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国际租赁第一节国际租赁概述一、国际租赁的概念租赁业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崭新的交易方式。
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未对租赁(Leasing)一词形成统一的概念,甚至同一个国家的学者、政府部门、法律部门和经营者等,对租赁的概念也没形成统一的认识。
但就世界各国租赁业的运作方式而言,租赁是指出租人在不转让所有权的条件下,把设备、物资、商品、财产等出租给承租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使用,承租人按租赁契约的规定,分期付给出租人一定租金的一种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经济活动。
国际租赁也称跨国租赁,它是指分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租赁活动。
二、国际租赁的产生与发展1.古代租赁. 古代租赁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其具体表现为一些富人出租其工具、牲畜、货物乃至人,以获取租金。
2.近代租赁.近代租赁开始于18世纪中叶,它是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始而发展起来的。
其租赁物主要为铁路车辆、船舶、制鞋机、缝纫机、电话等设备。
但租赁的目的仍然只限于使用设备本身,而且只租不售。
3.现代租赁.现代租赁业则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其标志是美国在1952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专营租赁业务的企业——美国国际租赁公司,该公司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融资与融物于一体的租赁业务。
融资与融物相结合实际上是现代国际租赁业的特征。
进入70年代以后,银行开始参与租赁业务。
从8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租赁业进入成熟期,其租赁物主要包括飞机、汽车、计算机、无线电通讯设施、工业机械与设备、医疗设备、废物处理设施、家具和办公用品等,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将租赁业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如1994年巴西一家航空公司从美国、日本及欧洲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进了60架飞机。
到2004年底止,世界上已有近100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了租赁业。
国际租赁业已成为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上仅次于商业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
三、现代租赁的特征1.现代租赁是以融资和融物相结合,并以融资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活动近代租赁的承租人只是为了获取租赁物的使用权,到期偿还,对租赁物的所有权则不感兴趣。
而在现代租赁业务中,出租人按承租人的需要购得设备后,再将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目的在于收取超过贷款本息的租金,这实际上是出租人的一种投资行为。
而承租人则通过取得设备的使用权,解决其资金不足的问题,并用租来的设备生产出具有高额利润的产品来偿还租金。
租赁的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设备退回、续租或留购。
在现代租赁合同中,租期往往与租赁物的寿命一样长,这就等于将所有权引起的一切责、权、利转让给了承租人,实际上已变成了一种变相的分期付款交易,即融资与融物相结合。
这表明,承租人的目的不仅是为在某一段时间内使用该物品,而且还想以此为融资手段占有该物品。
2.一笔租赁业务往往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同,并涉及三方或更多的当事人在现代租赁活动的过程中,有些租赁方式往往要在一笔租赁交易中,签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同,例如,融资租赁至少涉及三方当事人,即出租人、承租人和租赁物的供货商,并由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签订一个租赁合同及由出租人与供货商之间签订一个购货合同。
如果出租人需要融资,那不仅要涉及银行或金融机构,还需要由出租人与银行或金融机构签订一个贷款合同。
3.承租人有选择设备和设备供货商的权利在现代租赁业务中,承租人租赁的设备往往是根据承租人提供的型号、规格、技术指标和性能购置的,甚至连提供设备的供货商及购买设备的商务条件都是由承租人指定和商定的。
4.租赁设备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国际租赁中出租人始终对物品拥有所有权,承租人所获得的只是物品的使用权,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退租、续租、留购方式。
国际市场上精明的企业家认为:收益的产生,不是源自对设备的拥有,而在于使用。
因此,他们不注重名义上的所有权而只注重绝对的使用权,国际租赁恰好顺应他们的需要。
5.租金分期归流。
在租赁业务中,出租人所垫付的资金是一次投入,分期归流。
交付租金的次数和每次所付金额均由双方具体磋商。
租期结束时,资金的归流总数大致相当于或大于现金购买设备的价款,并有一部份表现为租赁公司的盈利。
6.租赁是一种新型的促销手段。
国际市场上许多大企业都纷纷涉足租赁业。
对于这些制造商而言,出租其产品有许多好处。
一方面以融资租赁方式提供设备,实际上是一种分期付款的销售,这就有利于制造商推销商品;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不断地出租已经多次使用过的设备,可以从中获取额外利润,同时还可以保留设备的所有权。
四、国际租赁的作用国际租赁是一种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中长期信贷方式。
它对承租人、出租人、制造商和金融机构等租赁市场上的参与者,及租赁物的进出口商来说,与简单的商品买卖相比均有相对较大的益处。
1.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很多发达国家都对租赁设备采取了一定的鼓励措施,如税收减免和加速折旧。
此外,出租人由于能从其应税收入中抵免设备的投资支出,从而大大降低了出租人的购买成本,使承租人以租赁方式比购买方式获取设备的成本低成为可能。
2.增加了利用外资的数量。
采用租赁方式,不仅可使承租人享有购买设备所需资金的100%的融资。
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般不把租赁货物视为承租人所在国的对外债务,因此不会影响该国从其它途径筹集资金,这实际上增加了利用外资的数量。
3.加快了设备的引进速度。
在企业缺乏资金购买设备的情况下,申请各种形式的贷款往往手续繁杂,如提供担保或进行资信调查,有些贷款还需借款国政府出面商谈或提供担保以及审批等。
这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有的甚至长达1至2年。
如果采用租赁方式,设备和供应商可由承租人指定,设备的引进一般由租赁公司包办,这就大大节省了设备的引进时间。
4.避免了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在当今世界,通货膨胀已成为普遍现象。
租赁设备由于租金是固定的,即使以后物价上涨,承租人仍以签订租赁合同时的货币价值支付租金,这就避免了由于通货膨胀而给承租人造成的损失。
5.加强了设备的有效利用。
出租人将自己闲置不用的设备或本国已经淘汰的设备出租给其它需要该设备或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会使一些企业已无任何价值的设备仍然可以产生经济价值。
6.减少了投资风险。
在租赁期间,由于承租人对租赁的设备不具有所有权,当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金时,出租人有权收回租赁物。
而在贷款的情况下,当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只能通过法律程序起诉,在债务人以其资产和金钱不足以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只得自认倒霉,这说明租赁融资的风险小于贷款风险。
此外,由于承租人可在租期结束后将租赁的设备退还给出租人,这也使承租人避免了借巨资购买的设备在使用了几年后弃之无用或设备过时而需要更新所产生的损失。
7.促进了销售。
在租赁方式下,由于承租人的租金是分期支付的,再加上享有税收和折旧的优惠,使以租赁方式购买设备比贷款购买便宜,这就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实际上是增加了销售量。
即使在经济处于不景气或政府采用紧缩政策,致使购买力下降时,仍然可以依靠租赁方式来维持商品的销售,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1992年的成交额有13%是靠租赁方式达成的。
第二节国际租赁方式一、融资租赁(一)融资租赁的含义融资租赁(Financing lease)是指在企业需要添置设备时,不是以现汇或向金融机构借款去购买,而是由租赁公司融资,把租赁来的设备或购入的设备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合同的规定,定期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租赁期满后退租、续租或留购的一种融资方式。
融资租赁实际上是租赁公司给予用户的一种中长期信贷,因为出租人支付了全部设备的价款,等于对企业提供了100%的信贷,因此它具有较浓厚的金融色彩。
融资租赁往往被看作是一项与设备有关的贷款业务,所以融资租赁又被称为金融租赁或完全支付租赁。
融资租赁适用于价值较高和技术较先进的大型设备,如大型电子计算机、施工机械、生产设备、通讯设备、医疗器械、办公设备等。
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大型设备有近50%是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或购买的,它已成为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融资方式。
(二)融资租赁的特征1.承租的设备及设备的供货商是由承租人选定或指定的。
由于租赁的设备是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或指定购买的,这就难免出现出租人对该设备缺乏了解或是外行,所以出租人对设备的性能、物理性质、缺陷、供货商交货迟延、设备的维修保养等概不负责。
2.至少涉及三方当事人,即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商。
因为设备或供货商是承租人选定的,这就使得承租人先与供货商联系,再由出租人与供货商接触,最后出租人将所购设备租给承租人使用。
3.要签两个或更多的合同,即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一个租赁合同,出租人与供货商签订一个买卖合同。
这实际上是一种三边交易,两个合同相互制约。
如果出租人由于资金不足需要向银行或金融机构融资,出租人还要与提供贷款的机构签订一个贷款合同。
4.全额清偿。
即出租人在基本租期内只能租给一个特定的用户,并可在一次租赁期限内全部收回投资和合理的利润。
5.租期较长。
融资租赁的期限一般是根据设备当时的折旧速度来定,一般为3—10年。
实际上融资租赁的租期基本上与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同。
6.不可解约性。
由于租赁的设备是承租人自己选定的,合同期满前,双方均不能解约,只有当设备自然毁坏并已证明丧失使用效力的情况下才能终止合同,但必须以出租人不受经济损失为前提。
7.租赁设备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在租期内,设备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属于出租人,而经济上的使用权则属于承租人。
8.在租赁期满时,承租人有退租、续租和留购的选择权。
在通常情况下,出租人由于在租期内已收回了投资并得到了合理的利润,再加上设备的寿命已到,出租人以收取名义货价的形式,将设备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二、经营租赁(一)经营租赁的含义经营性租赁所租赁的机器设备一般是专业性较强的,需要精心保养和管理,发展较快,而且是承租人自己进行保养和维修有一定困难的设备,如计算机、科学仪器、工业建筑设备等;或者是市场上有普遍需求的小型设备和工具,如汽车、照相机、摄像机、录像带等。
(二)经营性租赁的特征1.中途可以解约。
在租赁期限内,承租人如果发现租赁的设备已经过时,在承租人预先通知出租人的前提下,可以将所租赁的过时设备退回给出租人,以租赁更先进的设备。
这种方式实际上是由出租人承担设备过时的风险。
2.租期较短。
经营性租赁的租期一般远远低于设备的使用寿命,一般在3年以下。
3.不完全支付。
即承租人在一次租约期间所支付的租金不足以补偿承租人购买设备所支付的价款和预期利润,而是通过不断地多次出租设备,逐步收回投资与利润。
4.租赁的对象多为有一定市场需求的通用设备。
由于经营性租赁的租期较短,出租人不能从一次租约中收回成本和利润,只能通过多次出租给不同的客户来达到收回成本和利润的目的。
因此出租人购置的用来出租的设备多为具有普遍需求的通用设备。
5.出租人负责提供租赁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等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