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大纲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面向对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面向对象设计最根本的意图是适应需求变化
B. 应尽量针对接口编程,而不要针对实现编程
C. 尽量使用继承而不是聚合,因为继承使得类间的藕合性最小
D. 尽量使用已有的类库
2、新项目与过去成功开发过的一个项目类似,但规模更大,这时应该使用()进行项目开发设计。
A. 原型法
B. 变换模型
C. 瀑布模型
D. 螺旋模型
3、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并不是需求分析的实现步骤之一。
A. 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B.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C.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D. 确定目标实现的具体技术路线
4、黑盒测试方是根据软件产品的功能设计规格说明书,通过运行程序进行测试,证实每个已经实现的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某产品的文本编辑框允许输入1~255个字符,采用()测试方法,其测试数据为:0个字符、1个字符、255个字符和256个字符。
A. 等价类划分
B. 边界值分析
C. 比较测试
D. 正交数组测试
5、数据流图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化分析工具,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系统内数据的运行情况。
通常使用()作为该工具的补充说明。
A. 数据流图
B. 数据字典
C. ER 图
D. 判定表
6、系统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与技术需求,下列属于系统的功能需求的是()。
A. 系统响应时间的限定
B. 统计报表的计算方法、格式
C. 同时响应多个终端
D. 精度要求高
7、事务处理系统(TPS)无需支持的基本活动是()。
A. 数据获取与验证
B. 数据操作
C. 数据存储
D. 预测、计划与控制
8、下面哪个是属于项目计划的活动()
A. 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表
B. 编写代码
C. 购买及改进软件包
D. 进行黑箱测试
9、判定树和决策表的功能是用于描述()。
A. 输入内容
B. 数据存贮
C. 处理逻辑
D. 输出格式
10、决策支持系统支持()。
A. 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
B. 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
C. 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决策
D. 半结构化与风险型决策
11、在进行数据库逻辑设计时,目前一般均将E-R图转换成()数据模型。
A. 面向对象
B. 关系
C. 层次
D. 混合
12、不属于联机实时处理方式的情况是()。
A. 需要反应迅速的数据处理
B. 负荷易产生波动的数据处理
C. 数据收集费用较高的数据处理
D. 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
13、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正确描述之一是()。
A. 由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应用系统
B. 由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
C. 由计算机、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加工处理的社会技术系统
D. 由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
14、事件和事务是信息系统建模的基础,结构化方法将事物看成是数据实体,面向对象方法则把事物看成是()。
A. 数据实体
B. 封装
C. 对象
D. 消息
15、软件维护可分为校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等,下列哪个属于完善性维护内容()
A. 发现测试阶段未发现的错误
B. 适应变化的软硬件环境
C. 改进现有程序单元的功能
D. 改进系统未来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16、在下列列出的几种语言中,哪一种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A. SQL
B. Visual Basic
C. Visual FoxPro
D. Visual Java
17、事件列表是现代开发方法的一种模型技术,由系统的行为反应所产生的结果称之为事件列表中的()。
A. 事件
B. 活动
C. 响应
D. 触发
18、下列系统可能会构建的模型中,哪个模型是分析阶段所应形成的()
A. 项目工程网络图
B. 人机对话模型
C. 扩充的设计类图
D. E-R图
19、在什么条件下使用顺序型的开发方法可能会比其它可选用的开发方法更快些、更合理些()
A. 开发初期需求不确定
B. 需求明确且变化少
C. 系统功能、结构会经常调整
D. 一些设计方案须先经过实验才能确定
20、结构化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得到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反映系统如何做的问题,因此结构化系统设计又称为()。
A. 概要设计
B. 逻辑设计
C. 物理设计
D. 程序设计
21、什么是求解信息系统这一作为组织解决方案的主要求解者()
A. 系统分析员
B. 高级程序员
C. 程序员
D. 系统的客户
22、需求分析中被一般认为是最为有效和可行的获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手段是()。
A. 分发和收集调查表
B. 浏览现存的文档资料
C. 和用户会谈与讨论
D. 观察和亲自参加业务实践活动
23、结构化系统设计技术使用的一个主要图形模型是()。
A. 系统模块层次结构图
B. 数据-实体关系图
C. 数据流程图
D. 类图
24、程序设计中证明可用三种结构就可以实现任何单入口出口程序,下列中哪个不属于三种基本结构之一()
A. 顺序结构
B. 选择结构
C. 循环结构
D. 交叉结构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对判误的小题进行纠正或简述理由。
)
1、信息就是数据。
()
2、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技术仅告诉你如何去开发一个信息系统,但并没有要求你如何去运用现代的IT来解决管理方面的问题。
()
3、结构化方法开发系统的过程顺序与该方法发展产生的时间顺序相一致。
()
4、从软件工程角度,解决一个需求的变动问题在SDLC中的分析阶段的成本花费最少。
()
5、
信息系
统经济
可行性
论证中
的成本
估算应
考虑开
发成本
和运行
成本两
个方面。
()
6、对系统的终端用户来说,用户界面就是系统本身。
()
7、结构化方法开发过程中务必要把数据库的设计和对数据库中数据处理的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相互参照、相互补充,以完善数据及业务过程两个方面的设计。
()
8、使系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是必要的经常的一种软件维护,这类维护称预防性维护。
()
9、数据-实体关联图(ERD)模型通常是在系统设计阶段构造的。
()
10、系统的环境适应性要求系统是发展中的稳定,因此,好的信息系统一个是一个静态系统。
11、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信息系统,但信息系统不一定就是管理信息系统。
12、用户界面是用户使用系统时所接触到的全部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用户而言用户界面就是系统。
13、从系统的组成元素来看,人是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14、信息系统作为应用软件与一般工具性的应用软件如winword,media player等在使用过程中并无本质不同。
15、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程序是由软件和文档这两部份组成的。
16、从经济可行性角度看,具有最高质量的信息系统不一定是最优解。
17、建设一个新系统时,经济可行性的成本估算一般就是指开发成本的估算。
三、填空题
1、对象与对象之间的通信通过机制实现。
2、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时,对两个实体间类型联系的转换应添加一个新的关系模式。
3、原型化方法中,把就称为一个系统,它是系统的早期的可执行版本。
4、类的所有对象所具有的行为又可称为。
5、软件工程产生的背景是,它要求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和日益复杂的软件需求以及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6、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中,从开发角度,其三个主要阶
段、、。
7、系统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得到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因此系统分析又称为。
8、在结构化分析中,人们需要了解系统需要储存的事物类型,这种数据的模型被称为是,它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
9、当大量的信息同时显现给一个人而导致其无法接受与理解的现象常称为
,结构化方法构造DFD因此而采用72法则。
10、在关系数据库中,类型的数据即属性或字段应该只存储一次,而关键字类型数据则可存储一次或多次。
11、信息系统开发的三大技术支柱是、以及三个方面。
12、一个系统从数学抽象模型角度,可抽象为三个元素的集合,即、
和。
13、在关系数据模型中,提供了一个表示关系间联系的主要手段。
14、模型内聚性的诸多等级中,的内聚性最高,这样的模块也就越便于维护。
15、数据具有语法和特征,前者是指数据的表现格式,后者是指数据的含义。
16、系统测试一般包括、以及三个方面。
17、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支持半结构化决策问题和问题。
四、简答题
1、系统开发人员选择某种开发方法的一般依据是什么
2、简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及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3、简述系统开发方法学的技术、模型、工具之间的关系
4、用户界面设计过程中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路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5、简述C/S的三层计算模式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