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微观经济学重点名词

宏微观经济学重点名词

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相对高的商 品。 12.收入效应: 指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 降,可使现有货币收
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第四章 13.边际产量: 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4.机会成本: 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 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
一种曲线。 24.基尼系数: 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 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
指标。 第七章 25.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 经济福利,就不能改
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优 化状态。 26.阿罗不可能定理:指在一般情况下,要从已知的各种个人偏好顺序 中推导出统一的社会
偏好顺序是不可能的。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八章 27.外部经济: 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 无偿地带来好处,显
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28.科斯定理: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 和全新思路。 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 响; 反之,若交易费用大于零,那么产权的界定、转让及安排都将影响产出 与 资源配置的效率。 29.公共物品: 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 有效配置的产品。 第九章 30.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领土上,在一定时期 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
45.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或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
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第十四章
46.财政政策: 一般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
求,以便最终影响就
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47.税收乘数: 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
的倍数关系,或国民
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48.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
应。从而导致增加政
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
消。
第十五章
49.货币乘数: 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
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
50.货币政策: 一般指中央银行运行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21)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反作作用于投资,使投资的增长快于 国民收入的增长,或者投资的下降快于国民收入的下降。 22)财政政策: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 公债的发行和偿还作出的决策。 23)拉弗曲线:描绘政府税收和税率关系的曲线。 24)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借改变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政 策。 25)LM曲线:在曲线上的每一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是不同的, 但货币供给都等于货币需求。 26)LS曲线:在利率与国民收入不同组合条件下,投资与储蓄相等的曲 线。 27)不可能定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 的偏好次序。 28)科斯定理: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的外部性内部化,从 而将有害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 29)收入消费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的消费可能线与更高位置的无差异 曲线的切点的连接线。 30)恩格尔曲线:描述收入增加与商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曲线。 31)蛛网理论:描绘周期生产的商品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和调整的动态化 过程的市场模型。 3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指在不同的产出规模上,企业生产最低成本的 轨迹。 33)企业:以生产商品、提供服务、增加效用的方式,追求利润最大化 的独立商品生产单位。 34)私有制:是财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有权归私人所有的一种 制度。 35)国有制:是财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有权归国家(由政府管 理)的一种制度。 36)总供给:整个社会在某一时期所能提供的总产出,也就是该时期各 种生产要素的总和。 37)总需求曲线:表明总需求数量与价格水平关系的一条向下倾斜的曲 线。 38)总供给曲线:表明价格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也越高的一条向上倾 斜的曲线。 39)MM定理:在一定的条件下,无论企业进行负债筹资,还是进行权 益资本筹资,都部影响企业的市场总价值。 40)财务风险:到期不能偿还的风险。
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
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第十六章
5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
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
统计报表。
52.汇率: 是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
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53.对外贸易乘数:指公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 化量的倍数关系,或
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 31.国内生产净值: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 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NDP) 32.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 入。(PDI) 33.国民生产总值: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GNP) 第十章 34.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APC) 35.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MPC) 36.投资乘数: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第十一章 37.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 用期限内预期收益的
5)收入弹性:指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收入弹性大于 1的是奢侈品,0——1之间的是必需品,小于0的是低档商品。 6)交叉弹性:是指此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对比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 的反应程度。交叉弹性小于0的是互补商品,大于0的是替代商品,等于 0的是不相关商品。 7)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一个生产要素替代另一个生产要素的比例,它 是两个生产要素边际产出之比的倒数。因为边际产出递减,一个生产要 素替代另一个生产要素的量越来越少了,也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 8)扩展路线: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 联结起来,就形成生产扩展路线。它表明生产规模扩大、产出最优的轨 迹。 9)贡献利润:是指企业的销售收入大于变动成本的部分。即商品的价格 与平均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10)一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每个单位的商 品销售的增加,逐个降低商品的价格;即对所出售的每个单位的商品都 收取尽可能高的价格,这种每个单位的商品都不同的价格又称为完全差 别价格。 11)二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对每一个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而不是对 同一顾客的不同边际效用制定不同的价格。 12)三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需求弹性制定不 同的价格,以获得利润极大化。 13)自然垄断:是一种合理的垄断,它说明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企 业就能得到满足,而不需要两个或更多企业参与生产。尽管这种参与在 技术上可行,但在成本上肯定不经济。 14)市场经济:是指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 15)引致投资:是指政府通过优惠利率、优惠税率和特殊价格管理等措 施,引导非政府机构按照政府的意愿进行投资。 16)直接调控:是指政府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用行政办法对经济运行 进行直接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政府期望的目标。 17)间接调控:是指以价格调节为主,在充分尊重当事人利益的基础 上,通过他们的经济行为的反应,逐渐传导至政府期望的经济目标上。 18)短期国民消费曲线:是指在短期内,表示国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 的曲线,其斜率(即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19)长期国民消费曲线:是指在长期内,表示国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 的曲线,其斜率(即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20)乘数原理:指消费、投资和出口等因素的变化,带动国民收入同方 向的倍数变化。
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第三章 9.边际效用: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 增加量。 10.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对消费者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 的不同组合数量点的
轨迹。 11.替代效应: 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 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
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结论。 第二章 5.需求规律: 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 格下降,则对该商
品的需求量增加。这是一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 关系。 6.供给规律: 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 格下降,对该商品
供给量减少。这是一种供给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化的关系。 7.均衡价格: 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 给量相等的价格。 8.需求收入弹性: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 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
第五章 19.完全竞争: 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0.完全垄断: 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21.垄断竞争: 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 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
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22.寡头垄断: 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 结构。 第六章 23.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 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
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攻击价格。(MEC) 38.凯恩斯陷阱: 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 弹性为无限大,人们不
再投资或购买债券,而大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政策无效,财 政政策有效。
39.IS曲线: 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成相反方向变
化。
40.LM曲线:
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成同方向变
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5.边际成本: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6.等产量曲线: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 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
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7.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 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
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8.生产扩展线: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 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