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与排除(教案)
1.汽车技术状况:是定量测得,是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
参数值的终合指标。
评价汽车使用性能下物理量和化学量称为汽车技术状况参数,汽车的使用性能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1)基本性能:包括动力性,经济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排放和外观
2)可靠性:包括耐久性,安全性,可维修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其技术状况将逐渐变坏,致使汽车的动力性下降。
主要原因是运动件之间的摩擦,磨损不断加大破坏了原有的配合,零件长期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而产生疲劳,零件受到外载荷、高温、残余应力作用发生变形,橡胶及塑料等非金属制品和电器元件因长时间工作而老化,使用中的偶然性造成零件损伤等。
变化规律分为三个阶段:(见图示)
2、汽车产生故障原因
1)汽车正常使用条件下,零件磨损是导致汽车状况变坏乃至失去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
要注意早期诊断,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零件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2)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工作条件恶劣,有些零件在高温、
高压、高速等情况下工作,而且转速与负荷的变化范围很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技术状况将不断变坏。
因此,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难免发生故障,应及时诊断排除,这不仅对恢复汽车正常运行、降低消耗、提高运输效率有利,而且可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对各类故障,分别采取即时检修、及时检修和俟期检修3种处理办法。
即时检修:应立即停驶检修,修复后再正常行驶。
及时检修:允许回场后或近期内检修,修复后再正常行驶
俟机检修:可在适当的时机接合其他修理项目,一并检修
汽车故障是指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汽车故障按丧失工作能力程度分为:
1)局部故障是指汽车部分丧失工作能力,即降低了使用性能的故障。
2)完全故障是指汽车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不能行驶的故障。
汽车故障按发生故障的后果分为:
1)一般故障是指汽车运行中能及时排除的故障,或不能排除的故障,对行车无严重影响。
2)严重故障是指汽车运行中无法完全排除的故障。
导致汽车停驶或加剧故障进一步发展。
3)致命故障是指汽车运行中会使汽车或总成发生重大损坏的故障。
汽车故障的一般现象有:
1)异响是指汽车总成或零、部件在工作中产生的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不正常响声。
2)泄露是指汽车上有密封要求的部位漏气(液)量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现象。
3)过热是指汽车总成或零、部件的工作温度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现象。
4)失控是指汽车、总成或零、部件工作时,出现操纵失灵,无法控制的现象。
5)乏力是指汽车运行过程中,动力明显不足的现象。
6)费油是指汽车燃油、润滑油消耗超过技术文件规定的现象。
7)振抖是指汽车工作中产生不正常的自身抖动的现象。
8)污染是指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排放物和噪声超过技术文件规定。
故障现象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据此可诊断出汽车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利于迅速、及时、准确地予以排除。
汽车故障的一般原因有以下7种:
1)汽车设计、制造中存在缺陷和薄弱环节。
2)汽车配件品质不合格。
3)燃料、润滑油品质低劣或选用不当。
4)自然条件、道路条件恶劣。
5)使用和管理不善。
6)维修质量不良。
7)机件使用寿命已达极限。
汽车故障的直观诊断方法为:
1)问就是询问、了解、查核(指送修理厂时)。
2)看就是观察。
3)听就是凭听觉辨别声响的规律、强度、部位。
4)嗅就是凭嗅觉辨别气味的特性和部位。
5)摸就是用手触试机件的振动和温度。
6)试就是试验验证。
上述6种故障诊断方法,并非是每一故障诊断顺序和必须手段,而应根据不同故障特点,视情灵活运用,穿插进行。
除此之外,还应认真分析、推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
1)汽车发动机检测
发动机动力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无异响,机油压力正常,发动机功率不得低于原定功率的75%,应有良好的起动性能,不得有“四火”“放炮”等现象,柴油机的停机装置必须灵活有效。
发动机点火,燃料供给,润滑,冷却和排气系统的机件应齐全,性能良好。
诊断发动机技术状况的项目有:发动机功率,燃油消耗量,机油消耗量(约0.1—0.5L/100km)发动机的燃烧质量(废气中CO、HC、NOx含量)气缸压力,曲轴箱窜气量,气缸漏气率,进气歧管真空度,点火系工作质量,机油质量,机油含铁量,发动机温度,发动机异常声响及振动。
2)常见故障
异响
可能发生的部位:气门、连杆、气门挺杆、曲轴、机油加注口、正时齿轮
润滑系故障:油压过高(低)、
冷却系故障:水温过高(低)
点火系故障
燃油故系障:堵、漏、坏
3)汽车油、电路故障是最常见发动机故障。
汽油机油电路一出现故障,发动机就无法获得适当混合气或无法及时、准确地点燃混合气,致使其功率下降、油耗增多、启动困难、工作异常或容易熄火,无法正常运转。
4)因现代汽车油电路均由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组成,与传统油电路有很大区别,排除故障的方法与手段也不一样。
诊断原则:先外后内、由简到繁、分段检查、逐渐缩小范围。
辅以动力、油耗、烟色作为诊断依据。
4 底盘常见故障
1)传动系常见故障
离合器故障
(1)离合器打滑
(2)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3)离合器接合不平顺
(4)离合器异响
变速器故障
(1)掉档
(2)乱档
(3)挂档困难
传动轴故障
驱动桥故障
(1)异响
(2)过热
(3)漏油
2)制动系常见故障
(1)制动失效
(2)制动不灵
(3)制动跑偏
(4)制动拖滞
3)转向系常见故障
(1)行驶中转向沉重,不能及时回正
(2)低速摆头,方向不稳,产生前轮摆振
(3)高速摆振,转向盘发抖,行驶不稳
(4)行驶跑偏,直线行驶中必须紧握方向盘,否则会自动向一侧跑偏
(5)转向不足,左右方向角度不同
4)行驶系常见故障
(1)车轮轴承过紧或过松
(2)轮胎异常磨损
(3)在不平道路上转弯时,产生异响
(4)车身倾斜,减振器漏油
5)轮胎合理使用
轮胎消耗费用在汽车运输成本中占10%—20%,合理使用轮胎,延长使用寿命在降低运输成本和保障汽车正常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响轮胎寿命的因素
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与汽车的技术性能、工作气压、轮胎的负荷、行驶速度、气温、驾驶技术、道路条件以及轮胎维护和管理等因素有关。
1)轮胎气压过高过低都影响使用寿命。
保持最适宜的气压是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最有效的措施。
2)要防止超载,保证轮胎的正常负荷。
3)行驶速度要适应路面情况,注意合理车速,掌握经济速度,避免高速行驶。
4)汽车运行中会引起轮胎的温度升高,容易产生轮胎磨损加剧或易出现不正常的磨损和爆破。
5)底盘技术状况,行驶系技术状况不良,也会使轮胎磨损加剧,如前轮定位及轴位失准、轮盘和轮辋失准等。
6)道路条件对轮胎使用寿命影响很大。
7)不良驾驶操作技术严重影响轮胎使用寿命,如:操作不当,起步过猛,骤然转向,紧急制动等。
8)轮胎的维护和管理轮胎的定期维护是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轮胎换位不及时,轮胎装配与选用花纹不当,保养不当,久存老化,人为损伤,化学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