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级管理会计 第5章作业成本计算
高级管理会计 第5章作业成本计算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采用单一标准分配制 造费用,由此导致产量大、技术含量较 低的产品成本偏高,而产量小、技术含 量较高的产品成本偏低,形成不同产品 之间成本的严重扭曲,从而造成生产经 营决策的失误。
第五章>>第一节
四、实务界的客观需要是促成作业成 本计算产生的现实基础
根据作业成本计算,企业管理层的决策 就应考虑短期变动成本和长期变动成本 的数量,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第五章>>第二节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第二节
作业成本计算基本步骤图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在作业成本计算的实践中,经常提到如 下四个层次的作业:
(1)单位作业。单位作业是每生产一个单位 执行一次,而且各个单位所消耗的资源数量 大致相同的作业。
(2)批作业。批作业是每生产一批产品执行 一次的作业。其资源的消耗反映在与各批相 联系的成本动因上。
作业成本计算对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 工成本的核算方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 法并无不同。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制造费 用的分配上。
第五章>>第二节
三、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法 的比较
传统成本计算法忽视了各种产品生产的 复杂性和技术含量不同以及与此相联系 的作业量不同。
而作业成本计算考虑了引起间接费用发 生的各种成本动因,并以此为基础分配 间接费用,因而,它能提供较为相关的 成本信息。可见,对比传统成本计算法, 作业成本计算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相关性 。
作业具有三个特征:
➢(1)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关系连动的实体; ➢(2)作业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构成包容
企业内部和连接外部的作业链; ➢(3)作业是可量化的基准。
第五章>>第二节
一、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
(二)作业中心与成本库
作业中心(Activity Center)是一系列相互 联系,能够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
(五)资源
资源(Resource)是支持作业的成本或费 用来源。它是作业执行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 代价。
第五章>>第二节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 依据不同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库,再 分别以各种成本对象所耗费的作业量分 摊其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 分别汇总各种成本对象的作业总成本, 计算各种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与此相适应,对消费者多样化、日新月 异的需求迅速作出反应的顾客化生产— —柔性制造系统取代传统的、以追求 “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大批量生产就成 为历史的必然。
第五章>>第一节
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适应性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特征是以“产品” (Product)为中心,进行产品成本计算, 就成本论成本。
第五章>>第二节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计算原理图
第五章>>第二节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认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 第二步,将归集起来的投入成本或资源分配
到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库中,每个成本库所 代表的是它所在的那个中心所执行的作业。 第三步,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成本 对象。
如果把企业组织相关的一系列作业所消耗的 资源费用归集到作业中心,便构成该作业中 心的成本库(Cost Pool)。实际上,成本 库是作业中心的货币表现形式。
第五章>>第二节
一、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
(三)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Cost Driver)是作业成本计算的 核心观念。它是诱致成本发生的原因,它是 成本对象与其直接关联的作业和最终关联的 资源之间的中介因素。
第五章 作业成本计算
本章以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依托,从 传统成本计算的不适应性入手,讨论作 业成本计算产生的时代背景、作业成本 计算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传统成本计算的 比较。
第五章 作业成本计算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作业成本计算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
讨论题
第五章>>第一节
实务界想用完全成本法代替变动成本法 的客观需要是促成作业成本计算产生的 现实基础之一。
第五章>>第一节
五、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为作业成本 计算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 础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电子计算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为在成本计算方法上实行多元化制造费 用分配标准的作业成本计算奠定了坚实 的技术基础。
成本动因可以进一步分为:
➢1.资源动因(Resource Driver)。资源动因是 衡量资源消耗量与作业之间关系的某种计量标准。
➢2.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作业动因是引 起作业发生的原因。
第五章>>第二节
一、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
(四)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Cost Objective)是企业执行各 项作业的原因。它是归集成本的最终点。
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 法——作业成本计算便应运而生,并且 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第五章>>第一节
五பைடு நூலகம்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为作业成本 计算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 础
作业成本计算产生的时代背景图
第五章>>第一节
第五章>>第二节
一、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
(一)作业
作业(Activity)是企业组织为了特定目的而 消耗资源的活动或事项。它代表企业组织实 施的工作,连接资源与成本对象的桥梁。
(3)产品作业。产品作业是为了维持某特定 生产线存在而执行的作业。
(4)能量作业。能量作业是为了维持某个生 产企业的总体生产能力而执行的作业。
第五章>>第二节
三、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法 的比较
作业成本计算克服了单纯以直接人工成 本等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局限性,缩小 制造费用的分配范围,增加制造费用分 配标准,即按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各种 成本动因进行分配。由于所选择的成本 动因最能代表各成本库的作业活动,因 而,可以避免成本对象的成本扭曲 。
一、技术背景
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了 企业产品成本结构,使得直接材料成本 和直接人工成本比重下降,而制造费用 比重却大幅度上升。如何科学合理地分 配制造费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第五章>>第一节
二、社会背景
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极大地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 发展。人们可以支配的收入大大增加, 他们对消费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 使消费者的行为变得更具有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