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公路(**路~**公路)新建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概述
1.1 工程范围
本次设计的XL公路全长约3.28km,全线均为新建工程,公路等级按照二级公路城镇段标准,设计车速采用60km/h。
规划红线宽度40m,道路横断面按照双向四幅路形式实施,机动车道规模为双向四车道,两侧设置非机动车道,全线与两条道路相交,分别为起点处的**路和终点处的**公路,均为平面交叉。
1.2 设计依据
1)XL公路(**路~**公路)新建工程中标通知书
2)《XL公路(**路~**公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XL公路(**路~**公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评审报告》XX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
4)《关于XL公路(**路~**公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XXXX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5)《XL公路(**路~**公路)XX航道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XXXX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XL公路(**路~**公路)新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XX水务局提供的《关于XL公路(**路~**公路)水系征询函的意见》
8)XXX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XX区XXXX河道蓝线说明》(2011.03.22)
9)XXXX规划局提供的道路规划红线、绿线
10)地方乡镇提供的涵洞设置要求
1.3 主要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 08-119-2005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00
8)《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2010
9)《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JTG F40-2004
10)《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1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1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15)建设部及XX市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6)《XX市城市道路和公路设计指导意见》(XX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1.4 对初步设计技术评审报告及批复的执行情况
2012年6月,“XL公路(**路~**公路)新建工程”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本次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评审报告及批复进行优化设计。
1、评审意见:同意公路平面线形按规划线形布设,《初设》对原半径为1000m 的圆曲线调整为1050m,并按规划要求设置了100m长的缓和曲线,导致中心线向北偏移0.64m,建议圆曲线半径采用1000m,缓和曲线长度在满足最小长度和超高缓和长度的前提适当缩短,以避免或减少超高缓和段伸入金汇港桥引桥。
金汇港桥两侧的辅道按北侧单侧设置能否满足交通需求,应进一步复核研究。
执行情况:执行专家意见。
施工图设计阶段将对中心线进行调整,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设计速度为60km/h时,回旋线(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50m,本次施工图设计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将原初设R=1050m 的圆曲线调整为R=1000m,缓和曲线长度有原来的100m调整为50m,调整完之后进入引桥范围的平曲线长度缩短了29.898m。
北侧联络道主要为花角村居民出行服务,南侧现状为农田和厂区(厂门位于浦星公路),暂无车辆出行需求且南北两侧可通过桥底联络道或防汛通道沟通,远期车辆进出无大问题。
2、评审意见:同意《初设》纵断面设计方案,路面标高按≥4.8m控制是合适的,但纵断面设计图中部分路段的标高小于4.8m,建议予以调整。
执行情况:执行专家意见。
施工图阶段根据专家意见对纵断面设计进行优化。
3、评审意见:超高路段的路面排水设计需做进一步优化。
执行情况:执行专家意见。
对超高路段将在中央分隔带边设置集水沟并设置连接管连通边沟。
4、评审意见:《初设》的路面结构组合基本合理,水泥稳定碎石的厚度36cm 宜适当减薄,并应明确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求。
非机动车道的水泥稳定碎石其水泥剂量4.5%偏高,建议适当降低。
执行情况:根据预测交通量得出的设计弯沉值Ld=0.271mm (Ⅰ型车),初步设计结构的面层顶竣工验收弯沉值为Ls=0.236mm(Ⅰ型车),本次施工图设计仍采用初设的路面结构组合,水泥稳定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5MPa。
非机动车道的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调整为4%。
5、评审意见:交通设施设计有待进一步深化。
《初设》对交通标志标线的材料采用应提出明确要求,如标志反光膜级别,标线材料等。
交通标志牌应尽量合杆设计。
执行情况:执行专家意见。
施工图阶段将提出明确要求,例如标志反光膜级别为高强级,标线材料采用水性漆等。
1.5 主要技术标准
规划等级:二级公路城镇段
规划红线宽度:40m
功能定位:具有干线功能的二级公路
设计速度:60km/h。
1.5.1平面、纵断面线形指标
表1.5-1 平、纵线形标准表
1.5.2横断面设计指标
表1.5-2 横断面设计标准
1.5.3荷载等级
路面计算荷载:BZZ-100型标准车。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 1.5.4道路净空高度
机动车道:二级公路以上(含二级公路)≥5.0m ;二级公路以下道路≥4.5m 非机动车道:≥3.5m ; 人行道≥2.5m
2. 设计内容
2.1 平面设计
道路中心线走向基本遵循规划走向,全线设有一处平曲线,曲线半径为1000m 。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该圆曲线需设置回旋
线(缓和曲线)和超高,本次设计回旋线长度为50m ,超高值为2%,平面线形符合设计标准。
表2.1-1 平曲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