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力学性能及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力学性能及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

内容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同学也可以自选其它强度等级。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减水剂和高活性的混凝土掺和料不断得到开发与应用以及工程结构向大跨度、高层、超高层及超大型发展的需要,混凝土强度、性能不断提高,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大跨桥梁、高层建筑、地下、水下建筑工程的修建和使用,使高强和高性能化的混凝土已逐渐成为主要的工程结构材料。

由于工程建设的范围与规模不断扩大,要求混凝土具有高强、高体积稳定性、高弹性模量、高密实度、低渗透性、耐化学腐蚀性及高耐久性并具有高工作性等特性。

因此,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将占据主要地位。

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它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在严格的质量管理条件下制成的。

除了水泥、水、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质超细粉与高效外加剂。

它是重点保证耐久性、工作性、各种力学性能、适用性、体积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的一种新材料。

1.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要求易于泵送、浇筑、捣实,不离析,能长期保持高强、高韧性与体积稳定性,且使用寿命长。

因此它必须具有工程设计和施工所要求的优异的综合技术特性,具体如下:(1)具有高抗渗性和高抗介质侵蚀能力。

高抗渗性是高耐久性的关键。

(2)具有高体积稳定性,即低干缩、低徐变、低温度应变率和高弹性模量。

(3)高强、超早强,即满足工程结构或构件较高要求的承载能力。

(4)具有良好的施工性,即满足施工要求的高流动性、高黏聚性,坍落度损失小,泵送后易于振捣,甚至免振达到自密实。

(5)经济合理,应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及环境保护。

2.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技术途径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它的研制要求我们必须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综合考虑。

首先必须优先选用优质原材料。

其次在配合比研制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并限制水泥浆体的体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掺用一种及一种以上矿物质超细粉掺和料;在满足流动度的前提下,通过优选高效减水剂的品种与剂量,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

第三是正确选择施工方法,合理设计施工工艺并强化质量控制意识与措施,以保证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满足工程结构的需要。

3. 原材料的优选(1)水泥。

配制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宜选用52.5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在选用硅酸盐水泥时还需考虑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和细度。

水泥的主要成分C3S,C2S和C3A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C3S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均有贡献;C2S水化较慢,通常只对后期强度有利;C3A的水化速度最快,但C3A 的含量引起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互适应问题,C3A含量高于8%时,混凝土的流动度损失较快,不利于混凝土的泵送与振捣。

高细度的水泥早期强度较高,但后期强度增长较少,且早期产生的水化热较高。

因此,在选用水泥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凝结时间、强度、变形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优先选用C3S含量高,C3A含量低于8%的硅酸盐水泥。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还需满足质量稳定、需水量低、流动性好、活性较高等要求。

(2)细集料。

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中等偏粗(控制在2.7~3.1),质地坚硬、粒形良好的天然河砂。

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15%,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5%,含泥量不应大于1%(不含泥块)。

另外,细集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且云母含量按质量计不宜大于1%;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不宜大于1%;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不宜大于0.5%;有机质含量按比色法评介,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3)粗集料。

粗集料的性能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集料的强度与界面的黏结力,以及骨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

粗集料的颗粒强度、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最大粒径等也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控制因素。

粗骨料的强度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很大,因此应选用质地坚硬未风化的岩石,骨料母材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3倍,宜优先选用致密的辉绿岩、玄武岩、火成岩、花岗岩、大理石等。

粗骨料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压碎指标值不应大于7%,表观密度应大于2650kg/m3,堆积密度应大于1450 kg/m3,吸水率应小于1.0%。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含泥量不应大于0.5%,不含泥块。

粗骨料中不得混入风化和软弱颗粒,且粗骨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级配。

对于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由于碎石的界面黏结力优于卵石混凝土,所以配制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碎石。

由于碱集料反应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有巨大的破坏作用,所以应尽量选择无碱活性的骨料,且骨料中不含有机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杂质。

(4)外加剂。

新型高效减水剂是配制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必需组分。

新型高效减水剂对胶凝材料的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可大幅降低混凝土的单方用水量,不仅能增加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保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功能好,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对减少徐变,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也非常有利。

在选择高效减水剂时,既要考虑到工程特点、施工条件、耐久性要求,也要考虑到高效减水剂的种类、用量、混凝土强度与水泥的适应性等。

对于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考虑到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损失及现场施工是否便利,可采用与缓凝剂复合的高效减水剂。

另外,所选用的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不宜小于18%。

(5)外掺料。

优质粉煤灰中含有大量活性较强的SiO2和Al2O3,掺入混凝土拌和物中能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进行二次反应,生成稳定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优质粉煤灰中含有70%以上的球状玻璃体,这些玻璃体表面光滑、无棱角、性能稳定,在混凝土中起润滑作用,减小了混凝土拌和物之间的摩擦阻力,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拌和料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可泵性。

此外,混凝土中掺加优质粉煤灰还可以降低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干燥收缩率,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弹性模量等,还可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抑制碱硅反应的膨胀。

配制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I级粉煤灰,且SiO2和Al2O3的总含量超过70%。

硅粉中含有大量的非晶体球形颗粒SiO2,颗粒极细、活性较强,掺入到水泥混凝土中,其增强作用表现在:均匀分布于水化产物中,具有良好的微填充效应,使混凝土密实化;对混凝土早、中期的强度发展特别有利;使混凝土中游离的Ca(OH)2减少,原片状晶体尺寸缩小,在混凝土中的分散度提高;且使混凝土中界面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这些特性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得到显著提高。

用于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硅粉应符合下述质量指标:一是活性无定形二氧化硅含量不小于90%;二是比表面积(BEF-N2吸附法)不小于18000m2/kg;三是密度在2200kg/m3左右;四是平均粒径0.1mm~0.2mm。

(6)拌和水。

配制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采用饮用水,水中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pH值应大于4。

A仪器设备:,另需设置专门的支架,将坍落度筒倒置于支架上,小口朝下,距底板500mm。

筒底(小口)处装一可抽出的底板,同时配备秒表。

将拌合物分三次装入筒内,每次插捣15下,将上口抹平,快速抽出底板,测定拌合物自筒内流出至排空的时间ts。

3.用L形流动仪测定流速注:本实验适用于坍落度不小于140mm的拌合物,粗骨料的粒径不大于25mm。

具体试验方法如下:A仪器设备:①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②L形流动仪(图3-47),为有机玻璃或金属制品;图3-47 L形流动仪③捣棒、抹刀(与坍落度试验用相同);④秒表(最少可计4点)。

B试验步骤:①将L形流动仪底面水平放置,并适当湿润其内侧;②将混凝土拌合物沿上缘倒入L形流动仪高端一侧的容器中,装满后用捣棒插捣15次(如拌合物流动性较大而能自行充满时,可免去插捣),然后用抹刀抹平;③上提隔板使拌合物流出,当流至50mm、100mm、300mm、和500mm远处(图3-47中A、B、C、D点)时,分别按下秒表(如拌合物流不到所测距离,就免去相应点计时),记录时间。

C 结果分析:计算拌合物流速(以mm/s计)υ1=(100-50)/t1;υ2=(100-50)/t2;υ3=(100-50)/t3;式中t1、 t2和t3分别为拌合物从图中A至B、B至C、C至D的通过时间(S)。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选择任一υ值表示试验结果(如拌合物较粘稠,而只能测得υ1时,则以υ1表示结果;如拌合物流动性较大,则以υ2或υ3表示结果)。

28天实际强度42.5MPa(实际到达52.5MPa以上,本实验中取为52.5MPa计算)八、关于混凝土工作度本次实验我们的数据如下:结果分析:在配制实验中,总体看来,混凝土流动性比较理想,而捣实性,粘聚性都较好。

其中,坍落度超过了22-24cm之间,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坍落物向四周展开均匀,说明混凝土的匀质性较好,较好地保证了各项性能的稳定。

扩展度达到500mm,坍落时向四周均匀展开。

另外,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离析渗水现象流动性,捣。

实性及粘聚性都较好,工作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我想混凝土的工作度较好跟我们组加入了一定量的粉煤灰是有关的,粉煤灰是球形颗粒,可以起到润滑作用,加入适量的粉煤灰有助于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的改善,提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

同时我们这次的减水剂掺量是比较适合的,也保证我们在做坍落度实验时并未看到十分明显的离析现象。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另一方面也和实验中的操作有关,注意各种用料的加入顺序和加入方法,例如水要分几次加入,硅粉要保证埋在其它用料中等,这样使得各种成分能更好地混合,使反应均匀而充分,各种物质都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新拌混凝土性质之水泥的影响: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和物比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拌和物的和易性好。

矿渣水泥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大,但粘聚性差,容易泌水离析;火山灰水泥流动性小,但粘聚性好。

此外,水泥细度对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也有影响,提高水泥的细度可以改善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减少泌水、离析现象。

新拌混凝土性质之水灰比的影响:在单位混凝土拌和物中,集浆比确定后,即水泥浆的用量为一固定数值时,水灰比即决定水泥浆的稠度。

水灰比较小,则水泥浆较稠,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亦较小,当水灰比小于某一极限时,在一定施工方法下就不能保证密实成型;反之,水灰比较大,水泥浆较稀,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较大.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却随之变差。

当水灰比大于某一极限值时,将产生严重的离析、泌水现象。

因此,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能够密实成型,所采用的水灰比值不能过小;为了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所采用的水灰比值又不能过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