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 图l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对图中④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B.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可以分泌胆汁 D.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2.人在平静状态下完成呼气过程,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是()A.容积缩小、气压升高 B.容积缩小、气压下降C.容积增大、气压升高 D.容积增大、气压下降3.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D.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某人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为了促进其伤口愈合,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一些()A、蔬菜B、水果C、粗粮D、奶、蛋、鱼、肉5.如右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6. 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
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A.Ⅰ→Ⅲ→Ⅱ→Ⅳ B.Ⅳ→Ⅱ→Ⅲ→ⅠC.Ⅰ→Ⅲ→Ⅳ→Ⅱ D.Ⅳ→Ⅱ→Ⅰ→Ⅲ7.一株生理功能正常的绿色植物,在下图所示的五种不同条件下都能持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光台作用 B.呼吸作用 C.根毛吸水 D.蒸腾作用8. 我们行进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
这是因为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其中的科学道理是()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9.地球上的生物生生不息,必须不断地分解有机物为自己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要验证黄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CO2,必要的实验条件是()A.将种子淹没在水中 B.在黑暗处进行实验C.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D.严格控制无氧条件10.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
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 “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是()A.生活环境的不同 B.体内有无脊柱 C.运动方式的不同D.呼吸方式的不同11.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A.不能开花、结果B.生殖离不开水C.体内无输导组织D.没有根、茎、叶分化12.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A.生活的环境B.植株的高矮 C.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D.人类对其的利用13.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14.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的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
这些红细胞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的()A. 脑部毛细血管B. 肺部毛细血管C. 肾小球毛细血管D. 胃部毛细血管15.分别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成分分析,发现某种物质在尿液中没有、在血浆和原尿中都有且含量几乎相等,则该物质是()A.蛋白质 B.葡萄糖 C.水 D.尿素16.下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B.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C.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D.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葡萄糖二、填空题17.李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并绘出如右图。
(1)他首先判断出B处是毛细血管,你认为他的依据是。
(2)如果要进一步科学的判断出A和C的血管类型,还要在显微镜先观察血液的。
18.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的过程。
(1)图中代表酶的是,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2)从图中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性。
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3)如果D代表脂肪,那么E、F则是和。
19.下图中,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
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
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图。
回答下列问题:(1)种子为什么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
(2)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 。
(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
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实验 。
(5)由于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体积改变,在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变化在2小时是+0.2个单位,那么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此时实际呼吸速率是 单位/小时。
20.下图甲是某农场建立的生产反季节蔬菜的现代化温室,乙是该温室24小时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
(1)由图乙可以看出,从早上6点到傍晚18点,温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植物体有机物的含量会 。
(2)在滴水成冰、日照短暂的冬季,现代化温室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适宜的、充足的 以及水、无机盐、空气等条件,从而使人们即便在冬天也能吃上鲜嫩的蔬菜。
(3)温室中部分果蔬常常由于传粉不足而导致结实率较低,你建议的解决办法是 。
21.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
那么,根、茎、叶在维持植物的生命方面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根据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叶说:“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
”,说的是叶具有 的功能,完成这一功能的场所是细胞里的 。
(2)根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
”,说的是根具有 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 完成的。
(3)萎蔫的叶:“快给我水!我渴死了。
”说的是茎具有运输 的功能,运输的方向是自____而 的。
22.下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1)图中曲线乙表示 的消化。
(2)从图中看,淀粉最终在 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3)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 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用A 、B 两支试管分别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如下图所示。
比较A 、B 两甲 乙 0 6 12 18 24 时间二氧化碳的含量支试管,可以证明淀粉酶能。
(5)象淀粉酶这样的生物酶在人体内还有很多,它们具有高效性、和多样性特点。
23.下图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在流经某些结构的过程中,含量变化情况示意图。
纵坐标代表某种物质含量,横坐标代表血液流经的某些结构和血流方向,I. II、Ⅲ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I时,氧气的含量____,I表示的器官是____ 。
(2)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Ⅲ表示的器官是____,II中流动的是血。
(3)若该物质为有机营养物质,则表示小肠的是;若该物质为含氮废物,则表示肾脏的是。
三、探究题24.某校科学研究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玉米苗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培养液甲0.06% 土壤浸出液乙0.03% 土壤浸出液丙0.06% 蒸馏水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4)通过实验探究,他们发现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5)通过对农业生态园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他们还发现,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蔬菜幼苗,可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你分析原因是。
25.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制作甜酒的操作步骤(用工序中的序号表示)。
(2)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3)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
(4)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造成的。
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
(5)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甜酒没制出来,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答出一条即可)。
26.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员老师的帮助下,选取栽培于花盆中正常生长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接着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此装置放于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分别向甲、乙、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叶片甲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4)叶片乙、丙滴加碘液后分别出现的颜色变化是,这说明。
(5)要使实验达到预期的结果,装置中两个玻璃瓶上的塞子要密封好,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