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学会合作第二框学会与人合作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与活动,使学生认识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锻炼合作能力与技巧,形成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与活动,使学生形成宽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胸怀,培养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养成关心集体、重视集体、为集体作贡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合作能力与技巧,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后记:整合知识,引领参与。
以学生逐步扩大的生活场域整合学习主题,让教材(课堂)成为学生真正感悟社会、体验人生的开放对话平台。
建构知识,认知社会。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引导,强化国家/公民意识,让教材(课堂)成为学生建构良好品性、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的互动坐标。
教学过程:
请大家欣赏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相声《谁让你是优秀》,
深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精诚合作、互相帮助、彼此关怀的重要性,形成对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向往
教师总结: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需要合作才能完成,从书本、文具、服装、粮食到航天技术,从一场足球比赛到一部电影等等,可以说无一能离开人与人的密切合作。
在这个世界上,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一个人无力去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学会与人合作,你所有的努力都将会事半功倍。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精通。
所以,人要成就大业,就必须善于利用别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干,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学会与人合作
出示课题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出“神六”发射的场景,投放出三个画面:主发射场、着落场、远望三号测量船。
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各自承担着什么任务?
学生:发射场是负责把飞船送上太空的,着落场负责回收的,远望三号是负责测量的。
教师总结:载人航天工程包括七大系统近百个分系统,由于他们合理分工,团结协作,从而保证了这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效运转,推动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可以看出:学会与人合作就必须做到:1、合理分工,科学计划(板书)
首先,要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其次,要对合作事宜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计划,对各项工作妥善安排,落实各自的责任。
阅读教材P52,思考: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注意合理分工?
如在学习上,平时双方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少受挫折,更快地提高学习效率;遇到学习中的问题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在生活中,双方可以相互交换各自对生活理想的看法,遇到一些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观看女排比赛视频,思考:女排的胜利除技术好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得出学会与人合作就必须做到:2、有效指挥,相互配合
阅读教材P53中的九年级(6)班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事例,思考并回答问题:
我们应如何看待同学之间的相互指责?
在班级活动中,同学之间合作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班级活动是集体活动,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都应该以班级这个大局为重,各自首先要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竭尽全力为班集体增光添彩;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决不可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为了个人目的而置集体利益于不顾。
同学之间的合作,首先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其次,合理分工,精心计划。
再次,要勇于承担责任,自觉履行义务。
第四,要相互沟通,求同存异。
第五,要精诚团结,相互补充,不允许相互拆台。
当同学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情而需要我们提供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决不能漠不关心。
最后,还要公平公正分享合作成果,切不可把成果归到自己名下,把责任和问题推到别人头上。
由此可以看出学会与人合作就必须做到:3、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阅读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主见,因此在合作中出现矛盾是难免的,由此可以看出学会与人合作就必须做到:4、相互沟通真诚合作
教师用多媒体投出温家宝出席联合国全民教育高层会议讲话摘录
“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
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
”
“中国政府致力于保障所有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
”
“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收学杂费、书本费,并补助寄宿生活费。
”
“从明年开始,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的学杂费。
同时,积极解决成千上万进城就业务工农民子女的上学问题,保障适龄女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儿童少年教育。
”
我们要使所有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说明学会与人合作就必须做到:5、公平公正共享成果
善于合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共享合作成果。
合作需要公平,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
在合作中,既要公平公正地分担责任,也要公平公正地分享成果,这样才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达到双赢共赢。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该怎样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提出问题:放眼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无论在科学技术、经济建设、文化教育,都有着较量。
美国人警惕自己“欧洲有超越之趋势”,日本提醒自己“国家面临崩溃的边缘”,他们看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强大竞争力,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因而千方百计发展科学技术,加速经济建设。
从很大程度上看,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前途,有赖于人们的危机感,和由此而爆发的竞争力。
学生小组讨论(略)
(活动目的:与实际联系,如果上课时间不够,可将此作为课外拓展探究,让学生在大量查找资料之后在课后进行讨论。
这个话题带来的智慧激荡、思维冲击、情感体验促使学生更进异步认识合作的重要性。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齐读下列名人名言:
1. 爱人等于爱自己,宽容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宽容。
——马克.吐温
2. 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3. 美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
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
——莎士比亚
4. 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并创造文明。
——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