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XXXXX石油分公司XXX 加油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二〇一六年目录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油罐车进入站内卸油,应采取安全防火防爆措施,其他机动车辆不得驶入罐区。
凡必须进入该地区的机动车辆,应配装阻火器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并根据汽油、柴油的危险特性,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器材,并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各种消防设备设施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2、严禁使用汽油等擦洗车辆,设备设施和衣服等。
3、站内罐区为重点监控危险目标,操作人员发现火种、火源等火险隐患或接到自动监测和火灾报警系统等报警后应立即实施消防火种和扑救外,还应立即报告站长,或直接报警,报警时应讲明具体方位和现场情况。
4 站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责任人员赶到现场,并采取如下措施:1)经查明是误报警,应立即消除警报,并将情况通报相关人员,查明原则,消除故障。
2)火灾等事故发生,应立即组织实施救援,同时启动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二、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和资金渠遣,主要负责人要确保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做到安全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项使用。
1、对必须的安全设施,设备进行购置、更新、改造、维修、加大安全投入。
2、有充足的资金准备,保障安全投入工作。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于需要投入安全设施的意见,耍及时论证,确保有效投入。
4、对上级有关部门的安全投入要求要及时组织落实,达到要求标准。
5、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利用报刊、杂志、板报等阅读形式加强宣传,积极开展安全经营教育运动,提高职工安全经营意识。
三、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制度1、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在编制项目设计大件时,应同时编制安全设施的设计文件。
2、正在编制建设项目投入计划和财务计划时,应将安全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入计划,同时编报。
3、需要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在报批时,应当同时报送安全设施设计文件。
4、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安全设施的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
5、在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应同时对安全设施进行调试和考核对其效果做出评价。
6、建设项目预验收,应同时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
7、严格贯彻“三同时”规定。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严格做到安全技术措施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采取新技术、新设备,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按“三同时”原则同时完善。
四、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1、为加强加油站储存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保护劳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促进加油站的稳定繁荣发展,根据有关设备设施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加油站实施情况制度本制度。
2、加油站的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由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工作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对影响安全的设备设施做好维护,操作和维修工作。
对于防爆装置、电气设备及静电防护设施等要加强管理,做好日常保养和维护,定期检查、维修,保证其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设备设施检修工作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和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末取得安全作业证的员工不准独立作业。
4、设备设施检修工作人员应负责储存设施以及安全装置、防护装置备品备件和易损坏的合理储备,及时解决运行时出现的故障及防范措施方案,出现问题,应及时排除,严禁带病运行。
5、安全员对储存设施以及安全装置、防护装置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发现异常以及过期使用的,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检修或送检,以确保安全运行。
6、维修工人明确分工,对分工负责下的设备设施、负有检修、维护,保养等质量责任,立体作业和进入罐槽内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并应由抢救后备措施。
7、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对分管范围内的设备设施检修时,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将工作交与他人代管。
8、在现场检修时,不使用产生冲击火花的工具,不使用非防爆型的仪表、灯具等,在作业时易选用不产生碰撞火花的工具。
9、对于避雷装置设施,除定期检查外,还需要在每年雨季前作检查,特殊情况时,应进行临时性检查。
10、不得使用汽油体擦洗设备,检修时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处置,作业现场发生伤亡或事故是应保护好现场,立即组织抢救伤员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
11、设备设施检修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每日实行巡检,且每周大检查不少于一次。
实行班前、班中、班后检查制度、班组做好每日每查工作;特殊设备应加大维护频率。
12、设备设施检修工作人员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对安全设施、设备必须合理使用,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要坚持“维护为主,检修为辅”的方针。
2)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3)操作员对自己操作的设备、设施必须达到“四懂三会”:四懂:懂设备在生产申的作用;懂设备性能;懂设备结构;懂设备原理。
三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4)检修停运的设备,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并切断电源,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标志牌,防止误启动,造成事故。
5)按设备台帐的要求,逐项填写设备内容,做好检修记录。
6)对加油站的安全设施,设备应按要求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五、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制度1、站内严禁烟火。
2、严禁向汽车的汽化器及塑料桶内加注汽油。
3、所有机动车辆均须熄灭火加油。
摩托车、轻骑、拖拉机等进站前要熄火并不得在站内发动。
4、严禁在加油站内敲打铁器、检修车辆、接打手机。
5、严禁携带一切危险品入站。
6、加油站内严禁闲杂人员随意出入和逗留。
7、雷雨天气,停止加油。
六、重点部位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保证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依据《申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本单位特制定本制度。
1、对重点部位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告知作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2、制定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建立人员培训制度。
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装卸工作过程中所装卸、储运物质的危险性;有关的操作条件与步骤;出现故障或事故的特点;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同类设施事故的经验教训等。
4、对重点部位建立管理档案。
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1、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
轻伤事故报至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重伤、死亡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事故报至主要负责人。
2、对正在发生的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直接或逐级上报主管负责人,火灾事故应先报火警,同时利用现场消防器材进行灭火扑救工作;发生人员伤亡或中毒事故,应在保护现场的同时迅速抢救受伤或中毒人员,并及时拨打T20请求医疗救护,防止事故扩大化。
3、单位负责人在接到重伤、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及以上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4、上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等。
5、单位发生一次重伤I到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事故,由单位负责人组织,安全负责人、安全员等相关人员参加调查处理,将调查报告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报县安监局审查批复结案。
单位一次死亡I至2人或重伤3至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至100万元的事故由县政府负责组织安监、监察、公安等部门调查处理。
6、对事故直接责任者、管理者等处理耍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7、对发生过的事故要进行登记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事故经过、伤亡情况或经济损失、原因分析、防范措施、处理意见等。
八、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
2、加油站内部职工应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3、加油站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退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不得安排未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者从事禁忌的工作。
九、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1、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设专人负责、明确分工,在核实备岗位人员数量以及所需防护用品数量时,由办公室负责采购、保管、发放和回放。
建立《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卡",实行一人一卡制,按规定标准和时限到办公室领取。
2、在采购劳动防护用品时,应接国家规定检查验收,凡未经技术鉴定,无“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检验证”的一律不得采购使用,库存劳动防护用品耍定期检验,对已失去安全效能的应停止处理。
3、专管人员(安全员)将员工领取的劳保用品填入其个人的劳保用品卡片,员工在单位内部工作调动时,应及时调整个人的劳保用品卡。
4、脱岗调离岗位的人员,停止发放劳保用品。
5、规定外的劳保用品,因特殊情况需要,应提前提出书面申请,报经理审批,方可实施。
6、职工在劳动工作时,必须按规定佩带劳保用品,对不按国家规定使用劳保用品者,应视不同情况,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实行经济责任制考核。
十、安全生产逐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安全检查制度1、站长每月对加油站至少组织一次全面安全检查。
安全员应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专业安全检查,月不少于两次,专业安全检查,包括对危险化学品、电器装置设施、防火防爆设备和房屋建筑等进行检查。
班组长则每天不少于4次的巡回安全检查。
2、班组每天至少进行3次(班前、政中、下班前)自查。
一线员工必须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认真填写本岗位安全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有异常现象必须立即上报有关领导,不得缓报、瞒报、漏报。
3、对油罐区实行24小时巡回检查制度,早、申、晚至少三次巡查,应认真检查储存场所内和四周有无明火和不安全隐患,严格做好交接班、值班巡查记录等各项记录。
4、周六日、节假日按单位日间、夜间值班表轮流值班,当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夜间应轮值巡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和主管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不得空岗、脱岗、睡岗、由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实行查岗制度。
5、检查主要内容:1)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规程和执行情况。
2)检查设备、危险化学品、电器装置、经营性建筑、运输车辆及防火、防爆、安全设备设施和消防、防护器具的可靠性及有效性等。
3)根据生产经营情况、特点及季节变化,加强夏、冬季节的预防性检查。
事故隐患整改制度1、事故隐患整改范围:1)整顿和消除危及人身伤亡、火灾、爆炸的事故隐患。
2)改善和配套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3)改善劳动环境和工业卫生条件,防止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