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习题解答第一章 集合及其运算习题8P 3. 写出方程的根所构成的集合。
2210x x ++=解:的根为,故所求集合为2210x x ++=1x =-{1}-4.下列命题中哪些是真的,哪些为假a)对每个集A ,;b)对每个集A ,;A φ∈A φ⊆c)对每个集A ,;d)对每个集A ,;{}A A ∈A A ∈e)对每个集A ,;f)对每个集A ,;A A ⊆{}A A ⊆g)对每个集A ,;h)对每个集A ,;2A A ∈2A A ⊆i)对每个集A ,;j)对每个集A ,;{}2A A ⊆{}2A A ∈k)对每个集A ,;l)对每个集A ,;2A φ∈2A φ⊆m)对每个集A ,;n);{}A A ={}φφ=o)中没有任何元素;p)若,则{}φA B ⊆22A B⊆q)对任何集A ,;r)对任何集A ,;{|}A x x A =∈{|}{|}x x A y y A ∈=∈s)对任何集A ,;t)对任何集A ,{|}y A y x x A ∈⇔∈∈;{|}{|}x x A A A A ∈≠∈答案:假真真假真假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真真真真真5.设有n 个集合且,试证:12,,,n A A A 121n A A A A ⊆⊆⊆⊆ 12nA A A === 证明:由,可得且,故。
1241n A A A A A ⊆⊆⊆⊆⊆ 12A A ⊆21A A ⊆12A A =同理可得:134nA A A A ==== 因此123nA A A A ====1.设A,B,C 为集合,并且,则下列断言哪个成立?A B A C = (1);(2);(3);(4)。
B C =A B A C = C C A B A C = C C A B A C = 答案:d 。
在两边同时并上A 即得。
C C A B A C = A B A C = 2.设A,B,C 为任意集合,化简()()()()()()()C C C C C C C C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证:证1:原式=()()()()C C C C B C A B B C A B C ()()()()()(())C C C C C C B A B A B C A B A B C A B A B C A B C==== 证2:令原式=T ,全集为S ,则且,()C C C S T A B C = ()C C C T A B C φ= 故 。
()C C C C T A B C A B C == 3.证明:(1);(2);()()C C A B A B A B ∆= ()()()C C C A B A B A B ∆= (3)()()()C C C A B A B A B ∆= 证:(1)()()(())(())C C C C A B A B A B A A B B = ()()C C B A A B = (\)(\)()A B B A A B ==∆ (2)证: 〔根据(1)〕()C A B ∆(()())C C C A B A B = ()()()()C C C C C C A B A B A B A B == (3)证:()()C C A B A B = (())(())C C C A B A A B B 〔根据(2)〕()()C C A B A B = ()C A B =∆4.设和是集合S 的子集的两个序列,对,有12,,M M 12,,N N ,,1,2,i j i j ≠= 。
令。
试证:i j N N φ= 1111,(),2,3,n C n n k k Q M Q M M n -==== 。
1()nn n i i i N Q N M =∆⊆∆反证法:假设题中结论不成立,则。
,,1,2,3,,1i i n m i mn +≤≤=+ 令,,则是单射。
:{1,2,,}{1,2,,},i A n m u A ϕ→⨯∀∈ ()(,)i i i u ϕ+-= ϕ实际上,且,则,i j u u A ∀∈()i j u u i j ≠<若,则,所以;i j u u >i j -- >(,)(,)i i j j +-+-≠ 即。
()i u ϕϕ≠()j u 若,则,所以;i j u u <i j ++ >(,)(,)i i j j +-+-≠ 即。
()()i j u u ϕϕ≠故为单射,从而就有矛盾。
ϕ1mn mn +≤习题43P 1. 证明:从一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中任意选5个点,那么这5个点中必有2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至多为1/2,而任意10个点中必有2个点其距离至多是1/3。
证:(1) 将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4等分,得到4个边长为1/2的小等边三角形。
任给5个点,由鸽巢原理可知必有一个小等边三角形里面至少有2个点,又因为小等边三角形中任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至多为1/2,因此5个点中必有2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至多为1/2。
(2) 连接各边的三等分点,则可得到9个边长都为1/3的小等边小角形,每个小等边三角形中任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至多为1/3。
将10个点放入该大等边三角形中,则由鸽洞原理,必有一个小等边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点,因此任意10个点中必有2个点其距离至多为1/3。
2.已知个整数,试证:存在两个整数,使得m 12,,m a a a ,,0k k m ≤≤ <能被整除。
12k k a a a +++++ m 证:考察下式:11212312m a a a a a a a a a ++++++若第式能被整除,则显然成立,此时;i m 0,k i == 若任一式都不能被整除,则考察各式被整除后的余数,如下式:m m 11112221233312m m m a q m r a a q m r a a a q m r a a a q m r =++=+++=++++=+由于每一个都不能被整除,故共有个余数—相当于个物体。
而任意m m m 整数被除后,只有-1个余数——相当于-1抽屉,于是由鸽巢原理可知m m m 必有两个余数相等。
设这两个余数为,对应两式相减便有:,,()i j r r i j i j ≠<可被整除,此时。
12i i j a a a +++++ m ,k i j == 3. 证明在52个整数中,必有两个整数,使这两个整数之和或差能被100整除。
证:设是52个整数,令为被100除后所得的余数,即1252,,,a a a i γi a [相当于52个物体]。
100,099,1,2,,52i i i i a q i γγ=+≤≤= 任意一个整数被100除以后的余数为0,1,2,…,99,把它们分成51个类,即{0},{1,99},{2,98},…{49,51},{50}[相当于51个盒子]。
把52个余数放入到51个类中,必在两个余数放在一个类里。
,1,2,,52i i γ= 设在一个类中的两个余数分别为与,。
则有i γj γi j ≠(1)若,则,即能被100整除。
i j γγ≠0i j γγ+=i j a a +(2),则,即能被100整除。
i j γγ=0i j γγ-=i j a a -5.设为的任一排列,若n 是奇数且12,,,n a a a 1,2,3,,n ,12(1)(2)()0n a a a n ---≠ 则乘积为偶数。
解:反证法:若为奇数,则中的与必是一12(1)(2)()n a a a n --- ()i a i -i a i5.任一偶置换均可被分解成3-循环置换(123),(124)…(12n )中若干之乘积。
证:,,,{1,2,,}, ,i j s t n i j s t∀∈≠≠ ()()(1)(1)(1)(2)(2)(2)ij st i j i s t s =(1)(1)(2)(1)(2)(2)i j s j t s =(1)(2)(1)(2)(1)(2)i s j t i s =(12)(12)(12)(12)s i t j =(1 2 )(1 2 )s i 因为1212(12)(12)2121s i s i s i ⎛⎫⎛⎫= ⎪⎪⎝⎭⎝⎭12(1)(2)21s i i s i s ⎛⎫== ⎪⎝⎭1212(12)(12)2121t j t j t j ⎛⎫⎛⎫= ⎪⎪⎝⎭⎝⎭12(1)(2)21t j j t j t ⎛⎫==⎪⎝⎭因此本题得证。
6. 证明下列置换等式(1)1111()()()()h k h k ac c bd d ab ac c bd d = 证:1211112312()()()h k h k a c c c b d d ac c bd d ab ab c c c b d d a ⎛⎫= ⎪⎝⎭ =12112312h k a c c c b d d c c c a d d b ⎛⎫ ⎪⎝⎭11()()h k ac c bd d = (2)11()()()h k ac c bd d ab 111212()h k a c c b d d ab c c a d d b ⎛⎫= ⎪⎝⎭11111212()h k h k a c c b d d ac c bd d c c b d d a ⎛⎫== ⎪⎝⎭8.在所有的n 次置换中,有多少个n —循环置换?解:1212231(,,,)n n i i i i i i i i i ⎛⎫= ⎪⎝⎭ 对,有n 种选择1i 对,有(n-1)种选择2i ……对有1种选择n i第三章 关 系习题86P 1.给出一个既不是自反的又不是反自反的二元关系?解:设R 是X 上的一个二元关系且即可。
(,,),X a b c ={(,),(,)}R a a a b =2.是否存在一个同时不满足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和反自反性的二元关系?解:存在。
设,R 是X 上的二元关系。
{,,}X a b c ={(,),(,),(,),(,)}R a a a c a b c a =3.设R ,S 是X 上的二元关系,下列命题哪些成立:a )若R 与S 是自反的,则分别也是自反的。
,R S R Sb ) 若R 与S 是对称的,则分别对称的,R S R Sc ) 若R 与S 是传递的,则也是传递的R Sd ) 若R 与S 不是自反的,则也不是自反的R Se ) 若R 与S 是反自反的,则也是反自反的,R S R Sf ) 若R 是自反的,则也是反自反的。
c R g ) 若R 与S 是传递的,则R\S 是传递的答案:真真真假真真假4.实数集合上的“小于”关系是否市反自反的?集合X 的幂集上的“真包含”<关系是否是反自反的?为什么?⊂证:实数集合上的“小于”关系是反自反的;<集合X 的幂集上的“真包含”关系也是反自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