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管理学原理-海尔集团激励制度
管理学原理-海尔集团激励制度
•
3."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 届满要轮岗"
对已经在岗的管理人员进行控制。海尔的用人制度中有这 样一条原则,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用人不疑,疑人 不用"就是对市场经济的反判。市场经济中人的本质关系 是利益驱动关系,信任不信任一个干部是依据个人感情还 是依据对干部工作能力的考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海尔集团依据这个原则制定了:"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 争、届满要轮岗"。
海尔公司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对员工进行培训 以及对在职员工进行评比,使组织之间产生有效 的竞争。在确定思想指导下,竞争以及竞赛中的 评比有激发左右,增强员工内聚力,明确组织与 个人的目标,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 作效率。
赫茨伯格明确指出,在缺乏保健因素的情况下, 激励因素的作用也不大。在海尔中,同样存在这 种机制,就是岗位轮换制,这种制度固然可以培 养出大批复合型的人才,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 得到锻炼,但同时又让企业中的人觉得“仕途漫 漫”。在每次的例会,当众批评和表扬,没有业 绩也没有犯错误的平庸之辈也归入批评之列。这 些虽然有明显的激励作用,但副作用也不可小觑, 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强硬的管理方法使员工无 时不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但好处是可以提高员 工的积极性,可以增加年轻干部的锻炼机会,为 企业发展蓄存更多的人力资源。
• 海尔认为,每一个人恰似在斜坡上上行的球体,市场竞争越激烈,企 业规模越大,这个斜坡的角度越大。员工的惰性是人才发展的阻力, 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克服惰性,不断向目标前进,才能发展自己, 否则只能滑落和被淘汰。止住人才在斜坡上下滑的动力是人的素质。 在海尔谈到素质,人们都认同这样一种理念:在一点一滴中养成,从 严格的管理中逼出。为此,海尔实施了全方位的对每天、每人、每件 事进行清理、控制,"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以求把问题控制在最小 的范围,解决在最短的时间,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4."海豚潜下去越深,跳得就越高"
这是海尔的沉浮升迁机制。一个干部要负责更高 层次的部门时,海尔不是让他马上到该岗位任职, 而是先让他去该岗位的基层锻炼一个时期。有的 已经到了很高的职位了,但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经 验,也要派他下去;有的各方面经验都有了,但 综合协调的能力较低,也要派他到这些部门来锻 炼。这样对一个干部来说压力可能较大,但也锻 炼了干部,培养了其综合能力。
末尾要淘汰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 必须有百分之几的人员被淘汰,这在某 种意义上说很残酷,但是对于企业长远 发展很有好处。在海尔,无“没有功劳 也有苦劳”的说法,无功便是过。可以 说,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按一定比 例实行定额淘汰,是海尔内部已经整保 持活力的一大法宝。
(一)"国际化的企业,国际化的 人"--海尔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Hale Waihona Puke 2.即时激励--充分挖掘和发挥内部员工的积极 性
• 为鼓励员工搞技术发明,集团颁布了《职 工发明奖酬办法》,设立了"海尔奖""海尔 希望奖""合理化建议奖",根据对企业创造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授奖。
问题一:运用管理学的激励理 论分析海尔的岗位激励制度
一、针对在位要受控,依赖干部的主观控制,自我 约束,自律意识,干部在心里确定动机,动机能激 发个体产生一定的行为,并将此行为指向某一特定 目标,这样就可以避免方向性错误,这就和成就需 要理论相适应: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往往倾向于 谨慎的确定成就目标,希望得到对他们工作业绩的 不断反馈 二、海尔公司对干部实行加分和减分制度,可以提 高员工的积极性。涉及这期望理论的努力-绩效期望 和绩效-报酬期望,员工付出多大的努力,就可以收 获多少成果。对于获得一定成绩的员工。应该奖励。 奖励与员工的努力成正比。
• 在总裁张瑞敏“走国际化的道路,创世界名牌”的 思想指导下,海尔集团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 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取得了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 其品牌价值不但稳定居中国家电业榜首,在国际市 场的美誉度也越来越高。1997年,国家经贸委确定 海尔为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的6家试点之一。海 尔的国际化经营驶入快车道,在国际市场赢得越来 越多的尊重。海尔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这种环境 下,要想成为国际化的名牌,每一个员工首先应成 为国际化的人才。因此,海尔集团人力资源开发的 目标,必须适应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大目标,为 企业培养真正具备国际化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人 才。
海尔的激励制度
海尔集团的岗位激励机 制可用四句话来概括, 即“在位要受控,升迁 靠竞争,届满要轮换, 末尾要淘汰
在位要受控:1、干部主观上应自我控制,自我约束, 有自律意识;2、集团建立控制体系,以控制工作方 向和目标,避免方向性错误。 海尔集团对在职干部进行严格的考评,无论是从集 团公司到各职能部门,还是从各事业部到各车间, 都在最明显处设置考评栏,细分为表扬栏和批评栏。 对受到表扬和批评的干部分别给予加分(加薪)和 减分(减薪)。对在工作中不思进取,受批评不及 时改正,过一年内受到三次书面批评的干部,将免 去其职务。
(三)"挑战满足感、经营自我、挑战自我"-海尔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机制
•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在新的经济时 代,人是保证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人人都 应成为创新的主体。为此海尔设计了市场 链的思路。
1."外部市场竞争效应内部公"--市场链
• 海尔认为:企业内外部有两个市场,内部市场就 是怎样满足员工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外 部市场就是怎样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海尔内部," 下道工序就是用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市场,都 有一个需要对自己的市场负责的主体。下道工序 就是用户,他就代表用户,或者他就是市场。每 位员工最主要的不是对他的上级负责,更重要的 是对他的市场负责。
5.定额淘汰制
定额淘汰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必须有百分之几的 人员被淘汰。在海尔没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之说,"无功 便是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按一定的比例实行定 额淘汰。海尔实行"三工转换制度"。该制度是将企业员工 分为试用员工、合格员工、优秀员工,三种员工实行动态 转化。通过严格的工作绩效考核,使所有员工在动态的竞 争中提升、降级、取胜、淘汰。努力者,试用员工转为合 格员工乃至优秀员工。不努力者,就会由优秀员工转为合 格员工或试用员工。更为严格的是,每次考评后都要按比 例确定试用员工,如此一来,人人都有危机感。一种新的 理念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 找工作。谁砸海尔的牌子,企业就砸谁的饭碗。
• 斜坡球体人才发展理论在海尔集团深入人心,为每个员工提高自身素 质提供了动力。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都十分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 自觉地为自己"上坡"加"油"。
2."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 "变相马为赛马",实际上是斜坡球体人才发展理论的一种体现和保证,二者是相辅相成 的。在海尔领导集团看来,企业不缺人才,人人都是人才,关键是不是将每一个人所 具备的最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了。为了把每个人的最为优秀的品质和潜能 充分开发出来,海尔人"变相马为赛马"。海尔的人力资源开发自一开始就是"人人是人 才","先造人才,再造品牌",率先转变大多数企业干部处的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不是去研究培养谁、提拔谁,而是去研究如何发挥员工潜能的政策。海尔给员工搞了 三种职业生涯设计:一种是专门对着管理人员的,一种是专业人员的,一种是对工人 的,每一种都有一个升迁的方向。 "赛马"遵循着"优胜劣汰"的铁的规律。任何人,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只有创业,没 有守业;谁守业,不进取,谁就要被严酷的竞争所淘汰。另外,海尔的"赛马"是全方位 开放式的,所有的岗位都可参赛,岗岗是擂台,人人可升迁,而且向社会开放。在这 里, 没有身份的贵贱、年龄的大小、资历的长短,只有技能、活力、创造精神和奉献 精神。"相马"将命运交给了别人,而"赛马"则是将命运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是人 才,赛中看,在海尔,是每个人自己铺就了一条成功之路。
海尔公司的末尾要淘汰的岗位安排,使组织员工之 间产生竞争,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同时运用负强化的理论,通过对组织员工的 惩罚与淘汰,减少和消除不期望发生的行为。
问题二:运用内容型激励理论分 析员工工作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对 员工与企业发展的好处
内容型激励理论认为,需求是激励的基础和前提,所 以激励的关键在于分辨别人的需求并予以满足,重点 研究及发动机的诱因。从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岗位符 合员工自我实现的要求,目标设置能实现员工的自我 实现价值,员工具有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教 育的培训体现企业对员工的重视和尊重,这些优惠更 利于提高员工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发挥其自身的文 化和外在优势,企业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工作环境, 更利于员工能力的发挥,提高其自身的素质。为实现 自身的社会功能创造条件,激励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 力,能够吸引,培养和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为企 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升迁靠竞争即对干部的选拔实行公开招聘。海 尔集团每月由干部处公布一次空岗情况和招聘 条件,鼓励厂内外有志者根据自身能力和特长 选择岗位参加竞聘。同时,海尔还设立干部人 才库,将一些干部后备资源动态收录库中,一 旦哪个岗位空缺,进入人才库的人员将在公开 竞聘中得到优先选择的机会。
届满要轮换对于任期届满的干部,企业有计划的 组织岗位轮换。一方面,干部面对全新的工作环 境、工作内容和要求,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和应付 挑战的亢奋,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以防止干部 长期任职于某部门而思路僵化,缺乏创造力与活 力;另一方面,轮岗制对于年轻干部还可增加锻 炼机会,利于他们全面熟悉业务,取得不同岗位 的工作经验,迅速成长为业务技术骨干,为企业 发展存蓄更多的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