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方法
60
2
11.111
4
7.778
5
7.407
废料 3.333
废料 0.778
3 机加工车间 4 精密车间
粗铣、镗 精镗
70
6 废料
90
7.000
5 半成品库
暂存
表3-2 阀体加工工艺过程图
1—原材料库 2—铸造车间 4—机加工车间 5—精密车间 6—半成品库
表3-3 定子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 名称
件号
4
0.01
0.3
0.2
废料 7
0.31
图15 变速器加工工艺过程(t)
表3-2 阀体加工工艺过程表
原材料
产品 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 计划产 年总产 量/kg 量/套 量
1
18.519
阀体 9 HT25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1 原材料库 2 铸造车间
7.00 60000
工序内容
准备铸锭 铸造
工序材 料利用 率%
定了工厂的生产类型,直接影响着工厂的总体布局及生产 设备的布置形式。
P-Q图是P—Q分析的一种一目了然的手段。图中的横轴表示
产品P(品种或种类),纵轴表示数量Q(与第二章中的Q不 同)。将各类产品按数量递减的顺序排列,绘制出P—Q曲 线。曲线的左端表示数量很多而种类较少的产品,右端表 示数量少而种类很多的产品。
材料
单件重 计划产 年总产 量/kg 量/套 量
原材料
阀体 14 40Cr 1.20 60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热处理车间
退火
3 机加工车间 车、钻、插、铣
72000 工序材 料利用 率%
50
1
2.424
3
1.212
1.212
45
1.212 废料
4 热处理车间 5 精密车间
大家好
第三章 设施规划与设计
§3-5 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
工厂布置的方法与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工业革命 以来,出现了许多手工设计、数学分析和图解技术。60年 代以来,又发展了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在众多的方法中, 以1961年美国的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 (System Layout planning)理论最为著名,应用也十分普遍。它不 仅适合于各种规模、种类的工厂之新建、扩建或改建中对 设施或设备的布置或调整,也适合制造业中对办公室、实 验室、仓库等的布置设计,同时也可用于医院、商店等服 务业的布置设计。本节的内容主要介绍这种布置技术。
M
P—Q分析的作用: 数量 确定生产方式; 决定布置形式; 划分作业单位。
J
产品(项目或品种)
图3-6 P—Q分析图
高 产品原则布置
产量
成组技术布置
料位固定式布置
工艺原则布置
低
低
产品品种变化
高
二、作业单位划分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多个生产车间、职能管理部门、仓 储部门及其他辅肋服务部门组成的,我们把企业的各级组 成部门统称为作业单位。每一个作业单位又可以细分成更 小一级的作业单位(或称为作业单元),如生产车间可以 细分成几个工段,每个工段又是由几个加工中心或生产单 元构成,那么生产单元就是更小一级的作业单位。在进行 工厂总平面布置时,作业单位是指车间、科室一级的部门。
原始资料:P、Q、R、S、T及作业单位
1.物流分析
2.作业单位相互关系
3.相互关系图解
4.所需面积
5.可用面积
6.面积相关图解
7.修正因素
8.实际条件限制
方案X X
方案Y
方案Z Z
9.评价
9
选出的最佳布置方案
§3-6 输入基本要素分析
一、 P-Q分析
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的多少以及每种产品产量的高低,决
图17 车体加工工艺过程(t)
原材料 1
0.35
5
0.2
4
0.2
0.15
废料 图18 液压缸加工工艺过程(t)
0.2
图19 叉车生产工艺过程(t)
如上所述,不同的分析方法应用于不同的生产类型,其 目的是为了工作方便.在物流分析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恰当的分析方法。
(二)物流强度等级的划分
根据前面的定义,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移动的顺序和 移动量两个方面。如果通过工艺流程分析能够正确地安排 各工序或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前后顺序).那么各 条路线上的物料移动量就是反映工序或作业单位之间相互 关系密切程度的基本衡量标准。我们把一定时间周期内的 物料移动量称为物流强度。对于相似的物料,可以用重量、 体积、托盘或货箱作为计量单位。当比较不同性质的物料 搬运状况时,各种物料的物流强度大小应酌情考虑物料搬 运的困难程度。
调质 研磨
0.012
6
99
废料 1.20
6 半成品库
暂存
表3-2 定子加工工艺过程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原材料库 3—热处理车间 4—机加工车间 5—精密车间 6—半成品库
原材料
1
0.2
0.15
5
0.05
0.08
0.23
9
0.1
0.1
废料 图16 随车工具箱加工工艺过程(t)
原材料
2
1
1.2
4
0.4
废料 10
0.81
当认为可以改进时,应该提出问题,如:某项工序是否必
要?是否可以取消?是否可以合并某些工序?是否可以改 变顺序或位置?设备或操作方法是否可以改进?在经过工 艺人员同意修改并取得满意结果后,进行物流分析。
物流分析是由工艺过程图(多种产品工艺过程图)、从至表的
数据,对物流强度进行等级划分,绘制物流强度等级图。
1、工艺过程图
工艺过程图描述产 品生产过程中各工序 之间的关系,或者是 全厂各部门之间的工 艺流程。对大批量, 少品种的情况。
标准件
原材料
3
1
0.02
0.5
0.2 0.3
5
0.1 0.3
工艺过程分析:毛坯重0.50, 经退火处理的毛坯重0.20, 机加工中需返回热处理的为 0.1
由此可知,1——4之间的物 流强度为0.3
一、系统布置设计阶段结构
阶段
确定位置:确定所要布置的相应位置 总体区划:在布置区域内确定一个总体布局 详细布置:确定各个作业单位或各个设施的具体位置 施工安装:编制计划,进行施工安装
时间
二、系统布置设计的程序模式
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
准备原始资料 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 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修正 方案评价与择优
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组成结构,每个作业单 位承担着明确的任务,作业单位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 系,共同为企业整体利益服务。
三、物流分析(R分析)
当物料流动是工艺过程的主要部分时,物流分析就成为布
置设计的核心。
物流分析的基础是生产路线R。工艺路线卡和工艺过程图就
是基本的原始资料。布置设计人员要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 合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