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词
识破成语使用的误点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1、例句:李小刚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 草,读他的文章,真叫人头痛。
文不加点:文章不用涂改就写成。 2、例词: 差强人意 万人空巷 三人成虎 不以为然 惨淡经营 大方之家
二、对象误用,张冠李戴
1、例句: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 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 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形容书记多。
7.承接:于是,然后,首先……然后……
七、连词(关联词)
逻辑关系:
8、选择:还是,或者,或者……或 者…… ,是……还是……,不是…… 就是……,与其……不如……
9、目的:以,以便,以免
连词要一般成对、配套使用,不能随意 更换。
了解
分类
概念
例词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数词 量词
在词、短语、句子前或后, 表示结构关系或者某些附加 意义的词。结构助词、动态 助词、语气助词。
语法基础知识
词类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 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明天、 回去)
词组(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
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 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语 调成为句子。(局势稳定、今天星期 四)
名词
实 词
动词
形容词
代词
虚 副词 词 介词
❖语法特点:组成介宾短语后再作句子成份。 表示对象的:把,对于,关于,被…… 表示方向的:向,从,往,朝…… 表示目的的:为,为了 表示方式的:用,以,按照……
词)
基本概念:连接词语、短语、句子,表示 他们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的词。
逻辑关系: 1.并列:既……又……,一方面……另一方
面……,和,以及,同时 2.递进:不但……而且……,不仅……还
❖语法特点: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 语
表示程度的:很,太,最,十分,非常……
表示范围的:都,全,统统,仅仅……
表示否定的:不,未,没有
表示语气的:也许,大概,难道,竟然……
六、介词
❖基本概念:用于名词、代词或短语前,组成 “介宾短语”,作谓语的附加成份,表示时 间、处所、方向、方式、条件、目的、对象、 比较等
六、敬谦错位,主客混淆
例句: 1、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
用,引出了很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谦词) 2、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 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敬词)
七、修饰失当,语意不通
例: 一个莘莘学子 大家见仁见智,达成共识 让人贻笑大方 忍俊不禁地笑了 津津乐道地说 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海内外闻名遐迩
五种基本的词组(短语)类型
1、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表示并列关系。 形式:名词+名词;形容词+形容词
示例:老师和学生、大狗和小狗、张 柏芝和谢霆锋 2、偏正短语:前面的词来修饰后面的 词,后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动词、 形容词前的修饰语叫状语,名词代词前 的修饰语叫定语) 形式:形容词+的+名词(代词) ;形容 词+地+动词; 副词+动词(形容词)
2、例词: 破镜重圆 豆蔻年华 落落大方 萍水相逢 雨后春笋
三、褒贬颠倒,感情失当
1、例句: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 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 者趋之若鹜。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前进,多含 贬义。 2、例词:处心积虑 师心自用 好为 人师 目无全牛 信誓旦旦 危言 危行
四、轻重失度,头重脚轻
的、地、得、着、 了ຫໍສະໝຸດ 过、呢表强烈感情或呼唤、 应答的词
啊、哎呀
模拟声音的词
丁当、扑通、喵喵
事物、动作行为 或时间量的单位
表示物量或动量
一、第一、初 六、一万
个、辆、件、次、回
把下面一段话分解成词,并指出词性。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 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 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 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 光明!
练习答案
我 提 着 这 灵巧 的 小 桔灯,慢慢 地 在 黑暗 潮湿 的 山路 上 走 着。这 朦胧 代动助代 形 助 形 名 形 助介 形 形 助 名 名动助 代 形
的 桔红 的 光,实在 照 不 了 多远;但 这 小 姑娘 的 镇定、勇敢、乐观 的 精神 助 名 助名 副 动副助 形 连 代形 名 助 形 形 形 助 名 鼓舞 了 我,我 似乎 觉得 眼前 有 无限 光明! 动 助代 代副 动 名 动 形 名
❖语法特点: 1.后面一般能带“着”“了”“过”之 类的时态助词; 2.多数动词可以重叠; 3.在句中作谓语,及物动词后能带宾语。
三、形容词
❖基本概念: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 的词。(高、圆、甜、美丽、快、安静)
❖语法特点: 1.大部分形容词能受“很”“非常”等 程度副词修饰; 2.可以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表示疑问; 3.在句中多作谓语、定语。
四、代词
❖基本概念: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我、大家、这、什么、怎样)
❖语法特点: 1.一般不受其他词的修饰; 2.在句中代替哪类词就有哪类词的功能; 3.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等)、指 示代词(这、那等)、疑问代词(什么、 哪里、谁等)等。
五、副词
❖基本概念: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 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 气等。
主谓
并列
主谓 动补
爱国青年 棒极了 销声匿迹 管理制度
偏正
动补
并列
偏正
防范措施 饱经风霜 暗度陈仓 无私奉献
偏正
动宾
动宾
偏正
熟语(成语)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 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 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 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 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 和褒义.
例句: 1、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
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常指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
理繁多政务。 2、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 坐享其成:
五、功能混乱,搭配不当
例句: 1、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
徒已经成了瓮中捉鳖。(谓语) 2、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
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定语)
练习: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天翻地覆 讳疾忌医 精神矍铄 人声鼎沸 声色俱厉 麻木不仁 前功尽弃 怒不可遏 爱国青年 棒极了 销声匿迹 管理制度 防范措施 饱经风霜 暗度陈仓 无私奉献
练习: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天翻地覆 讳疾忌医 精神矍铄 人声鼎沸
并列
并列
主谓 主谓
声色俱厉 麻木不仁 前功尽弃 怒不可遏
(也,而且)……,尚且……何况…… 3.因果:因为……所以……,之所以……是
因为……,……因此……
词)
逻辑关系:
4.假设:如果……就……,即使……也……, 就算……也(还)……
5.转折:虽然……但是……,尽管……还 是……,……可是……,……不过……
6.条件:只要……就……,只有……才……, 无论……都……
连 词(关联词)
一、名 词
❖基本概念: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老
师、书本、经验、明天、夏季、东、晋江)
❖语法特点: 1.前面可以加数量词; 2.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 3.在句中作主语、宾语。
二、动 词
❖ 基本概念: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心理活动等的词。(跑、赞扬、想念、喜欢、
使、让、有、提高、能、上来、是)
示例:鳄鱼的眼泪 很酷 苗条的身段
五种基本的词组(短语)类型
3、动宾短语:前面的词表示动作,后面的词是动作 支配的对象。(动词支配的对象即宾语)。 形式:动词+名词(代词) 示例:吃西瓜 痛打落水狗 4、主谓短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往往是名词、 代词),谓语是陈述的内容(往往是动词、形容 词)。 形式: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示例:上帝死了 脑袋晕 5、动补短语:前面的词的意义是主体(往往是动 词、形容词),后面的词来补充说明前面的词。 (即补语) 示例:酷得很 看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