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献之练字》教案设计

《王献之练字》教案设计

《王献之练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2、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3、理解“自满、惭愧、秘诀、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弄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

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你们想看吗?
(课件播放王献之的简介及书法作品)
师:你们知道这些字都是谁写的吗?
生:是王献之写的。

师:是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他小时候练字的一个故事。

师板书课题,生与师一起写,师强调“练”字的第六笔是“”。

师: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自由提出问题
师:让我们一起去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有自读的、有同桌合作读的……)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

接下来请你们再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再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生:这篇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

师:谁再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可能会说:课文主要讲了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三、品读课文,加深感悟。

师:在课文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王献之?
生可能会说:我认识了一个聪明的王献之。

我认识了一个从小就练字的王献之。

我认识了一个写一手好字的王献之。

我认识了一个自满的王献之。

师:“自满”。

你们怎么理解“自满”这个词?
生:自满就是骄傲。

师:小献之为什么会自满呢?找一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文后,其他同学评价。

再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可能会说:因为他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

师:谁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生:因为他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所以他渐渐的自满起来。

师:你说得真对。

这就是故事的起因,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

小献之这样的自满对他的成长有帮助吗?那又是一件什么事改变了他呢?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

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并动笔画一画。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在这一部分中学习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王献之写了一个“大”字给父亲看,父亲没夸他。

师:谁能说说从哪个句子中体现出来了?
师: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生2朗读)
师指导朗读这一段中的“满以为”要重读,体现他的自满。

生练习读。

师:其实呀这时的王献之确实很自满,但父亲的做法却出人意料,他怎样做的?
生可能会说:父亲随手写了一点儿,“大”字变在了“太”字
师引导生感受王羲之写字功底下这深。

生回答在母亲那。

师:母亲是怎样说的?
引导生读好母亲的话,并同桌练习表演再找生板前演
师:此时的小献之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找生读第四自然段师同时指导读出小献之天真、好学的语气。

读出父亲慈爱的语气。

生反复练习读再找生回答问题
师:练字的“秘诀”到底是什么?请你们小组合作学习第5自然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
师:哪一小组找到了?
生1:我们组找到了。

父亲的秘诀就是写完18口大水缸里的水。

生2:我们组也找到了,父亲的秘诀在后花园的水缸里。

师:你们准确的找到了父亲的回答,请你们再想一想,父亲的本意就是让完18缸水吗?如果他把墨汁搅在缸里,然后乱涂乱画,用了水就练会了字了吗?父亲的话暗含着什么意思呢?
(学生再一次到组内集体交流、探究。


再次交流汇报。

生得出结论,18口大水缸里水指的就是“勤学苦练”的意思。

师: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秘诀,那就是想要练好字,就得坚持不懈、勤学苦练。

(板书:勤学苦练。


师:其实王献之也找到了秘诀。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板书:大书法家)
师质疑,这里有你不理解的词语吗?
引导理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师:请同学们想像一下王献之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分别是怎么练字的?
引导学生想像,并练说。

找生说。

师:勤学苦练这一秘诀只在写字上能用到吗?还可以在哪用?
生自由说。

你能讲一讲我们学过的有关勤学苦练的故事吗?
生自由讲一讲
师: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生与同桌说一说,再在班上说。

五、检查识字,布置作业
师出示小黑板
生快乐识字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作业: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一听
师: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相信只要你掌握了勤学苦练这一“秘诀”,那么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最后让我们齐读谚语来结束这节课。

板书设计:
自满
王献之练字勤学苦练大书法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