转 •背部运动原理图 连杆滑块
2.2.3主传动机构 电机选用一般电动玩具直流电机,一级传动为主电动机带动主轴12转动, 二级传动是主轴与机构16间的蜗轮蜗杆传动可以实现减速传动, 背部按摩机构运动靠一级传动实现,颈部小范围运动靠二级传动实现, 箱体与主轴连接孔中安装塑料轴承实现转动。
促进颈部血液和背部血液的流通,更加科 学合理,达到加快新陈代谢,舒缓疲劳的 效果。
• 1.3多功能按摩器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 如何实现背部按摩和颈椎按摩的同时进行;
• 背部按摩时如何实现对易疲劳区域多点多 覆盖的按摩;
• 颈椎按摩时如何实现缓慢移动式按摩; • 如何较好的在背部固定; • 如何实现人机互动。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导槽:以弧形设计贴合人体 颈部
3.曲轴连杆机构:以连杆带动按摩头在 导槽中往复运动,曲轴的设计使得连杆 在运动中不发生干涉
• 4.曲轴与按摩头采用孔与销轴连接,可以实 现360度旋转
• 在整个设计中,按摩头置于滑动导槽中, 曲轴和主传动机以蜗杆相连,曲轴转动, 带动连杆拉动按摩头在导槽内往复运动, 实现对颈部的移动往复按摩
• 5.颈部运动原理图:
• 连杆滑块
• 2.2.2背部按摩部件设计
• 按摩头卡盘:以下是装配图,1是对称的两半卡 槽盘,用定位销与安装按摩头的卡盘2间隙配合 与头部圆槽处;整个按摩头卡盘通过螺杆光轴4 与连杆连接,触电盘6是电动机连接电源的枢纽
•背部壳体:壳体由后箱板与前箱板通过螺钉连接, 设计一系列槽与安装传动轴的轴孔,实现颈部背部 同时装配并通过一个主轴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