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生殖器官的生长(一)
花的结构及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花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并说明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的理由。
(2)解释花的类型概念中两性花、单性花和无性花。
2、技能目标:
(1)通过对百合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2)通过百合花和桃花的结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3)通过百合花的“花贴图”的制作,培养学生的认真实践创新、细心分析能力。
(4)通过请小老师上台介绍百合花的结构及展示“花贴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并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情感目标: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花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通过不要随手采摘鲜花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文明习惯;并通过对武侯外国语学校校内花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中的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章讲述了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绿色开花植物生长发育的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器官的生长"、"生殖器官的生长"。
本章内容要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殖器官的生长”这节是这章中的最后一节的内容,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
本节课文包括三个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本节课教学安排2课时。
第1课时主要是完成对花的基本结构的认识;教材中先从认识花的结构入手,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接着,开始做花的解剖和观察。
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并按照教材指导的方法一步步地观察每一部分结构,尤其注意对雄蕊和雌蕊的进一步观察。
然后通过展示不同类别花的图片,理解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的概念,同时也使学生对花蕊,特别是雌蕊结构建立较深刻的印象。
为本节的第2课时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埋下铺垫。
1、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尤其是雌雄蕊的结构.
(2)教学难点: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最重要?"(3)解决方法:
通过学生解剖和观察实验,并将花的各部分用透明胶带黏贴在白纸上,比较并掌
握花的基本结构;
三、学校及教学对象分析:
学校每间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电脑和展示台,这样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形象的课件演示和学生的作品展示。
初一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片和实物所吸引,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和实验教学,使宏观和微观现象变的更加直观。
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策略和教法设计
1、教学策略
在课堂中,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需充分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造一个下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兴致盎然地欣赏、观察、思考、通过动手实验,理解并掌握花的结构相关知识,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合作,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引导。
在问题情境中,以疑启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都得到了发展。
2、教法设计
(1)学生实验设计――通过分组解剖百合花,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动手能力。
(2)问题探究设计――通过讨论、交流,借助多媒体进行学生解剖观察的百合花结构展示,使学生理解花蕊是花最重要的部分。
(3)合作学习设计――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人机合作等手段完成教学任务。
(4)情境构建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绚丽多彩的花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的世界。
五、课前准备
1、精心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生进行分组:5到6人一组。
3、实验材料:各小组准备好两朵百合花及其他容易采到的代表性花卉。
4、实验器材:一把镊子、一个放大镜、一把解剖刀、一张卡纸、、固体胶、课前将这些实验材料分发到每组的实验桌上。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自己获取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围绕本节的教学目标,结合学校及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通过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的动手实践操作、进行探究性学习。
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花卉,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按照教学建议,正常的教学进度编排,这节课的教学应在十一月中
旬左右进行,但此时气候寒冷,教材中介意使用的实验材料桃花的花朵连花苞都未出现,难以采集做实验。
为此, 我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百合花为实验材料,而且百合花也是属于两性花,对雄雌蕊的结构观察较为容易。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边解剖,边观察,边制作“花贴图”,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
然后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并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技能。
学生通过对百合花的结构观察能达到实验目的,并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新课标还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也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花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
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1、由于时间有限,没能让所有小组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花贴图”并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2、在观察和解剖花的结构时,可同时选用不同类型的两性花,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组别的比较,发现各种花的不同和相似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