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PS/EPDM 。 ❖ ABS树脂 五、其它聚合物共混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6.3 聚合物之间的互溶性
一、聚合物/聚合物互溶性基本特点 聚合物分子量很大,混合熵很小,所以热力学 上真正完全互溶即可任意比例互溶聚合物对数 不多,大多数聚合物之间是不互溶或部分互溶 的。当部分互溶性较大时称为互溶性好;当部 分互溶性较小时称为互溶性差,当部分互溶性 很小时,称为不互溶或基本不溶。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6.2 主要品种
一、以聚乙烯为基的共混物 1.不同密度聚乙烯之间的共混物 2.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E/EVA) 3.聚乙烯与丙烯酸酯类共混物(PE/PMMA) 4.聚乙烯与氯化聚乙烯(CPE)共混物 (PE/CPE) 5.聚乙烯与其它聚合物共混物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二、以聚丙烯为基共混物 PP/PE共混物 PP/EPR共混物和PP/PE/EPR共混物 PP/BR共混物 聚丙烯与其它聚合物的共混物 PP/EVA,PP/PIB/EPDM, PP/PIB/EVA,PP/PE/ENA/BR。
高效混合挤出设备: 混炼型单螺杆挤出机 混炼—挤出机组 双螺杆挤出机 DIS螺杆挤出机 静态混合器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2.共聚—共混法 共聚—共混法是一种化学方法,有接枝共聚— 共混与嵌段共聚—共混之分。 如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ABS树脂、MBS 树脂。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3.互穿网络聚合物 互穿网络聚合物,简记IPN,是用化学方法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相互贯穿成交织网 络状的一类新型复相聚合物共混材料, IPN技术是制备聚合物共混物新方法。 由x分聚合物A和y分聚合物B所组成互穿网 络聚合物,简记为IPNx/yA/B。
一是使聚合物之间易于相互分散以得到宏观上 均匀的共聚物;另一方面是改善聚合物之间相 界面的性能,增加相间粘合力,从而使共聚物 具有长期稳定的优良性能。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2)产生增容作用方法: 1)加入增容剂法 增容剂是指与两种聚合物组分都有较好互溶性 的物质,它可降低两组分间界面张力,增加互 溶性。 2)混合过程中化学反应所引起的增容作用。 3)聚合物组分之间引入相互作用基团。 4)共溶剂法和IPN法。
某 些 不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异丁烯 聚醋酸乙烯酯
互
天然橡胶
丁苯橡胶
溶
聚苯乙烯
聚丁二烯
的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苯乙烯
聚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纤维素三醋酸酯
合
尼龙6
物
尼龙66
对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丙烯酸乙酯
聚苯乙烯
聚异戊二烯
聚氨酯
聚合物共混聚物第甲六基章 丙烯酸甲酯
二、增容作用及增容方法 1)增容作用两个方面涵义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1)分步型IPN,简记IPN 是先合成交联共聚物1,再用含有引发剂和 交联剂的单体2使之溶胀,然后使单体2就 地聚合并交联而得。 例如:IPN50/50PEA/PS。 (2)同步型IPN,简记SPN 两种聚合物网络是同时生成的。不存在先 后顺序。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3)互穿网络弹性体 由两种线型弹性体胶乳混合在一起,再进行凝聚 并同时进行交联,如此制得的IPN称为互穿网络弹 性体,简记为IEN。 例如,将氨酯脲(PU)胶乳与聚丙烯酸(PA)乳液混 合、凝聚并交联,即制成IEN PU/PA。 (4)胶乳—IPN 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乳液。
聚合物1 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 聚丙烯酸异丙酯 聚a-甲基苯乙烯 聚乙烯醇缩丁醛
聚合物2 聚2,6-二乙基—1,4苯撑醚 聚2—甲基-6—乙基—1,4苯撑醚 聚2,6-丙乙基—1,4苯撑醚
聚甲基丙烯酸异丙酯 聚2,6-二甲基—1,4苯撑醚
苯乙烯—顺丁二酸共聚物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聚合物1
聚合物2
第 6 章 聚合物共混物
聚合物共混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 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共同混合 而形成的宏观上均匀、连续的固体高 分子材料。聚合物共混是获得综合性 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卓有成效的途径。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6.1 聚合物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基本概念 广义而言,凡具有复相结构的聚合物均匀体系 均属于聚合物共混物的范畴。即复相结构是此 体系的普遍、重要特征。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高分子合金(塑料合金) 橡胶增韧塑料
聚合物共混物组成表示: A/B(x/y) 聚丙烯/聚乙烯(85/15)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聚合物共混已成为高分子材料改性的及其重要手 段,其主要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均衡各聚合物组分性能,取长补短,消除
各单一聚合物组分性能上的弱点,获得综合 性能优异高分子材料。 2、使用少量某一聚合物可以作为另一聚合物改性 剂。 3、通过共混改善某些聚合物加工性能。 4、聚合物共混可满足某些特殊性能需要。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三、以聚氯乙烯为基共混物 ❖ PVC/EVA机械共混法和接枝共聚共混法 ❖ PVC/CPE ❖ 聚氯乙烯与橡胶共混 (NR、PB、IR、CR、NBR、SBR) ❖ PVC/ABS抗冲强度高、热稳定性、加工性能优良。
PVC/MBS透明,高韧性材料。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四、以聚苯乙烯为基共混物 ❖ 抗冲聚苯乙烯 ❖ PS/SBR ,PS/SBR/SBS ,PS/EPR ,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二、制备方法 1.物理共混法 (1)干粉共混法 混合设备:球磨机、各种混合机、捏合机 (2)熔体共混法 (3)溶液共混法 (4)乳液共混法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聚合物ⅰ 粉 状 共 混物
熔融 冷却 造粒 共混
粒状共 混物
或直接成型为制件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三、研究聚合物/聚合物互溶性实验方法 玻璃化温度法测定聚合物-聚合物的互溶性,主要 基于如下原则: 聚合物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两种聚合物分 子级混合程度有直接关系。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
表6—1室温下可以任意比例互溶的聚合物对
聚合物1
聚合物2
硝基纤维素
聚醋酸乙烯酯
硝基纤维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硝基纤维素
聚丙烯酸甲酯
聚氯乙烯 聚醋酸乙烯酯
α-甲基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乙酯 共聚物,
重量比58:40:2
聚硝酸乙烯酯
聚苯乙烯
聚2,6-二甲基—1,4苯撑醚
聚合物共混物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