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培训 ppt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a
9
一、为什么要“三贴近”
(五)实践“四个如何”
(1)如何让学生记住你,这是基础 (2)如何让学生喜欢你,这是前提 (3)如何让学生“崇拜”你,这是过程(4)如何让学生超越你,这是目标
a
10
二、什么是“贴近”与“贴近”什么
—5
二、什么是“贴近”与“贴近”什么
理解、贴近学生真实的思想与情感
“我从来不曾忘记,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没有奢华的理由,更没有理 由不利用现有的一切条件去创造一个更优秀更能承担家庭重担的自己。 在大学里,我勤工俭学,能挣多少是多少。我没有资格说累说苦,夏天 也没有资格喊热,因为我的母亲在酷暑下还要坐在一个大火炉旁烙煎饼。 那些钱,全是母亲滴滴血汗,真真切切的血汗钱,别人的父母挣钱也不 容易,虽然也有辛苦的,但像我的父母那样,有那样坚韧的品格和坚强 的意志,确实不多见了。 ”
a
2
他们(节选)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 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 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 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 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 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 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 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 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
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a
3
他们(节选)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 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 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 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坚持“三贴近” 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实效性
a
1
中央16号文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 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 接班人。”
贴近知道需要
知道需要贴近
知道贴近需要
“教育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苏霍姆林斯基
a
5
一、为什么要“三贴近”
(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 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 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 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a
6
一、为什么要“三贴近”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a
7
一、为什么要“三贴近”
(三)针对性、即时性、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
坚持贴近,才能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的需要怎么去解决: 哪些需要是需要自己学习后才能够帮助的; 哪些需要是要从情感上去弥补的; 哪些需要是需要借助外力来帮助的; ………… 通过贴近,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最需要的地方,不断提高 工作成效。
(二)我们与学生共同成长
学生个体是我们培育的种子,学生 群体是我们成长的土壤,我们在播种希望 的同时,也在实现着我们自身的理想,不 断丰富着我们的知识、能力、人格、心理、 情感……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
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 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 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 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 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a
4
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三贴近” 二、什么是“贴近”与“贴近”什么 三、如何“贴近” 四、“贴近”的标准是什么 五、“三贴近”要坚持的几项基本原则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 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a
8
一、为什么要“三贴近”
(四)了解实情、沟通心灵、为人师表
坚持“三贴近”,掌握学生的全面情况, 与学生沟通心灵,真正地把“学高为师、身 正为范”的人格魅力体现在“贴近”过程的 一言一行中,这对学生的感染最直接、最容 易产生共鸣,也最有效、最有吸引力和感染 力,能让学生终身受影响!
(一)什么是“贴近”
时空上的贴近 心理上的贴近 人文上的贴近
有缘相识 有情相牵 有根相连
a
11
二、什么是“贴近”与“贴近”什么
(二)“贴近”什么
1、贴近思想与情感 2、贴近学业与未来 3、贴近生活与实际 总之,坚持“三贴近”,就是要贴近学生涉及的一切领域
a
12
二、什么是“贴近”与“贴近”什么
1、贴近思想与情感
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与情感特点——多元化、多变性、差异性
年龄特点,独生子女多 社会意识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差异性 思想的多元性、多变性 情感丰富而不稳定
性意识的发展
现代大学生的婚姻与爱情
…………
a
13
二、什么是“贴近”与“贴近”什么
贴近思想与情感,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挖掘质朴的思想与情感 (2)理解、贴近真实的思想与情感 (3)宣传、弘扬积极的思想与情感 (4)抵制、预防消极的思想与情感
a
14
二、什么是“贴近”与“贴近”什么
寻找、挖掘学生质朴的思想与情感
“我的家境是班里最差的,但我的成绩是班上最好的。我不能挣钱贴补家 用,我只有努力学习,靠成绩挣来的奖品自己舍不得用,我把它们分好,一 件件给了家里人。”
“习惯了笔和纸的接触,当老师要资料都要电子档的时候,我只能自己一 个人遛进机房,迟钝地打着我的稿子,再向别人借来MP3,再交给老师电子文 档。我告诉自己:不是我脑袋反应太慢,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上大学之前, 我从来没有喝过奶茶,甚至没有见过;从来不聊QQ,因为我连电脑键盘都不 太熟悉;从来不去KTV,因为我不知道是什么。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a
16
二、什么是“贴近”与“贴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