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焊接方案

管道焊接方案

江苏中国科学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输运床气化中试装置项目焊接施工方案批准:编制: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五月目录1. 编制说明 (3)2. 编制依据 (3)3. 焊接及无损检测 (3)4. 焊接人员及焊接设备要求 (4)5.焊接材料和气象管理 (5)5.1 焊材管理 (5)5.2 气象管理 (5)6. 主要焊接施工方法 (6)6.1 坡口加工 (6)6.2 焊前清理 (8)6.3 组对 (8)6.4 焊接 (8)6.5焊后热处理 (11)6.6焊缝检测 (14)6.7热处理后复验 (15)6.8焊缝返修 (15)7.劳动力安排 (16)8. 焊接施工机具需用计划 (16)9. 质量保证措施 (16)10.安全技术措施 (17)1. 编制说明江苏中国科学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输运床气化中试装置项目,工艺介质有脱盐水、蒸汽、氮气、氧气、仪表空气、工厂空气、新鲜水、药剂、压缩空气、废水、冷凝水、浓水、除尘煤气、脱硫煤气、放空煤气、高压灰水、高压氮气等,本工程管道选用材质主要有20、Q235-B、15CrMoG、0Cr18Ni9等。

为保证焊接质量满足规范、规程的要求,特编制本焊接施工方案,作为焊接技术指导。

管道安装应根据质量技术监检机构相关要求另行编制施工方案。

2. 编制依据2.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35-97;2.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36-98;2.3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汇编》;3. 焊接及无损检测3.1 无损检测委托程序3.2 无损检测程序工艺管道检验按照GB50235-97对管道进行分类(级),并按规定比例探伤。

管道的检测程序如下:3.3 射线探伤的编号方法工艺管道区域代码——管号——焊缝编号——片位号3.4 射线底片上的标记要求3.4.1 每张底片上要有区号、管号、焊缝编号、片位号、定位标记、投照日期、象质计。

3.4.2 所有标记的位置要求离开焊缝边缘10mm。

4. 焊接人员及焊接设备要求4.1 本工程所有焊工均必须持有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合格并由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焊工合格证,且只能从事合格证有效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4.2 焊接技术员和焊接检查员选派有经验的、长期从事化工建设焊接技术工作和焊接质量检查工作的人员,担任本工程焊接技术员和焊接检查员。

4.3 焊接检验员焊接检验员应具备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Ⅱ级RT、PT以上无损检测资格证。

4.4 焊接设备要求本工程工艺金属管道全部采用逆变直流焊机,其中:(1)手工电焊采用BXZ-500型焊机;(2)手工钨极氩弧焊采用逆变焊机。

5.焊接材料和气象管理5.1 焊材管理本工程使用的焊接材料品种较多,由于许多焊接材料外形相同或相近,使用时极易混淆,从而造成焊接质量不合格。

特别是当焊缝使用相近焊材焊后,使用常规检测手段(外观检查、X光探伤、超声波探伤等)无法检测出不合格,不合格焊缝很可能投入使用,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对焊材采购、入库验收、保管、领用发放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

5.1.1 焊材入库前检查焊材入库时,必须对焊材的包装、数量和外观进行检查,并核对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入库投入使用。

5.1.2 焊材保管、烘焙和使用(1)专门设置焊材库,并由一名焊材保管员负责焊材的保管、焊丝的清洗及焊条的烘焙和焊材的发放、回收,并做好各种记录。

(2)不同牌号的焊材分开存放和烘焙,防止混用。

(3)焊条使用前按说明书规定进行烘焙。

一般情况下,酸性焊条100~150℃烘焙1小时。

碱性焊条350~400℃焊条烘焙1~2小时后置于150℃保温箱中存放。

使用时用保温筒盛装,随用随取。

使用超过4小时应重新烘焙。

(4)焊工凭焊接技术员签发的领料单领取焊材。

5.2 气象管理5.2.1 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否则应停止施焊:(1)手工焊时风速>8m/s、气体保护焊时风速>2m/s;(2)相对湿度>90%;(3)雨雪天时。

5.2.2 焊接施工程序坡口加工→焊前清理→组对→焊接→焊接检验6. 主要焊接施工方法6.1 坡口加工6.1.1 DN80以下碳钢和不锈钢管子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下料,并采用角向磨光机打磨坡口;6.1.2 ≥DN80碳钢管子采用气割下料并切割坡口,然后使用角向磨光机将坡口打磨平整,去除坡口表面的热影响层。

重要介质碳钢管子采用管子割断机和管子坡口机进行切割并加工坡口;6.1.3 ≥DN80不锈钢管子应采用等离子切割机进行切割下料,并采用管子坡口机加工坡口;6.1.4 对接焊缝坡口型式和尺寸要求管道坡口型式和尺寸钢板坡口型式和尺寸6.2 焊前清理6.2.1 碳钢管道及碳钢板组对前先用角向磨光机将坡口及附近20mm 范围内母材表面上的锈蚀打磨干净。

6.2.2 不锈钢管道及不锈钢板使用丙酮或酒精将坡口及附近20mm范围内管子内外表面仔细擦洗,以去除油污、水分等有害物质。

6.2.3 焊丝先用砂纸打磨,然后用丙酮或酒精擦洗。

6.3 组对6.3.1碳钢板及管子组对时做到内壁平齐,错边量不超过壁厚的10%.6.3.2尽可能减少固定焊口且要避免强力组对。

6.3.3不锈钢管道点固焊时,管内必须充氩保护。

管口留出点焊位置,其余用白胶布封住。

点固前用点燃的火柴在点固焊部位试验管内氩气纯度,以保证点固焊缝背面氩气保护良好。

6.3.4 点固焊后要保证焊口不受弯曲或敲击震动,以防点固焊缝开裂。

6.4 焊接6.4.1 焊接方法选择焊接方法选择焊接材料选用表99.95%。

(2)在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及施工方案的工艺、技术说明,并按相关的工艺操作程序施工。

6.4.3 焊接工艺要点6.4.3.1不锈钢管道焊接(1)不锈钢管道焊接时焊接地线应跟母材接触良好,不得直接搭放在管子表面或内壁上。

不得在管子上随意打弧、引弧和试验电流。

(2)不锈钢管道手工钨级氩弧焊打底焊时管内必须进行充氩保护,防止根部焊缝氧化。

(3)不锈钢管子不得跟碳钢直接接触,且不得用铁锤敲打;焊接时管子放到不锈钢垫板或不锈钢滚轮架上,尽可能采用转动平焊;焊缝层间清理应使用不锈钢刷。

(4)焊接时焊工应带干净的手套。

(5)不锈钢管道焊接时管内氩气保护应提前充氩,待排尽管内空气后才能开始焊接。

焊接时坡口间隙部位用白胶布封住,边焊边撕。

(7)不锈钢管道焊后对焊接接头进行酸洗和钝化处理。

(8)由于飞溅、电弧擦伤会造成晶间腐蚀,故在焊缝两则150mm 范围内涂白垩粉,严禁在焊缝处引弧。

(9)不锈钢板焊接采用小电流、多层多道的小线能量焊接,以减小焊接接头在敏化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降低过热程度及残余应力。

(10)焊接检验不锈钢手工氩弧焊焊后进行表面色泽检验,表面色泽应达到下表规定。

不锈钢管道手工氩弧焊焊缝表面色泽标准6.4.3.2铬钼钢管道焊接(15CrMoG)(1)铬钼钢管道经火焰切割的坡口在组对前进行100%渗透检测确认无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2)施焊时从两定位焊缝中间起焊,采用小摆动操作,确保两侧熔合良好,背面成型良好。

手工电弧焊时,采用短弧连续焊,不允许用灭弧焊,以避免空气进入熔池而产生气孔。

收弧时应避免在障碍位置并填满弧坑,每一收弧处必须用角向磨光机打磨,确认无裂纹后才能继续焊接。

焊接时运条可采用月牙形运条方式进行。

(3)填充和盖面采用SMAW,引弧应在坡口内进行,焊接时采用小摆动操作,层间清理要彻底,各层间接头应错开,焊口焊完后要及时清理焊缝表面。

(4)铬钼耐热钢焊口施焊前应根据表4进行焊前预热(包括点固焊),预热范围以对口中心为基准,两侧各不小于100mm,预热保持时间为5min以上,且必须达到下表规定的预热温度,预热方法采用电加热或采用火焰加热,必须保证热透且温度均匀,电加热采用K型热电偶测温,火焰加热采用便携式点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测温。

(5) 铬钼耐热钢管道的管托及支吊架等角焊缝由于现场无法进行热处理,使用A407焊条焊接可不做热处理。

管道焊接预热、层间、后热温度(℃)施焊时,层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

施焊过程中应连续焊完。

若被迫中断时,应立即进行200~350℃×30min的后热处理,以防产生裂纹。

重新焊接时应按原方法重新预热方可焊接。

焊口焊完后宜立即进行热处理,如不能立即进行热处理须立即对焊缝进行200~350℃×30min的后热处理并保温缓冷。

6.5焊后热处理6.5.1热处理技术要求(1)管道焊后热处理,其处理温度、时间范围见下表。

当温度T≥300℃时按下表要求控制升、降温速度;T<300℃时,不要求控制,但升温时不宜太快、降温时应保温缓冷。

不同厚度的接头按较厚组成件要求进行热处理;异种钢接头的热处理温度范围按较重要一侧材料进行但温度不应超过两者中任一钢号的下限。

(2)焊后热处理宜在焊接完成后马上进行。

如焊后不能立即热处理,必须用氧—乙炔火焰或电阻加热将焊缝区加热到200~350℃并保持30分钟以上,然后保温缓冷,其加热范围与热处理时相同。

(3)焊后热处理采用电阻加热法进行。

加热范围为焊缝两边各向外至少三倍于焊缝宽度且不小于100mm,以消除应力和改善组织。

采用各种长度的绳形或各种规格的履带式加热器进行加热、K型热电偶测温、硅酸铝纤维毡或玻璃纤维被保温、RZK—130或3120型热处理控制器控制温度、长图式打点自动温度记录仪记录温度曲线。

(4)测温点应在加热区内,且不少于两点,测温点应对称分布。

热电偶固定方式采用用铁丝捆扎,使热电偶紧贴在被加热面上。

6.5.2加热器的布置及保温材料的裹覆(1)绳形加热器沿着管道周向以焊缝为中心逐圈缠绕,履带式加热器以焊缝为中心沿管道周向均匀布置,加热器不允许重叠。

(2)待热电偶、加热器装好后,先在加热器表面包一层硅酸铝纤维毡,再在外面包上玻璃纤维被,并用铁丝扎紧。

(3)保温被裹覆厚度为60~90mm,加热区以外的不小于100mm 范围内应予以保温。

6.5.3热处理注意事项(1)热处理必须设专人负责,正式升温前,必须检查测温点的装设是否符合要求。

测温点装设的好坏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关键;必须予以重视,应防止发生过烧及未达到热处理温度的现象。

(2)进行水平管道的焊口热处理时,焊口两侧各500~1000mm处应垫以支撑;进行垂直管道的焊口热处理时,先在焊口下面500~1000mm处上好管卡,然后用链式起重器挂起。

以免在长时间的高温作用下,管道负荷使焊口处的管道变形。

(3)热处理接线方式见图(为RZK-130型或RZK-3120型三单相接线图)。

热处理控制器应放在干燥、通风的绝缘物上,接头处需有良好的绝缘,严防输出短路,同时应注意避免金属颗粒进入散热孔。

加热器热处理控制器温度记录仪热电偶硅酸铝纤维被220V 热处理接线方式图(4)当电源、热电偶、加热器、保温被经检查无隐患后,控制器打开电源开关,先给电阻加热器通以一定的电流,预热3~5分钟后,再按升、恒、降温的工艺要求进行温度调节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