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2021届高三特前班精准提升物理专项测试题8 功和功率、动能及动能定理例1.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
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
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
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解析】根据位移相同可得两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21v 0×2t 0=21×21v 0×[2t 0+t ′+(t 0+t ′)],解得t ′=21t 0,则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中,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t 0∶(2t 0+21t 0)=4∶5,A 正确;加速过程中的牵引力最大,且已知两次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两次中最大牵引力相等,B 错误;由题知两次提升的过程中矿车的最大速度之比为2∶1,由功率P =Fv ,得最大功率之比为2∶1,C 正确;两次提升过程中矿车的初、末速度都为零,则电机所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重力做的功相等,故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1∶1,D 错误。
【答案】AC例2.(2019∙全国III 卷∙1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距地面高度h 在3 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
该物体的质量为()A .2 kgB .1.5 kgC .1 kgD .0.5 kg【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 ,则物体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 和竖直向下的恒定外力F ,当Δh =3 m 时,由动能定理结合题图可得-(mg +F )Δh =(36-72) J ;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 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外力F ,当Δh =3 m 时,再由动能定理结合题图可得(mg -F )Δh =(48-24) J ,联立解得m =1 kg 、F =2 N ,选项C 正确,A 、B 、D 均错误。
【答案】C1.(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足够长,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力F 做功为60 J ,此后撤去力F ,物体又经过相同的时间t 回到斜面底端,若以底端的平面为零势能参考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回到斜面底端的动能为60 JB .恒力F =2mg sin θC .撤去力F 时,物体的重力势能是45 JD .动能与势能相等的时刻一定出现在撤去力F 之前2.(多选)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弧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槽口向上,槽口直径水平,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从P 点由静止释放刚好从槽口A 点无碰撞地进入槽中,并沿圆弧槽匀速率地滑行到最低点B 点,不计物块的大小,P 点到A 点高度为h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A .物块从P 到B 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g (R +h ) B .物块从A 到B 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为π2ghC .物块在B 点时对槽底的压力大小为R (R +2hmgD .物块到B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3.(多选)某质量m =1 500 kg 的“双引擎”小汽车,当行驶速度v ≤54 km/h 时靠电动机输出动力;当行驶速度在54 km/h<v ≤90 km/h 范围内时靠汽油机输出动力,同时内部电池充电;当行驶速度v >90 km/h 时汽油机和电动机同时工作,这种汽车更节能环保。
该小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启动,汽车的牵引力F 随运动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所受阻力恒为1250 N 。
已知汽车在t 0时刻第一次切换动力引擎,以后保持恒定功率行驶至第11 s 末。
则在前11 s 内( )A .经过计算t 0=6 sB .电动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为60 kWC .汽油机工作期间牵引力做的功为4.5×105 JD .汽车的位移为160 m4.(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
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 ,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载人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 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载人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sin 37°=0.6,cos 37°=0.8)。
则( )A .动摩擦因数μ=76B .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72ghC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D .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53g5.(多选)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起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 处由静止释放。
某同学在研究小球落到弹簧上后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他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起向下方向建立从标轴Ox ,作出小球所受弹力F 大小随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当x =h +2x 0时,小球的动能最小B .最低点的坐标x =h +2x 0C .当x =h +2x 0时,小球的加速度为-g ,且弹力为2mgD .小球动能的最大值为mgh +21mgx 06.(多选)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根均匀的橡皮筋跨过光滑的固定钉子P ,一端固定在O 1点,另一端跟一可视为质点且质量为m 的物体相连,橡皮筋的原长等于O 1P ,受到的弹力跟伸长长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先让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位置O 2点,O 2P 垂直于斜面且O 2P =L 0,然后释放物体,物体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
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斜面倾角为53°且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g ,橡皮筋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变力F =kx (方向不变)在x 位移内的平均值为,且sin 53°=0.8,cos 53°=0.6。
则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B .物体沿斜面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C .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D .物体距离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7.如图所示,遥控赛车比赛中一个规定项目是“飞跃壕沟”,比赛要求:赛车从起点出发,沿水平直轨道运动,在B 点飞出后越过“壕沟”,落在平台EF 段。
已知赛车的额定功率P =10.0 W ,赛车的质量m =1.0 kg ,在水平直轨道上受到的阻力f =2.0 N ,AB 段长L =10.0 m ,BE 的高度差h =1.25 m ,BE 的水平距离x =1.5 m 。
赛车车长不计,空气阻力不计,g 取10 m/s 2。
(1)若赛车在水平直轨道上能达到最大速度,求最大速度v m的大小;(2)要越过壕沟,求赛车在B点最小速度v的大小;(3)若在比赛中赛车通过A点时速度v A=1 m/s,且赛车达到额定功率。
要使赛车完成比赛,求赛车在AB段通电的最短时间t。
8.如图,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倾斜轨道AB,与水平固定光滑轨道BC相连,竖直墙壁CD 高H=0.2 m,在地面上紧靠墙壁固定一个和CD等高,底边长L1=0.3 m的固定斜面。
一个质量m =0.1 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在轨道AB上从距离B点L2=4 m处由静止释放,从C点水平抛出,已知小物块与AB段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通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AB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
(空气阻力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1)求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求小物块从C点抛出到击中斜面的时间;(3)改变小物块从轨道上释放的初位置,求小物块击中斜面时动能的最小值。
9.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玩具轨道模型如图甲所示,将一质量为m=0.5 kg的玩具小车(可以视为质点)放在P点,用弹簧装置将其从静止弹出(弹性势能完全转化为小车初始动能),使其沿着半径r=1.0 m的光滑圆形竖直轨道OAO′运动,玩具小车受水平面PB的阻力为其自身重力的0.5倍,PB=16.0 m,O为PB中点。
B点右侧是一个高h=1.25 m,宽L=2.0 m的壕沟,g取10 m/s2。
求:(1)要使小车恰好能越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则此种情况下,小车在O点受到轨道弹力的大小;(2)要求小车能安全的越过A 点,并从B 点平抛后越过壕沟,则弹簧的弹性势能至少为多少; (3)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m =40 J ,以O 点为坐标原点,OB 为x 轴,从O到B 方向为正方向,在图乙坐标上画出小车能进入圆形轨道且不脱离轨道情况下,弹簧弹性势能E p 与小车停止位置坐标x 关系图。
1.【答案】AC【解析】由题设条件可知:前后两段小物体的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得,x 0=21·m F -mgsin θt 2=-gsin θt21,解得F =34mg sin θ,选项B 错误;由题设条件知,Fx 0=34mgx 0sin θ=60 J ,则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W G =-mgx 0sin θ=-45 J ,撤去力F 时,物体的重力势能是45 J ,选项C 正确;全程由动能定理可得Fx 0=E k0,则物体回到斜面底端的动能E k0为60 J ,选项A 正确;物体从最高点下滑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个点的动能与势能相等,选项D 错误。
2.【答案】BC【解析】物块从A 到B 过程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mgR -W f =0,因此克服摩擦力做功W f =mgR ,A 项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物块到A 点时的速度大小由mgh =21mv 2得v =,从A 到B 运动的时间t =v πR =2gh πR ,因此从A 到B 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t W =π2gh,B 项正确;物块在B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N -mg =m R v2,求得F N =R (R +2h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 N ′=F N =R (R +2hmg,C 项正确;物块到B 点时,速度的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因此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D 项错误。
3.【答案】AC【解析】开始阶段,牵引力F 1=5000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1-F f =ma ,解得:开始阶段加速度a =2.5 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