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及其应用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及其应用

υ3 3A2g→3T1g(P)
Tanabe—Sugano图
4.光谱化学系列和电子云扩胀
配合物的能级主要和配位场分裂 能Dg及d电子间的互斥参数B有关,在 分析一系列配合物的电子光谱中,发 现了跟这二个参数(Dg和B)有关的 变化规律,这就是所谓的“光谱化学 系列”和“电子云扩胀系列”,用此 可推出一些化学上有用的信息。
1)姜─泰勒效应
[Ti(H2O)6]3+的吸收光谱
1927年,H.A.John and E.Teller指出,若d壳 层电子云分布呈不对称,则配合物的构型将会 发生形变,产生长、短M-L键。这一现象称为 姜-泰勒效应。
姜-泰勒效应的本质:是体系消除基态简并态 ,电子填入较低的能级中,从而获得额外的 LFSE。
光谱化学系列中的△(或Dg)的大小不仅受到 静电效应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共价性的影响。
对同一配位体,Dg也因中心金属离子
的不同而有差别,变化规律大体有: Mn2+ <Co2+ = Ni2+ <V2+ <Fe3+ <Cr3+ <
V3+ <Co3+ <Mn4+ <Mo3+ <Rh3+<Ir3+ < Pt4+ ……
4) 振动偶合
配位场强度与金属──配体距离有关,振动偶合会使状态数 增多,增加了谱带的宽度。
5) 海森堡测不准关系
涉及能量和时间的测不准关系式为:
△Eτ≥1/2 h
式中 △E是寿命为τ的某个状态的能量不确定性。这个关系式 表明,具有有限寿命的状态并不具有准确的恒定的能量,其能 量有一分布或不确定性。此不确定性随寿命的减少而增加。除 基态外,所有的状态都表现出自发发射,所以激发态并无尖锐 的确定能量。而激发态的有限寿命及由此带来的能量不确定性 就使谱峰产生了一定的宽度,测不准加宽属于正常自然宽度, 许多因素对线宽的贡献大大超过了测不准关系。
D5 ——4T2g
d6
Cr2+
——5Eg
d5
Fe3
S5————6A1g
Mn2+
Cu2+ Ni2+
Co2+
Co3+ Fe2+
D2 ——2T2g ——2Eg
F3 ——3T1g ——3T2g ——3A2g
F4 ——4A2g ——4T2g ——4T1g
D5 ——5Eg ——5T2g
姜—泰勒理论,当一个非线性分子的轨道是简并时,核的骨架将经历一个 自身的形变,直到离子处于较低的对称性(简并性被分开)和低能级。
2) 自旋—轨道(旋轨)偶合
在较高的对称群中,可以存在轨道的简并态,旋轨偶合可 以把这些简并态分开而引起谱带增宽,甚至也能使一个吸收峰 产生分裂。第一过渡金属配合物中,旋轨偶合的系数较小(如 Cu(Ⅱ)中的情况),这种作用引起谱带加宽1000cm-1以上。 在重金属过渡系列和镧系中,旋轨作用系数大,引起谱带产生 明显地分裂。
2) 电子云扩胀系列
在配合物中,金属原子中的d电子间的排斥作用
很大程度上受到配体的影响,Racah参数B是反
映这种电子间的排斥作用的一个参数。在研究金 属配合物的光谱中,发现所求的B值总是小于自由 离子的B值(下面用B0表示,它可在文献中查到) 。这意味着,由于配位作用,d电子间的排斥作用 减少了。这表明,d电子由金属原子离域到配体原 子上,使金属原子的电子密度降低。这种现象称
在中心离子一定,配合物的LMCT能量 随配体电负性增大,给予体能力降低时 而增大。
例如OsX62-的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sCl62OsBr62OsI62-
24000-30000cm-1 17000-25000cm-1 11500-18500cm-1
2.MLCT
eg→Lπ* t2g→Lπ*
υ1=△E υ2=10Dg+△E-P
第二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漫反 射光谱和荧光光谱及其应用
福州大学物理化学重点学科 ---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仪
内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漫反射光谱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复习)
无机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漫反射光谱 (简介)
荧光光谱 (简介) 圆二色性光谱 (简介)
2-1. 紫外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
2-1-1. 电子从成键轨道向 反键轨道的跃迁
• σ→σ* 跃迁
• π→π* 跃迁
特点是
势阱 E
n2h2
8ml 2
一般ε>104
Enn1
(2n 1)h2 8ml 2
芳香化合物有
B吸收带(Benzenoid bands)
E吸收带(Ethylenic bands)
2-1-2. 杂原子未成键电子向反键 轨道的跃迁
§2-3. 无机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
d d跃迁 荷移跃迁:
LMCT MLCT ……
2-3-1.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d—d跃迁
1. 谱带的d强1 、度:d2 、 d3 …… d9
d—d跃迁的摩尔吸光度仅为10-1-103
1)宇称相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是禁阻的 (也称Laports'Rule)
在同一配位体下,同一过渡系列中的相 同氧化态的金属配合物,Dg的变化不显著 。Dg值随金属氧化态的增大而增大。对于
高一级周期的过渡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Dg大约增大25~50% 。
Dg和配位多面体不同而有差别
如:
Co2+和Ni2+的配合物,一般四配位 较六配位的配合物颜色深,例如Ni2+的 六氧配位络离子为淡绿色,而它的 四配位的镍玻璃为紫色。
• n→σ* 跃迁所需的能量比σ→σ*小, 其 吸收峰约在~200nm。
• n→π* 跃迁所需的能量比n→σ* 小,一
般在近紫外或可见区域有吸收,其特征 是强度弱( 一般ε<100 ) n→π* 跃迁称为 R 带 , 如 丙 酮 的 λmax=279nm 的 吸 收 带,ε=15, 源于n→π* 跃迁。
t2g→πn 25450cm-1
21100cm-1
26600cm-1
当配体一定时,MLCT能量随金离氧化态 的降低而较低。
3) 晶体场中低对称成份
绝大多数六配位的配合物具有近似的八面体排列,经常以 Oh群为基础来指定吸收光谱。但往往配体不全是等价的,此时 分子实际对称性低于Oh,E和T谱项的简并性将有部分的或整个 的发生分裂。如果这种分裂是很小的,仍会引起峰宽增大,如 果分裂较大,就可能生成若干条吸收峰。在很多低对称性的配 合物中,若干跃迁谱峰靠在一起,引起了峰的加宽,如正方平 面的Ni(Ⅱ)和Cu(Ⅱ)配合物。
个成键或反键作为施主或受主轨道,所以吸收峰比较宽。对 于nd6低自旋配合物,t2g能级已填满电子,所以υ1峰不存在 。对于nd6低自旋配合物,第一个吸收峰应为L(π)→M( eg)跃迁,指定为υ2,这个吸收峰较强,峰较宽,能量类似 υ1;υ4的跃迁能很高,而且非常强;υ3在nd6(t2g6)中是看不到 的,在其他组态配合物中,吸收峰很弱,极少见到。对于只 提供σ电子对的配体(如MH3)那就没有L(π)→M的跃迁。
1) 姜─泰勒效应 ( The Jahn—Teller effect )
2) 自旋—轨道(旋轨)偶合 ( Spiin—Orbit Coupling )
3) 晶体场中低对称成份
4) 振动偶合( Vibrational Coupling )
5) 海森堡测不准关系 ( Heisenberg Uncertainty )
3. 能级图、多电子能级
四面体场和八面体场所分裂的能级图
四面体场和八面体场所分裂能级图
d8 Ni2+ 在 八面体场的 Orgel能级 图
例如 [Ni(H2O2)6]2+
3A2g→3T2g(F) 3A2g→3T1g(F) 3A2g→3T1g(P)
υ1 3A2g→3T2g(F)
υ2 3A2g→3T1g(F)
之为“电子云扩胀”。通常用比率β来衡量B值
的变化大小。 β定义为:
β=B (配合物) / B (自由离子)=B/BO
“电子云扩胀系列”,如:
Free ion > F- > H2O > CO(NH2)2 > NH3 > en = Oxalate = (CO3)2- >NCS->Cl-=CN->Br->N21->I> S2- = (C2H5O)2PS22- > (C2H5O)2PSe2- > diarsine 如果按配位原子的极性大小排列,即: 联胂R2AsAsR2
2)Lapo
对 有一个 称禁阻 称性可 稍许微 偶合” 与振动 种机制 不是很
3) 不同自旋的电子跃迁是禁阻的
R V E E Eo ES
f const. ao M bo
aS bS
对自旋许可跃迁: S 0
2.谱带的宽度(Bond width)
通 常 观 察 的 半 峰 宽 数 量 级 在 500—2000cm-1 的吸收带, 许多因素对谱带的宽度有贡献。
F > O > N > Cl > Br > I > S > Se >As 如果配体保持不变,金属原子的电子云扩胀系
列按照金属离子的极性排列:
Mn2+ ~ V2+ > Ni2+ ~ Co2+ > Mo2+ > Ru2+ ~ Cr3+ > Fe3+>Rh3+~Ir3+>Tc4+>CO3+>Ag3+>Cu2+~ Mn4+ > Pt4+ > Pd4+ > Ni4+
在中心离子一定,配合物的MLCT能量随配
体电负性增大,受体能力增强时而降低。例
如:
Co ( Ⅱ ) 的 一 组 Pyrindin N—oxide 配 合 物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