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
一、框题解说
1.一事一议的概念:
一事一议是较简单的议论文,篇幅短小,结构也不复杂。
其中的“一事”指现实生活中某一件或某一种现象,它是具体的,带有普遍意义的。
这些事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又是认识不深,处理不当和需要去解决的,或者是需要去弘扬的。
“一议”是对“一事”的分析,是从这“一事”中揭示出来的深刻道理,或表扬,或批评。
无论怎样,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要做到:使人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一事一议的文章结构:
“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
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概括事实——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收束全文
二、写法指导
一事一议的文章基本写法,一般是以简洁精练的文笔,先要言不烦地介绍事件或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一个要点,一个中心进行议论。
有很多事物、现象中,包含着不止一个方面的道理,我们也只能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议论,决不可“一事二议”、“一事三议”。
(一)叙事部分。
叙事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
议论中的叙述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叙事要有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的事情很多,我们要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
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
2.叙事要清楚、简约。
对所叙的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
还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
与说理有关的部分要叙述得详一些,反之,与之无关的要少叙或不叙。
(二)议论部分
"一事一议"的文章,总由"叙"生"议",但重在"发表议论"。
议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议论要有针对性。
就是要针对事情谈见解。
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
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
2.议论的角度要新颖。
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基本功训练。
由于表达方式和议论角度的不同,在先叙后议的基础之上,“一事一议”有如下展开议论的方式。
●就事论事
●以小论大
●引申生发
●类比对照
●反意为之
以上五种“先叙后议”、“一事一议”的笔法,都是“议”的基本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许许多多变换角度。
拿“就事论事”写法来讲,其中的“议论”部分,可以是分析道理;也可以是揭示本质;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是表现感受。
所以我们在练习写作中,要时时注意变换角度,
使自己的笔越练越活。
片断练习:
爱因斯坦成名之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做客。
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了宫廷小汽车去火车站接她。
火车来了,司机却找不到爱因斯坦,便空车回去向国王报告,说教授没有来。
可是半小时以后,爱因斯坦身穿沾满尘土的破雨衣,脚着一双旧皮鞋来了。
原来是司机只看衣冠不认人,爱因斯坦便自己步行而来。
从此材料中通过运用以上展开议论的方式可以找出以下几个论点:
①就事论事——接站,尤其是接不认识的人,应该约好联系方式,这样才不至于有国王司机的错误。
②以小论大——由爱因斯坦衣着看出不摆名人架子平易近人。
③引申生发——爱因斯坦专注于科学事业,成名之后也不追求个人享受。
④类比对照——把爱因斯坦与科学家作类比,再与当代所谓名人做对比,良莠毕现。
⑤反意为之——爱因斯坦衣着不整去做客体现对国王的不敬。
(三)要处理好"叙事"与"议论"的关系
“一事一议”的文章重在议论,所以“叙事”要根据“议论”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
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的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
如《实力最重要》一文的第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家街口有个哑人买刀,只见他将晾衣服用的铁丝垫在钢板上,象切韭菜一样喳喳切断,然后扬起刀口让人看——刀口完好无缺。
在人们的惊叹声中,刀一售而空。
同样是这件事,《要善于宣传自己》一文则是这样开头的:
邻居王阿姨逢人便说她从街口买回一把好菜刀。
据说这刀能将一根铁丝切成几段而刀口完好无缺。
“我们刚从街口经过,怎么没听见卖刀的吆喝声呢?”“那卖刀的是个哑人!我是看了他的表演才买的。
”——原来如此!
说理的中心不同,叙述的角度也就不一样。
叙事要为所说之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再以“理”为核心展开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参考例文
说“友谊”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
”
长久以来,这句格言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句发自肺腑的深切问候,是一张淡雅的贺卡,是一封远方的来信,是雨中为你撑起的一把伞,是充满鼓励与期待的眸子,是危难之中向你伸出的一双双热情的手,是流露在一言一行中的爱……。
我无法忘记那个英文故事。
在茂密的森林中,两个年轻人结伴而行。
他们彼此允诺一旦有野兽袭来,会互相帮助。
而当那只熊出现的时候,两个人立刻各奔东西,早已把刚才信誓旦旦的话语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个故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患难之中,才见知己。
所谓朋友,在顺利的时候很难分辨真假,而在逆境中却可以看得分明:真朋友帮助你,
假朋友疏远你。
生活本来是很平凡的,我们也许没有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考验友谊的机会。
但仔细想想,真正的友谊不正是渗透在每一件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之中吗?
田径场上,望着那似乎永远也跑不到的终点,我的信心在一点点消失,步子越迈越小,这时一个急促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快跑!加油!”一个熟悉的身影在身旁出现。
是什么给了我力量,促使我越过了那道本来在我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白线,是你鼓励的声音和一颗充满爱的心!在你的搀扶下我走回休息场地。
有人搬过椅子,有人递过一瓶汽水,粗心的我却没有发觉是谁做的。
也许并不需要寻找,对我来说,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朋友生病了,我无精打采地趴在桌上,有人轻声询问病情,有人默默拿过本子替我抄笔记,有人递过一杯热水……疾病,很可怕吗?此时此刻,在这炽热的友情面前,病又算得了什么!
在蜿蜒的山路上,我们彼此牵着手,艰难地向上攀登。
终于,疲惫不堪的我坐在石阶上再也不想起来,又是谁提醒我“行百里者半九十”,又是谁轻轻地拉起我,是你,我的朋友!
生活中总会有些坎坷不平,总会有些挫折,当我失意、彷徨、郁闷时,是你,静静地聆听我的诉说,然后娓娓道来,清泉般的话语流进我的心里。
当我遇到烦恼或伤心的事,忍不住啜泣时,又是你,默默地递上一块手绢。
哦,有了你真诚的友情,什么苦闷、忧愁不能排解,又有什么痛苦不能忘却呢!
朋友,幸福欢乐的时刻你只是默默地与我同享,使欢乐倍增。
而在痛苦失落的日子里,你始终留在我的身旁,让我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我怎能忘记你真挚的友情,无需用言语来表达,那一双双热情的手,那愈久愈醇的情感在我的记忆中,在我的心灵深处!过去的岁月,这一双双热情的手引导我度过许多平凡却不平不淡的日子,它使我永不绝望,使生活充满阳光。
未来的日子里,这友谊会越来越深厚、浓郁,世界会越来越美好!
让我们搭起热情的臂膀,迈出坚定的步伐,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评析与指导】
此篇习作由一诗句引发,抓住能够鲜明地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这个论题的事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