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碘相关甲状腺疾病
预防医学 33
碘摄入过多&IDD
我国河北、山东和日本北海道活海渔民都有 因摄入过多含碘量高的海产品而发生甲状腺 肿的,而在减少海藻的摄食量后,甲状腺肿 即见消散; 我国有因饮用含碘量高的深井水而引起高碘 甲状腺肿; 临床上过量使用碘剂,亦可引起碘性甲状腺 肿。
预防医学 34
碘致甲状腺肿 “碘阻断效应假说” 碘阻断效应假说” 碘阻断效应假说
化学元素性 生活方式性
预防医学
4
生物源性地方病:是由生物媒介传播的传 染性或寄生虫性疾病。
鼠疫、布鲁氏菌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 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 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等。
预防医学
5
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是因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过量、缺少或比例 失调引起的疾病,也称为地球化学性疾病。 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碘缺乏病等。
结节性甲 状腺肿 3~ 4月 / 12月 6~12月 滞后期
弥漫性腺 体肿大 如补碘 甲状腺恢复 正常
预防医学
41
2. 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 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等
预防医学
42
甲肿 分型
弥漫型 结节型 混合型
甲状腺均匀增大, 甲状腺均匀增大,摸不到结节 在甲状腺上摸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摸到一个 或几个结节
预防医学
7
三、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
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中发病率均高, ① 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中发病率均高, 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②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该病发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组, 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 ③ 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 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 病率和当地居民相似。
预防医学
6
二、我国地方病的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危害人口多。 ★ 种类多;分布广;危害人口多。 重点防治的地方病:鼠疫、 ★ 重点防治的地方病:鼠疫、血吸 虫病、布鲁氏菌病、碘缺乏病、地 虫病、布鲁氏菌病、碘缺乏病、 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 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
预防医学
11
一、碘(iodine)的生态学 iodine)
1.碘在自然界的分布
碘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岩石、土壤、 碘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岩石、土壤、空 气、水和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碘,以碘化物存 水和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碘, 碘化物存 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碘 在。 水碘可反映环境碘含量,水碘含量与IDD 水碘可反映环境碘含量,水碘含量与IDD 的流行有密切关系,5μg/L以下预示IDD的 以下预示IDD 的流行有密切关系,5μg/L以下预示IDD的 流行。 流行。
预防医学 16
二、碘的生理学
3. 碘的生理作用
1.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1.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预防医学
17
过氧化酶 碘 ( I -) 过氧化酶 甲状腺 滤泡上 皮细胞 I2 + 甲状腺 球蛋白 的酪氨 酸基团 MIT DIT T3、T4贮存 在甲状腺球 蛋白上 蛋白水 解酶 TRH TSH T3、T4
预防医学
21
表3 碘缺乏病的疾病谱带
1983 Hetzel
IDD
预防医学
22
三、碘缺乏病
2. 流行特征
(1) 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规律:山区多于丘陵, 、 西南、中南、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 、 中南 地区分布规律:山区多于丘陵,丘陵多于平 、 主要分布在东北 、 华北 、 西北 华南等地的山区,共同特点是地形倾斜,雨水 原,平原高于沿海。内陆高于沿海,内陆 华南等地的山区,共同特点是地形倾斜, 平原高于沿海。内陆高于沿海, 冲刷严重,降雨量集中、水土流失大、 。 河的上游高于下游,农业地区高于牧区。 冲刷严重,降雨量集中、水土流失大、土壤中 河的上游高于下游,农业地区高于牧区 碘含量极少。 碘含量极少。
预防医学
中国营养 学会
碘的推荐摄入量(RNI) 表2 碘的推荐摄入量(RN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g/d) ) 800 800 800 1000 1000
20
三、碘缺乏病 1. 概述
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 是由于碘摄入不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 ) 症。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 、 侵犯人群 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预防医学
Total 20~ 20~50mg
8~15mg
甲状腺储存的碘在 停止碘供应后,只 够维持2~3月
15
二、碘的生理学
2.碘的代谢 2.碘的代谢
80%-90% 10%-20% 5%
人体碘---食物、水和空气; 人体碘---食物、水和空气; ---食物 食物进入肠道1~3 h完成碘的吸收; h完成碘的吸收 完成碘的吸收; 食物进入肠道1 碘的排泄:80% 以上由尿排出, 10% 碘的排泄:80%~85%以上由尿排出, 10% 由粪便,5%经汗液、呼吸、毛发脱落、 由粪便,5%经汗液、呼吸、毛发脱落、乳汁等 经汗液 排出。 排出。
预防医学 24
三、碘缺乏病
3. 流行现状
(1)世界 ) 欧洲、 欧洲 、 北美洲的大部分国家都基本上控制 了缺碘乏病的流行; 了缺碘乏病的流行; 碘缺乏病主要分布于拉丁美洲、 非洲、 碘缺乏病主要分布于拉丁美洲 、 非洲 、 大 洋洲及亚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洋洲及亚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预防医学
甲状 腺球 蛋白 酪氨 酸
I过氧化酶
预防医学 35
IDD 发 病 率
碘
预防医学 36
学生甲肿率 高? 2005年9月30日《健康报内参》第1696期 年 月 日 健康报内参》 期
---“杭州山区住校学生又缺碘了”
预防医学
37
表5 淳安县3所学校8-10岁学生甲肿 率、尿碘中位数、蛋白质营养状况
25
三、碘缺乏病
3. 流行现状
(2)中国 ) 1994年 1994年,有1807个病区县、 799万地甲 1807个病区县、 799万地甲 个病区县 肿病人、 18.7万地克病病人 万地克病病人, 10岁 肿病人、 18.7万地克病病人,8~10岁
儿童甲肿率20.43%; 儿童甲肿率20.43%
1995年起,实行全民食盐加碘防治IDD; 1995年起,实行全民食盐加碘防治IDD; 年起 IDD 2000年在国家水平上实现了消除碘缺乏 2000年在国家水平上实现了消除碘缺乏 病阶段目标; 病阶段目标;
预防医学 13
摘自 顾景范主编 现代临床营养学 科学技术出版社 p242
一、碘(iodine)的生态学 iodine)
2.碘在自然界的循环
空气碘
海水碘 河水碘 上游<下游
雨水碘
土壤碘
预防医学
山区<半山区<平原
14
图 1 碘在自然界的循环
二、碘的生理学 1.碘在人体内的分布 1.碘在人体内的分布
甲状腺 乳腺 唾液腺 生殖腺 胃粘膜 松果体
(1)生活和居住在IDD病区; 生活和居住在IDD病区; IDD病区 (2)甲状腺肿大Ⅰ度以上; 甲状腺肿大Ⅰ度以上; (3)排除甲亢、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 排除甲亢、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 (4)尿碘< 100μg/L ,甲状腺吸131I率“碘 尿碘 饥饿曲线” 可作参考指标。 饥饿曲线”,可作参考指标。 8-10岁或7-14岁 儿童甲肿率>5% 尿碘<100μg/L
预防医学 12
表1 常见食物碘含量(平均)
食物 海带 海鱼 贝类 鸡蛋 肉类 牛奶 谷类 淡水鱼 豆类 蔬菜 水果 碘含量(g/kg湿重) 2000 832(163-3180) 798(308-1300) 93 50(29-79) 47(35-56) 47(22-72) 30(17-40) 30(23-36) 29 18(10-29)
消除IDD 任重道远
预防医学
30
三、碘缺乏病
4. 病因
自然环境碘缺乏 营养条件 人体储碘能力有限 致甲状腺肿物质 碘过多
预防医学
31
预防医学
32
致甲状腺肿物质
有机硫化物 如硫氰酸盐( 萝卜、杏仁、 木薯等含有) 和硫葡萄糖苷(芥菜、卷心菜 等含有); 水中的钙、氟等化学元素; 某些药物 如氯丙嗪、磺胺类等。 抑制碘 抑制碘 吸收 有机化
预防医学
9
第二节 碘缺乏病
预防医学
10
一、碘(iodine)的生态学 )
1813年法国 1813年法国 Courtois 首次从海藻灰中提炼 出来; 出来; 命名为碘(iodine); Glussac 命名为碘(iodine); 1820年 建议用碘制剂防治甲状腺肿; 1820年 Coindet 建议用碘制剂防治甲状腺肿; 1896年 Baumann首次证实甲状腺具有聚碘 1896年 Baumann首次证实甲状腺具有聚碘 功能,并从甲状腺分离出碘。 功能,并从甲状腺分离出碘。
预防医学 29
2009年 全国有342个县未消除 2009年,全国有342个县未消除 342 碘缺乏病、 348个县基本消除碘 碘缺乏病、 348个县基本消除碘 缺乏病、地甲肿552.53万人, 缺乏病、地甲肿552.53万人,地 552.53万人 克病现患11.84万人。 克病现患11.84万人。 11.84万人
第五章 地方病
主讲教师:张晓宏 副教授
预防医学
1
本章主要节次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碘缺乏病 第三节 地方性氟中毒 第四节 地方性砷中毒
预防医学 2第一节概述地方病:是指具有一定地区局 地方病: 限性和依存性的一大类疾病。 限性和依存性的一大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