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脏病变影像诊断

肝脏病变影像诊断

44

强增

中心钙化
时延
45
肝母细胞瘤
首先由Willis报道,是胚胎性肿瘤 多见于3~5岁小儿,有报道129例肝母细胞瘤,半数发
肝脏病变影像诊断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 肖香佐
1
肝、胆、胰是重要的消化腺器官,解剖、 生理关系密切,肝、胆、胰疾病的病因以 及病理改变往往互为因果,同时存在,医学 影像学是肝、胆、胰疾病临床检查的主要 手段,对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起到非常 重要的作用。
2
影像学检查方法
1、超声(US)检查 2、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 3、磁共振(MRI或MR) 4、选择性肝动脉造影(DSA) 5、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 6、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 7、放射性核素肝扫描
7
放射诊断质量控制工作
提出增强 CT扫描的 意义
增强扫描,病变一目了然
8
提出增强CT扫描的意义
CT平扫,即使发现病变,但定性诊断困难
增强扫描后,定性诊断无可争议
9
肝脏CT多期扫描检查方法: 造影剂总量一般为60-80ml,速率3ml/s~5ml/s。
动脉期延迟时间一般选择24s左右, 门脉期延迟时间60s左右, 平衡期延迟时间80s左右,
便获得良好的图像。即便是运用呼吸门 控来检查(也要求患者要有呼吸恒定匀 速的呼吸频率和相对一直的呼吸幅度)
17
体位及定位
体位: 采用仰卧位,头先进。 线圈: 相控阵线圈或体线圈。 定位线:以扫描部位为中心。
如肝脏以剑突下3---4cm为中心.
扫描范围的确定:
把需检查的脏器扫完整即可。 肝脏:从膈顶到肝脏下缘.
26
【肝脏病变】 1.肝脏良、恶性肿瘤:肝癌、转移瘤、海绵
状血管瘤。 2.肝脏囊性占位病变:囊肿、多囊肝、包虫病。 3.肝脏炎性占位病变:肝脓肿、肝结核。 4.肝外伤。 5.肝炎、肝硬化。 6.肝脂肪变性。 7.色素沉着症。
27
肝硬化、肝癌
28
结节型肝癌三期
平 扫→
等的鉴别诊断。 6门静脉癌栓早期诊断。
12
CTA,CTAP 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80~100 (CTAP) ; 儿童按体重 2ml/kg 计算。
②注射方式:经导管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 3~5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注射开始同时进行动态扫描(CTA).注射开始
后 20~25s 执行扫描(CTAP)(8~10s 扫描周期)。 ④扫描方式:同层面动态扫描、进床式动态扫描或螺
旋扫描。 ⑤其他检查程序和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
13
肝癌平扫及增强扫描+CTA
14
肝癌的供血血管
肝右叶肝癌,供血血管来自肝动脉、另一供血血管来自胃左动脉分支
15
肝门静脉血管三维重建
门静脉
肝静脉
正常门静脉成像(MIP、VRT)、肝静脉
16
上腹部MRI查前准备:
一般情况都要禁食、禁饮4H---6H以上。 腹部检查通常都要做呼吸配合训练,以
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
43
[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Carcinoma,FL-HCC)
HCC一个罕见的特殊类型
左叶多见。膨胀性生长,包膜光滑完整, 有明显纤维组织包绕,肿瘤内部可有钙化, 中心纤维瘢痕较常见
好发于年轻人,不伴有肝硬化 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较好
3
常用影像检查 1、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 2、磁共振(MRI或MR)
检查方法依据血管内是否使用造影
{剂分
平扫 增强扫描
造影扫描
4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 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
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 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 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检查前 4h 禁食。 (3)检查前 l h 口服 1%~2%的含碘对比剂水溶液 或水 500~800ml,临上机前再服 300ml。 (4) 训练病人呼吸及屏气。
动脉期→
门脉期→
29
巨块型肝癌
30
肝硬化、弥漫结节性肝癌
31
肝硬化、肝癌
32
肝癌、门脉受累癌栓形成
33
肝 硬 化
肝 癌
栓门 脉 癌
34
肝癌下腔静脉癌栓
35
肝癌、两肺转移
36
肝癌介入术后碘油沉积
37
38
39
胆管细胞癌伴肝内子灶
40
胆管细胞癌
41
转移瘤 牛眼征
42
特殊类型的肝细胞癌
20
正常肝脏、胰腺冠状位
21
正常胰腺MRI
22
肝硬化并肝癌
23
肝癌并门脉癌栓形成
24
MRI肝肿块明确诊 断还是需要增强
肝血管瘤增强
25
MRI的成像优势
主要有高的软组织对比分辨力,在诊断上具有显示病变敏感、 确定病变位置与定量诊断准确等优势 多参数成像,可获得T1WI、T2WI和PdWI便于比较对照; 多方位成像,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的断层像; 流动效应,不用对比剂即可使血管及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及动 静脉发育异常成像,即血流成像; 顺磁性物质如钆作对比剂对比增强检查,效果好,副反应少。
有些病变诊断需要延迟扫描5min-20min(如血管瘤和病灶 瘢痕强化)
10
肝血管瘤平扫及三期扫描
11
肝脏 CTA 与 CTAP
【适应证】 1.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2.肝癌术后复发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4.肝硬化再生结节的鉴别诊断。 5.结节增生、肉芽肿性病变(包括 TB)及炎性假瘤
5
放射诊断质量控制--腹部影像规范
“规范CT检查”的主要内容及普及方法:
1. 具备单螺旋CT的医院必须开展增强CT扫描检查 2. 增加增强扫描的比例 3. 腹部为必须增强的部位、肝肿块为必须增强的疾
病 、血管性或非血管性病变为必须鉴别的状况。
6
放射诊断质量控制工作
提出增强 CT扫描的 意义
CT平扫,遗漏病变
18
扫描序列:
自旋回波序列(SE) 梯度回波序列(FLASH) 翻转恢复序列(STIR) 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序列(HASTE) TRA+COR面,冠状面有助病变定位 弥散成像.
扫描方法T1WI.T2WI. STIR.DWI. 方位TRA+COR
19
正常肝脏横断位
上腹部T1WI
T2W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