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及实施教学的总体思路
学期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是前面几册书的延伸。
第一单元以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从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发展史到计算机软件应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第二单元是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及实际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会利用电脑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一单元是综合各册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学会简单的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分为两个大的研究任务。
学生情况分析:
本批学生纪律性较差,较难管理,上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要花在课堂纪律管理上。
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因此教师不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必须学习,从而增强信息技术的素养。
实施教学的总体思路:
本册内容中第一单元最为枯燥乏味,学生本身又不爱好学习,因此教师布置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搜索任务,并要求学生反馈自学情况,通过学生自学来学会这些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单元探索网络奥秘,虽然学生对于网络并不陌生,但是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直接用搜索引擎来寻求帮助,而本单元提供了不同的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的方式,要让学生学会,教师要布置一些特定的任务,能体现这些方式的好处的任务,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有必要来学习。
第三单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所学,完成研究,形成报告,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明确方向,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使学生体会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二、教学进度安排
走进计算机
教材分析:计算机的基础在三年级已经有提到过,本课是更深入的提到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本课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功能,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学情分析:学生对纯理论的东西兴趣缺乏,且这批学生本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不好,这就需要教师用其他方式来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功能;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设备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以类比的方式学习,能够与同学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内部主要硬件的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教学准备:一些硬件的图片、人体结构与计算机内部比较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主机、鼠标、键盘、显示器)
2、我们学会了用鼠标,键盘,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主机
二、新课教学
1、认识主机
让学生观察主机实物,指出主机也由几个部分组成(心脏、记忆库、器官)
(1)计算机的心脏——中央处理器(cpu)
a.查看实物
b.自学了解cpu的作用——计算与控制
(2)记忆库
a.了解记忆库的作用
b.了解记忆库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硬盘:容量大、速度慢
内存:容量小、速度快
移动硬盘:随身带、方便
(3)器官
a.说说鼠标、键盘、显示器的作用
b.给鼠标等归类,让学生体会输入、输出设备
c.任务: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输入、输出设备
d.学生交流、讨论
三、练习
1、根据所学,说说计算机工作流程
2、说说硬盘与内存的区别
3、配置一台计算机,你需要买哪些(师提供范例)
四、板书设计
主机cpu:计算、控制
存储:硬盘、内存
计算机组成显示器:输出信息——输出设备
键盘输入信息、命令——输入设备
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