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思想史

学前教育思想史

南京师范大学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学前教育思想史》是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中的必修课、必考课,也是该专业自学考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是以历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为主线,研究古今中外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的学科。

其特点是:具有教育学科和历史学科的双重性质,着重于理论视野的拓宽和学科历史感的养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外、古今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过程及一般规律,能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继承发扬本国与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的精华,为深入学习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打好基础。

Ⅱ、课程内容(注)与考核目标上编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贾谊、颜之推、朱熹、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掌握各自的主要教育主张。

[学习内容]第一节贾谊的太子儿童教育思想一、论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二、论“早谕教”(一)胎教(二)学前教育三、论师保博第二节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一、论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二、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三、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方法(一)及早施教(二)严慈结合(三)均受勿偏(四)熏渍陶染四、《颜氏家训》述评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论儿童教育的意义二、论学“眼前事”与编著《小学》三、首创《须知》、《学则》的教育形式,编著《童蒙须知》第四节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一、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揭露和批判二、论儿童教育的目的、内容三、顺应性情,激发兴趣四、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考核知识点](一)贾谊的太子学前教育理论(二)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理论及《颜氏家训》(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四)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和改革儿童教育的主张[考核要求](一)识记1、贾谊、早喻教、选左右、师保傅。

2、颜之推、《颜氏家训》。

3、朱熹、《小学》、《童蒙须知》。

4、王守仁、顺应性情、量力施教。

(二)理解分析1、贾谊论太子獐教育的目的和实施。

2、颜之推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

3、朱熹论儿童教育的意义、学眼前事主张。

4、王守仁对封建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自然教育论的意义、内容和原则。

第二章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康有为、蔡元培、张宗麟的儿童教育思想,熟练掌握张雪门、陶行知、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一、论儿童的“公养”、“公育”二、论胎教(一)胎教的意义(二)胎教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三、论婴幼儿教育(一)环境的选择(二)教育宗旨(三)管理制度第二节蔡元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论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三、学前儿童公育的思想四、倡导学前儿童的美育第三节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论幼稚教育的目的(一)以培植士大夫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二)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三)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的幼稚教育(四)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二、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一)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含义(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组织(三)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教学法三、论幼稚师范教育(一)关于见习、实习的场所(二)关于见习、实习的时间安排(三)关于实习的组织第四节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一、生活教育理论(一)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与确立(二)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三)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质二、论学前教育的意义三、论学前教育的服务方向四、论创造的儿童教育(一)认识儿童的创造力(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三)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五、论艺友制的幼稚师范教育第五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活教育理论(一)目的论(二)课程论(三)方法论二、论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一)儿童期对人生和教育方面的意义(二)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幼稚教育(三)学前儿童的发展阶段与教育三、论家庭教育(一)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二)要把科学地了解儿童作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三)要把教育功能自然地渗透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四、论幼稚园教育(一)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二)幼稚园的课程理论第六节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一、论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二、论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和发展方向(一)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二)幼稚教育的发展方向三、论幼稚园的课程(一)课程的含义(二)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四、论幼稚园教师的培训(一)细稚园教师的任务(二)幼稚园教师的培养(三)幼稚园教师的进修[考核知识点](一)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二)蔡元培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尚自然展个性、公育理想及学前儿童美育(三)张雪门论幼稚教育的目的、幼稚园课程、幼稚师范教育(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服务方向、创造教育、师范教育(五)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稚园教育(六)张宗麟论幼稚教育的作用及服务方向、幼稚园课程及幼稚园师资[考核要求](一)识记1、康有为、《大同书》、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

2、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尚自然展个性、学前儿童公育。

3、张雪门、细稚教育的目的、幼稚园行为课程教学法。

4、陶行知、幼稚园之新大陆、六大解放、艺友制。

5、陈鹤琴、活教育的三大纲领、幼儿的心理特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稚园的15条主张、幼稚园的五指活动。

6、张宗麟、幼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服务方向。

(二)理解分析1、康有为的“公养”、“公育”思想。

2、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学前儿童美育的要义。

3、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基本精神,幼稚师范办学的基本经验。

4、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服务方向。

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幼稚园课程论的基本要点,对儿童心理和家庭教育进行实验研究的意义。

6、张宗麟论述幼稚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服务方向的基本精神,幼稚园师资培养的基本经验。

下编外国学前教育思想第一章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掌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学习内容]第一节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一、柏拉图的哲学观和政治观二、柏拉图论教育的作用任务三、柏拉图论学前教育(一)论儿童的优生优育(二)论学前教育内容(三)论儿童心灵教育和体育教育第二节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一、亚里士多德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二、亚里士多德论教育的年龄分期三、亚里士多德论学前教育(一)胎教问题(二)婴细儿阶段的教育第三节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一、昆体良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二、昆体良论学前教育(一)论儿童要及早受教育(二)论游戏(三)论记忆力和创造性(四)论娇惯儿童的危害及榜样(五)论体罚(六)论儿童的看护者和教师[考核知识点](一)柏拉图论教育的作用和任务(二)柏拉图论学前教育(三)亚里士多德论教育的年龄分期(四)亚里士多德论学前教育(五)昆体良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六)昆体良论学前教育[考核要求](一)识记柏拉图、《理想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二)理解分析1、柏拉图论教育的作用和任务2、柏拉图学前教育思想述评3、亚里士多德论教育的年龄分期4、亚里士多德学前教育思想述评5、昆体良学前教育思想述评第二章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近代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理解和掌握近代几个资产阶级教育家的主要教育观点,并且能给予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学习内容]第一节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主要教育活动与著作二、论儿童的本质三、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四、论学前教育(一)论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二)论学前獐的智育和德育(三)论学前獐的教育方法(四)论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洛克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二、绅士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三、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一)关于教育的作用(二)关于教育的目的(三)关于教育的形式四、论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论儿童的体育(二)论儿童的道德教育(三)论儿童的智育第三节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和哲学观、社会政治观二、自然教育观(一)自然教育的作用(二)自然教育的目的三、教育的年龄分期思想(一)论儿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二)论儿童的感觉教育第四节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实践活动二、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三、论爱的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论爱的教育(二)论家庭教育四、论要素教育和各科教学法第五节赫尔巴特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三、论教育目的四、论儿童管理(一)儿童管理的目的(二)儿童管理的方法五、论教学(一)“教育性教学”原则(二)学科课程体系(三)形式阶段教学法六、论训育七、论学前儿童教育第六节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论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则(一)发展的原则(二)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三、论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四、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游戏及“恩物”(二)幼儿园教育的其他内容[考核知识点](一)夸美纽斯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二)夸美纽斯论学前教育(三)洛克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四)洛克论儿童的体育、道德教育和智育(五)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六)卢梭的教育的年龄分斯思想(七)裴斯泰洛齐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八)裴斯泰洛齐论爱的教育和家庭教育(九)赫尔巴特论儿童管理(十)赫尔巴特论教学(十一)赫尔巴特论学前儿童教育(十二)福禄倍尔论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十三)福禄倍尔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考核要求](一)识记《母育学校》、“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漫话》、“白板说”、《爱弥儿》、“自然后果法”、《林哈萨克德和葛笃德》、《普通教育学》、“教育性教育”、《人的教育》、“恩物”。

(二)理解分析1、评述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2、夸美纽斯学前教育思想述评3、试述洛克的儿童体育思想4、试述洛克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5、评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观6、评述卢梭的感觉教育论7、评述裴斯泰洛齐的家庭教育思想8、评述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9、试述赫尔巴特的学前教育思想10、评述福禄倍尔的游戏理论第三章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学前教育思想和发展,理解和掌握现代几个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观点,并且能给予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学习内容]第一节爱伦·凯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三、论家庭教育(一)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二)论父母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四、论幼儿未来学校第二节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三、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一)“教育即生长”(二)“教育即生活”(三)“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四、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五、教学理论(一)课程与教材(二)教学组织形式(三)教学方法和步骤六、论学前教育(一)论幼儿期的重要性(二)论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第三节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论教育原则和教育环境(一)论教育原则(二)论教育环境三、论感官教育(一)论感官教育的重要性(二)论感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四、论幼儿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和游戏第四节克鲁普斯卡娅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及教育活动二、论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三、论学前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四、论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论体育(二)论德育(三)论智育(四)论游戏和玩具第五节皮亚杰的学前教育思想一、生平、著作及思想基础二、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三、儿童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一)教育的目的(二)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四、论儿童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一)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二)皮亚杰道德教育理论主要特点[考核知识点](一)爱伦·凯“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的含义..(二)爱伦·凯论家庭教育(三)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四)杜威的教学理论(五)杜威论学前教育(六)蒙台梭利论教育原则和教育环境(七)蒙台梭利论感官教育(八)克鲁普斯卡娅关于学前社会教育重要性的论述(九)克鲁普斯卡娅关于学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论述(十)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的论述(十一)皮亚杰的道德教育理论[考核要求](一)识记爱伦·凯、“儿童的世纪”、《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长”、“儿童中心主义”、“儿童之家”、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