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第六版·黄云梯】
管理信息系统·课件(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第六版·黄云梯】
代码设计
2.代码设计的原则 ( 4)可扩充性。考虑系统的发展与变化,当 增加新的实体 ( 或属性 ) 时,不需要变动原代码 体系。 ( 5)易识别性。既要便于管理人员使用时的 识别和记忆,又要便于计算机识别、分类。 (6)简明性。尽可能简短、统一、冗余位少。
代码设计
3.代码的种类 (1)顺序码 :是一种用连续数字代表编码对象的 码。顺序码简单明了,易扩充,但不便于分类 汇总,不能说明任何信息的特征。如001、002、 003 (2)块码 :对代码对象分区间进行编码。例如: 用块码表示会计科目性质,1001~1911表示资 产类科目,2101~2941表示负债类科目等。
算术级数( 1 2 3 4 5 ) 几何级数(2 4 8 16 32) 质数(3 5 7 11 13)
模可以采用 9或10或11等 校验位值可以取余数或模减余数
代码设计
条形码的第13位(校验位)的计算方法: 偶数位系数为3,奇数位系数为1,模为10,取 模减余数作为校验位。 原代码 9 7 8 7 0 4 0 2 7 3 2 4 乘权数 1 3 1 3 1 3 1 3 1 3 1 3 乘 积 之 和 9+21+8+21+0+12+0+6+7+9+2+12=107 107/10=10…7 校验位=10-7=3 新代码为: 9 7 8 7 0 4 0 2 7 3 2 4 3
代码设计
1.代码的概念 代码可以是数字、字母、数字字母的组合等等 示例: 学号: 课程代号:
若已知代码的位数为P,每一位上可用字符数为Si, 则可以组成码的总数为: c P si
i 1
例如,对每位字符为0-9的三位代码,共可组成 C=10*10*10=1000种码。
代码设计
2.代码设计的原则 (1)唯一确定性。每一代码仅代表唯一的实 体或属性,每一实体和属性都用一个确定的代 码来表示。 ( 2 )标准化与通用性。尽可能利用国际、国 内、部门的标准代码。 ( 3 )实用性。尽量使用原业务处理上已使用 且行之有效的代码。
系统设计的内容
总体设计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功能结构图设计
详细设计
代码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 数据库设计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
1.设计依据 2.计算机硬件选择 3.计算机网络的选择 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5.应用软件的选择
功能结构图的设计
所谓功能结构图就是按系统功能的从属关系 构成的图表,它从功能角度描述了系统的结构。 最上层是系统的目标,越下层功能越具体。 图中每一个框称为一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 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结构化系统设计的思想 就是模块化,即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尽可 能独立的小模块,然后分别实现。 功能模块图是依据数据流程图绘制的。
代码设计
3.代码的种类 ( 3 )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 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 意义。又可以分为: 层次码。代码各组从左到右有一定的层次关系。 如:邮政编码、图书分类码。 多面码。代码各组代表代表一个独立的属性。 如:身份证号码。
代码设计
3.代码的种类
十进制码。一种特殊的层次码,每一层都用一位十进 制数来表示 。 如:500自然科学
510数学 520天文学
530物理学531机构来自5311机械 53111 杠杆与平衡
代码设计
3.代码的种类 (4)助忆码:助忆码用文字、数字或文字 数字结合起来描述,其特点是可以通过 联想帮助记忆。如CLF代表材料费。优点 是便于记忆,但不利于分类,有时容易 引起联想错误。
代码设计
4.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 为了保证正确输入,有意识地在编码 设计结构中原有代码的基础上,另外加 上一个校验位。 xxxxx x
系统分析报告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报告
系统实施
可运行系统 用户手册
原
系
统
新系统
系统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考虑,如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 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 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等。 灵活性 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如尽量采用模块化 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 可靠性 如安全保密性、检错、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经济性 如不要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 杂化。
数据流程图
P3 D3收发存月报
D2进货单
P1 入库处理 F1 库存帐
制作收发 存月报
仓库 主管
D1领料单
P2 出库处理
P4 查询条件 P5 库存报警 查询
D4报警表
功能结构图
仓库管理
出入库处理
信息查询
报表制作
出库处理
入库处理
库存查询
库存报警
制作报表
打印报表
代码设计
1.代码的概念 代码是客观实体或属性的一种表示符号。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代码是人与计算机的共同 语言,起着沟通人与计算机的作用。 例如:物资编号、职工编号、学号、课程代号、 图书编码、小区代码等。
输出设计
(1) 输出设备的选择
显示器:内容不多,无需保存的检索信息。 打印机、绘图仪:系统最终结果以图表或文件的形式输出。 音箱:以声音方式输出。 磁盘:以磁盘文件的形式输出中间结果信息。 缩微胶卷输出机:以缩微胶卷的形式保存图形和资料。 网络传输
原码 校验位
代码设计
校验位值的计算
原代码 1 2 3 4 5 权 6 5 4 3 2 对应乘积之和 6+10+12+12+10=50 以11为模去除乘积之和 50/11=4…6 得出的余数作为校验码: 因此新代码为:1 2 3 4 5 6
代码设计
校验位值的计算可以采用不同的权和模 如:权可以采用
第七章 系统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新系统的 逻辑模型来构建物理模型(基于计算机、通信系 统的技术方案),即根据新系统的逻辑功能要求, 结合实际条件,进行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系统设计又称物理设计,解决系统“怎样做” 的问题。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对MIS开发的三阶段
任务书
系统分析
输入、输出设计
一个 MIS 是否方便实用,主要看该系 统是否有良好的输入与输出设计。一个 好的输入设计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工 作环境,同时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一个 好的输出设计可以为管理者提供简明、 有效、实用的管理和控制信息。
输出设计
输出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不同用 户的特点和要求,以最适当的形式,输 出最切合需要的信息。 基本要求是:准确、及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