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选反馈的概念及判断

优选反馈的概念及判断


(c)
图6.1.3 (a)(b)(c)
(d)
反馈量是仅仅决定于输出量的物理量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反馈极性的判断
分立元件电路的Xi′:
输入回路的uBE或iB; 反馈量取自后级uC或iE
图 6.1.4
uI′=uBE1=uI-uF ,uF→uBE1↓——负反馈
反馈量是仅仅决定于输出量的物理量
3.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的判断
4.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 (1)定义——xF在输出端取样方式: xF 取自uO(xF∝uO)——电压反馈 xF 取自iO (xF∝iO)——电流反馈
(2)判断——输出短路法:输出交流短路(uO=0),若xF
不复存在(F通路消失)——电压反馈;反之为电流反馈。
电路引入了电压负反馈
◇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续)
Ui' Ui Uf 或 Ii' Ii If --负反馈
Ui' Ui Uf 或 Ii' Ii If --正反馈
(3) 正、负反馈判断举例
uF
(a)
(a) uD uI uF (b) uD=uI-uF
=uI+uF 正
(b)
iN
iF
iI
iI
iP
iF
(c) iN=iI-iF 负 (d) iP=iI+iF 正
将输出电压全 部反馈回去
既在输入回路又在 输出回路,因而引
入了反馈。
2. 正、负反馈(反馈极性)判断 (1)定义——“看反馈的结果”
Xf→Xi′↑(或↓)——正(或负)反馈 (2)判断——瞬时极性法:
设定Xi的瞬时极性,以此分析电路 中各电流、电位的极性→Xo的极性;
Xo 的极性→ Xf 的极性→ Xi 、Xf 、Xi' 的叠加关系:
级间反馈。
R3引入局部反馈
R4引入级间反馈
通常,重点研究级间反馈或称总体反馈
反馈判断小结: (1)有无反馈——是否存在F通路,并影响Xi′ (2)正、负反馈——瞬时极性法:
xF→xI′↓(或↑)——正(或负)反馈
(3)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输出短路法:令uO=0 如果 xF =0 ——电压反馈(xF∝uO) xF≠0 ——电流反馈(xF∝iO)
(4)串、并联反馈——入端联接方式: xF、xI、xI′以电压的方式叠加——串联反馈; 以电流的方式叠加——并联反馈。
(5)交、直流反馈——F通路是交流或直流通路 →xF是交流量或直流量。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中反馈的分析
图示电路有无引入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
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_
(1)若第三级从 射极输出,则电路 引入了哪种组态的 交流负反馈?



F X f / Xo
——反馈系数
◇集成运放符号和电压传输特性
UOM
uP — uO与uP同相 uN — uO与uN反相
运放中的Xi′: uD(=uP-uN) 或 iD(iP 、 iN)
理想运放
Aod=∞ Rid=∞ Ro=0
-UOM
非线性区 (饱和区)
线性区(放大区)
线性区:uO=Aod(uP-uN) Aod——开环放大倍数
+
T0
+
+
+
(2)若在第三级的
_
u_F
uO1
射极加流串联负反馈
变化?
优选反馈的概念及判断
1
6.1 反馈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6.1.1 反馈的概念



1.什么是反馈
Xi
X
i

A
Xo

Xf
2.正反馈与负反馈
Xf与Xi的相位关系——Xf对Xi′的影响

F
3.有关定义
Xi Xi Xf ——净输入信号



A
Xo
/
X
i
——开环放大倍数



Af Xo/ Xi
——闭环放大倍数
饱和区:uO=±UOM
6.1.2 反馈的判断
1.有无反馈的判断
“找联系”——是否存在

F
网络,并影响Xi′;
是则有反馈,否则无反馈。
无F通路
负反馈
图 6.1.2 有无反馈判断
运放中的Xi′:uD(=uP-uN)或iD(iP 、iN)
有F通路,但不 影响Xi′
◇有无反馈的判断(续) “找联系”:找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的联系
图 6.2.7


5.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的判断
反馈量与输入量在输入端连接方式:
xF、xI、xI′以电压方式叠加——串联反馈; 以电流方式叠加——并联反馈。
iF
iI
iN
uF
iN iI iF ——并联反馈
uD uI uF ——串联反馈
6. 局部反馈和级间反馈 只对多级放大电路中某一级起反馈作用——局部反馈; 将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量引回到输入级的输入回路——
(1)定义:xF中包含直流量或交流量——直流反馈或 交流反馈;
(2)判断:“看通路”——F网络是直流通路还是交流 路。电路中C——“隔直通交”。
仅有直流反馈
电路
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
图6.1.5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的判断(一)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的判断(二)
仅有交流反馈
交、直流 反馈共存
交流负反馈 直流负反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