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南大学 自控原理试题 A 答案

中南大学 自控原理试题 A 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答案2014—2015学年下学期时间120分钟 2015 年6月24日自动控制理论课程 64 学时 4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自动化、电气工程、测控技术2013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一题、判断题(15分,每小题3分)1. 任何控制系统必须是稳定的,除了绝对稳定性之外,控制系统还必须具有适当的相对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必须相当快,同时响应还应当具有合理的阻尼;控制系统应能使误差减小到零或某一允许的最小值。

任何有实用价值的控制系统,都必须满足这些要求。

(1)对√(2)错2. 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生影响的能力。

所有反馈控制系统在任何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都会等于零。

(1)对(2)错√3. 传递函数是一种用系统参数表示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它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而且还与系统输入量的形式有关。

(1)对(2)错√4. 描述函数分析是把线性方法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研究的一种推广,所以,它只适应于非线性程度低的系统。

在非线性程度高的系统的分析中,应用描述函数可能导致非常错误的结论。

(1)对√(2)错5. 在设计离散控制系统时,为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应当把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在z平面的右半单位圆之内,且尽量靠近坐标原点。

(1)对√(2)错第二题(15分)、控制系统的结构如第二题图所示, (1)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C s G s R s =;(10分) (2)H 2(s) 应满足什么关系,才能使干扰N (s) 对输出C (s) 没有影响?(5分)第二题图解:梅逊增益公式1nk kk P P =Δ=Δ∑(2分)1)令()0,N s =则n =2即两条前向通道11121243341312313112412342113()()()()()()(),1()2()()(),1()(),1()()L G s H s L G s G s G s L G s G s L L L L L L L P G s G s G s P G s G s G s H s =−=−=−Δ=−+++=Δ==Δ=+个回路增益:,,两两互不接触回路:条前向通道增益:(5分)124341111124341134()()()()()()(1()())()=()1()()()()()()()+()()()()C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P G s R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 (1分) 2)令()0,R s =则n =3即3条前向通道111212433413123131212412234211343113()()()()()()(),1()3()()()(),1()()(),1()()(),1()()L G s H s L G s G s G s L G s G s L L L L L L L P H s G s G s G s P H s G s G s G s H s P G s G s H s =−=−=−Δ=−+++=−Δ==−Δ=+=Δ=+个回路增益:,,两两互不接触回路:条前向通道增益:212442341111124341134()()()()()(()()()())(1()())=()1()()()()()()()+()()()()C s H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H s N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5分)若2124423411()()()()(()()()())(1()())0H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H s −+−+=,则干扰N (s)对输出C (s)没有影响,即44112124341341()()()()()()()()()()()()()()G s G s G s H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 (2分)第三题(15分)、已知系统结构如第三题图所示,(1)要求系统动态性能指标%20%=σ,s t s 1=,试确定参数K 1、K 2的值;(10分)(2)在上述K 1、K 2值下,计算系统在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5分)第三题图解:(1)122126(16)16221(16)6()(16)61K s K sK s KsK s s K s K ++++Φ==++++ 与二阶系统传递函数标准形式 222()2n n ns s s ωςωωΦ=++ 相比较得: 2211626nnK K ςωω+=⎧⎨=⎩ 由 23.53.52116s n t K ςω==×=+得 21K =由0.45ς== 得 2162221()1066K n K ςω+==(2)126()[(16)]K G s s s K =++ , I 型系统,当()r t t =时,V ss K e == 0.45 = 10第四题(15分)、已知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s s s K s G ,(1)绘制以K * 为变量的系统根轨迹草图;(10分) (2)写出该系统临界阻尼时的闭环传递函数;(3分)(3)在图上标示出欠阻尼情况下系统超调量最大时的闭环极点位置。

(2分)解:11)根轨迹分支: 2条2)根轨迹的起始于开环极点:120,1p p ==−; (1分) 3)根轨迹的终止于开环零点:122,z z =−=∞; (1分)4)一条渐进线:11n mi ji j a p zn mσ==−=−∑∑=1,(21),(0)a k k n mπφπ+===−; (2分)5)实轴上的根轨迹:(1,0)(,-2)−−∞U ; (2分)6)分离点:方法一:**(2)(1)1(1)2K s s s K s s s ++=−⇒=−++,*0dK ds=⇒1220.5862 3.414s s ⎧=−+=−⎪⎨=−−=−⎪⎩ 方法二:111221d d d d=+⇒=−±++ (2分) 分离点处的根轨迹增益: *(1)2s s K s +=−+可得 12s =−+*0.586(s 1)0.1722s s K s =−+==+,22s =−时* 3.414(s 1)5.832s s K s =−+==+ (2分)分离点处两条根轨迹汇合或分离,此时系统有两个相等的实闭环极点,为临界阻尼(1ξ=); (1分) 临界阻尼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2)2(s)1()(1)(2)(1)s 2G s K s K s K G s s s K s s K K ++Φ===+++++++ * 5.83K =时,2() 5.8311.66()1() 6.8311.66G s s s G s s s +Φ==+++ (1分) *0.172K =时,2()0.170.34()1() 1.170.34G s s s G s s s +Φ==+++ (1分)3、如图所示,经过原点作直线与根轨迹相切,切点即为系统阻尼比最小时系统的闭环极点(2分)第五题(15分)、系统校正前对数幅频特性)(0ωL 和校正装置的对数幅频特性)(ωc L 如第五题图所示,原系统的截止频率为ωc = 24.3 rad/s 。

(1)写出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s G ,并求其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8分)(2)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s G c ;(3分)(3)写出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0s G s G c ,画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ω校正L 。

(4分)第五题图···第六题(15分)、设离散控制系统如第六题图所示,采样周期s T 1.0=,当输入信号t r +=2时,欲使系统稳定且稳态误差小于0.1,试求K 值的范围。

第六题图(提示:11−=⎥⎦⎤⎢⎣⎡z z s Z ,aT e z z a s Z −−=⎥⎦⎤⎢⎣⎡+1)解: 20.632() 1.3680.368KzG z z z =−+2()0.632()1()(0.632 1.368)0.368G z Kzz G z z K z Φ==++−+系统闭合特征方程为:2()(0.632 1.368)0.3680D z z K z =+−+= 令:11z ωω+=−,得:211(0.632 1.368)0.368011K ωωωω++⎛⎞⎛⎞+−+=⎜⎟⎜⎟−−⎝⎠⎝⎠ 即:20.632 1.264(2.7360.632)0K K ωω++−=列劳斯表:2100.632 2.7360.6321.2642.7360.632K K Kωωω−−为了是系统稳定,则:0, 2.7360.6320K K >−> 即 0 4.33K << ,p v K K K =∞=,20.1()0.1p v T e K K K∞=+=< 即1K <,所以 1 4.33K <<第七题(10分)、具有饱和非线性元件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如第七题图所示,已知饱和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为:⎥⎥⎦⎤⎢⎢⎣⎡⎟⎠⎞⎜⎝⎛−+=21111arcsin 4)(A A A A N π,(1≥A ) (1)确定系统稳定时,K 的临界值;(7分)(2)当K =52时,判断系统是否存在稳定的自激振荡;若存在,试确定系统自激振荡的频率并列写求自激振荡幅值的方程。

(3分)第七题图解 :1)在复平面上分别绘制-1/)(A N 曲线和)(ωj G 曲线。

由饱和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N A =,(1A ≥)则得负倒数描述函数⎥⎦⎤⎢⎣⎡−+−=−−211111sin 4)(1A A A A N π奈氏图可知,饱和特性为单值特性,)(A N 和-1/)(A N 为实函数。

当A =1~∞时, -1/)(A N =-1/2~- ∞。

-1/)(A N 曲线示于奈氏图(红色部分曲线)。

(5分)若-1/)(A N 与)(ωj G 的不相交,即)(Re ωj G >-1/2时,系统无自激振荡。

所以,)(Re ωj G =-1/2时的K 值为临界放大倍数。

2220.52(10.01)()(10.25)(10.0004)K jK G j ωωωωωω−+−=++ 222(10.01)Im ()010(10.25)(10.0004)x K G j ωωωωωω−==⇒=++1022100.521Re ()(10.25)(10.0004)2K G j ωωωωω==−==−++解得:临K =26 (2分)2)由52K =,得此时线性部分的奈奎斯特曲线与负实轴交点为:22452(10.02)Im ()0(10.050.0004)G j ωωωωω−−==++解得10ω=,代入)(Re ωj G 求得,102210520.52Re ()1(10.25)(10.0004)G j ωωωωω==−×==−++则(-1,j0)点为)(ωj G 曲线与负实轴的交点,亦是-1/ )(A N 和)(ωj G 的交点,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