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煤炭在中国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采煤概论课件
煤炭在中国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采煤概论课件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131176
74.60
17.50
1.80
138948
74.70
18.00
1.80
138173
71.50
20.40
1.80
132214
69.60
21.50
2.20
130119
68.00
23.20
2.20
130297
66.10
24.60
2.50
134914
65.30
24.30
2.70
148000
由于核电基本投资昂贵,因此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在人口 多、国土广的我国,核能不可能在能源结构中占较大比例, 但在一次能源缺口较大而交通运输又很紧张的地区发展核电 站有其突出的优势。
3.1.4 水能资源
预计全国蕴藏量达6.76 亿 kw ,可能开发达3.78 亿 kw(年 电量19000亿千瓦时),占世界首位。但大部分集中于西南地区 占67.8% ,其次中南为 15.5%,而后为西北占9.9%,华东占3.6%, 东北占2%,华北占1.2%。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仅7.8%, 世界平均为20%,其中美国达39%,主要原因是水电建设投资大, 工期长(相对于火力发电)。
3.2 我国能源问题与对策
(1)常规能源 (2)节约能源 (3)发展新能源 (4)能源的洁净利用 (5)能源的环境效应
石油1993年出现供不应求变为进口国,1995年进口1200万吨, 2000年进口石油花费200亿美元。到2010年我国油气产量达3亿油 当量,但油还缺口1亿吨,天然气400亿方。相当1.4亿吨原油当量 需用外汇购买,合1400亿人民币。2011年石油进口2.56亿t,占石 油消耗的55%。
3.1.3 核能
3.1.2 油气资源
地质储量石油为940亿吨,天然气为38万亿m3 。 探明程度很低,油只占20%,气占7%。即油为203亿 t,天然气为1.7万亿m3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估计则 更低,仅分别为32.6亿吨及1.127万亿m3。近期探明储 量在增加,至1998年仅西部天然气累计探明储量已达 1.31万亿m3。
李振华 博士 副教授 2012年10月10日
主要内容
➢能源分类 ➢能源利用史 ➢能源现状 ➢能源开发
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转换成符合人们使用要求的能量形式:电能、汽油、柴 油、焦炭、煤气、蒸汽、氢能等。
在很多情况下,根据需要要对一次能源进行加工,转换成二 次能源,以满足需要和提高使用效率,在现代的整个能源消 费系统中,二次能源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大。
在2500年前中国就开始利用煤炭。在出现了蒸汽机(1770’s) 和冶炼技术后,能源消费开始进入煤炭时代。这个时代大约从 18世纪初开始的。1881年美国人爱迪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 电站,同时还研制成功了实用的发电机和电灯,电力被广泛应 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煤炭的应用。 在1860 ~ 1910年的半个世纪里,煤炭的消费总量增加了37.3倍, 由占全世界能源的25.3%增长到63.5%,而柴草却由占73.8%下 降到31.7%。
我国是世界上能源开采与消费的大国,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 消费量的10%以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商品能源 消费(0.97t标准煤)约为世界平均值的二分之一,美国的十分之 一。我国以往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和消耗大量能源。但投 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开始下降。据测算,20世纪90年代初, 全国投资每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GDP)可增长约0.8%,但到 2003年,投资每增长1%,GDP的增长却降至0.4%。2004年,我国 GDP获得了9.5%的高增长,总量达13.65万亿元人民币,我国的经 济总量已进入世界第六位。但是2004年我国煤炭产量达19.75亿吨; 较2003年增长了16%;进口原油12272万吨,增长了34.8%;进口成 品油3788万吨,增长了34.1%;电力增长15%。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一直以柴草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而辅之 以畜力、风力和水力,几千年来,能源利用上没有什么突破,人类 社会的进步也不大。从世界范围来说,19世纪末以前,许多国家都 处于柴草时期。1860年,在世界能源消费中,薪柴和农作物秸杆占 世界能源总消费的73.8%,而煤炭仅占25.3%。
2.2 煤炭时期
6
0.7
21.3
前苏联 18.8 53.2 16.7 5.9
5.36
0.04
8.3
日本 42.2 19.9 24.6 7.7
4.0
1.6
3.9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我国近几年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量(万吨标 准煤)
以能源消费总量为100%
71.6 19.8 2.1 6.5
中国(1999) 122000
67.1 23.4 2.8 6.7
美国(1998) 306700
24.9 39.7 25.2 1.2
世界(1998) 1211060 26.2 40.0 23.8 2.6
标准煤又叫标准燃料,每公斤标准煤的含热量为7000 Cal (大卡,29306焦耳),如1吨秸秆的能量相当于0.5吨标准煤, 1立方米沼气的能量相当于0.7公斤标准煤。1个标准油=1.33 个标准煤。
化石能源现状(到2005年底)
详查储量
世界
中国
储采比
世界
中国
中国占世界储量 (%)
煤炭
9090亿t
1145亿t
155
52
12.6
石油
1635亿t
21.8亿t
40.6
12
1.3
天然气 179万亿m3 2.35万亿m3
65
47
1.3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我国常规能源(包括煤、油、气 和水能,按使用100年计算)探明总资源量中,煤炭占87.4%,石 油占2.8%,天然气占0.3%,水能占9.5%。煤炭在我国能源资源中 占绝对优势,油气资源量很少。
25
20
能源消费总量
能源生产总量
15
10
5
我国近20年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情况(单位:亿吨标准煤)
0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3.1 我国能源现状
在当今的世界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而石油、天然
气相对贫乏。中国更是一个富煤贫油的国家。
1.2.3 一次能源还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不会随着它本身的转化或利用而日益减少的能源, 具有自然的恢复能力,如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 热能、海洋能。
不可再生能源:经过亿万年形成的,而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再生, 随着人类的利用而越来越少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 燃料等。
我国地热资源远景储量为1353.5亿吨标煤,探明储量相当31.6亿 吨标煤.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为主,主要分布在四川,华北,松辽, 苏北等地,可采资源量为18亿吨标准煤。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 云南,西藏,川西和台湾。
201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原油 天然气 原油 核能 水力发电 再生能源 占世界比例
3.1.5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国家经贸委制订的2000-2015年规划, 将 达到4300万吨标煤. 3.1.6 太阳能: 我国陆地每年接受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万亿吨标 煤.我国西部地区年均日照2000小时,有人认为太阳能是未来能 源的主流.
3.1.7 风能
我国风能资源理论总储量约32.26亿千瓦,陆地上储量为2.53 亿千瓦.我国风能资源开发始于80年代初,至1999年底全国风电 装机容量达26.79万千瓦,“十五”期间将新增风电容量119.2 万 千瓦。其中有新疆,内蒙,吉林,黑龙江,河北,江苏,辽宁,广东和上 海3.1. .8 地热能源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力和核能
世界范围各年能源消费构成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能源消费总量构成(能源消费总量=100%)
(万吨标准煤)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中国(1998) 136000
我国的高能耗工业过多,能源浪费严重,能源效率低。我
国能源效率约为31.2%,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落
后20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2倍,也远高
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经济总量巨大,未来经济
的高速增长,即使是节约化发展,也必然对能源的需求呈现强劲
的增长趋势。
1.2.2 按照能源在当代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分
(常规能源、新能源) 常规能源:技术上成熟,已经被人类广泛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 起着重要作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裂变能 等。目前世界能源的消费几乎全靠这5大能源来供应。
新能源: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试验与 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及核聚变能。 新能源是相对而言的。
历史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柴草时期、 煤炭时期、石油时期三个能源时期
火的发现是人类史上自觉地利用能源的开端,人类学会了用火, 才实现了人类利用能源历史的上的第一次大突破。人类开始利用枯 枝、杂草等燃料烧煮食物、取暖、照明。以后,人们逐渐把火用于 冶炼金属、烧制陶器、加工各种工具和物件等方面。早期的人类社 会,生产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力,后来才扩大到使用畜力、风力和 水力。
3.1.1 煤炭资源
截止到1994年末,全国深度在2000米以内: 煤炭资源总量:5.56万亿吨 保有储量为1.00万亿吨,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总量为43134亿吨,约为全国的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