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记叙文讲解教案

六年级记叙文讲解教案

六年级记叙文讲解教案【篇一:六年级作文讲评教案】《我的小伙伴》作文讲评课设计城西小学陈娅教学理念: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的“幕后工作”,只注重教师的精细批改,逐渐形成了学生写完了事、教师批完了事的不良现象,很少有学生关注教师的评语,导致作文教学始终在原地踏步。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

”“互评互改”作文教学要求教师把“幕后工作”搬到课堂中来,师生共同参与,将批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在这个环境中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发表个人的观点,培养其创新精神,同时还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教师示范批改,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组合作评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评改意见交换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后总结反思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教学目标:1、会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作文,强化学生少写错别字和病句的作文意识。

2、互相探讨,发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秀之处,激发学写作文的兴趣。

3、根据作文评改要求,会写简单的旁评和总评,提升作文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课“文章不厌百回改”。

名人大家为了把文章改得更好,他们有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有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有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著名作家老舍写《春华秋实》,共修改了12次;杨朔写《雪浪花》,全文仅3000字左右,却修改了两百多处;鲁迅先生仅1000多字的文章《一件小事》,改动就有15处之多;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的《为克来塞尔乐章而作》一文,全文只有5页那么长,而手稿却有800页之多。

可见,文章修改在我们作文工程中的重要性。

二、梳理评改作文的标准(一)常规习作要求:边复习边出现在大屏幕上。

(20分)如:修改错别字、圈画出好词好句、字数充足、字面整洁、书写工整、修改标点符号、结构完整、符合题意等。

(二)本次习作评改要求及分数比例分配:1、回忆《少年闰土》的写作特点——四件事情刻画出了闰土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使闰土的特点生动形象,深入人心。

2、这一次习作的要求:(1)事例是否反映小伙伴的特点;(30分)(2)描写的刻画是否生动形象;(30分)(3)展现一些习作的闪光点。

(如:巧设悬疑、然等等)(每个闪光点10分)(三)示范评改作文:1、指名上台介绍自己的作文思维导图,师生根据评改标准及导图内容共同完成此文的评改。

2、自读作文,初步完成个人的常规评改。

(四)小组互评作文:组长轮读每篇作文,并组织大家评论。

每个成员轮流当评论记录员,根据大家的意见写下来。

评完之后做好“好文分享表”。

(五)分享评改成果:1、分享小组突出的作文题目;2、分享精彩的语句语段;3、分享完整的佳作(教师在巡视中去发现);作文评改细则:1、积累摘抄: 每词2分,每句5分,每段8分,整洁美观分5分(组评)。

2、构思:符合要求5分。

3、思维导图:要求美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细节到位。

(10分)4、常规习作要求:(20分)5、事例是否反映小伙伴的特点;(30分)6、描写的刻画是否生动形象;(30分)7、展现一些习作的闪光点。

(如:巧设悬疑、过渡自然等)(每个闪光点10分)8、到位旁评每个加5分、总评5分。

(老师来给分)【篇二:小学六年级作文教案】小学六年级作文教案:《_______爱我,我爱_______》一、背景知识1.本次习作训练是一次记事作文训练。

2.教材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习作要求”。

“习作要求”有两点,一是要求“写发生在我和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小伙伴……之间的事。

”二是作文必须真实,要“写出真情实感。

”第二部分是“习作提示”。

提示习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习作记真人真事,写作范围很广,只要记的是自己与他人之间发生的事都行,父母、老师、同学、伙伴、医生等都行。

②习作要赞颂的是真挚健康的情感,可以是骨肉亲情,也可以是师生情、同学情、邻里情,还可以是病友情。

③习作题目是半命题,但题中有两个“爱”。

“爱”是双方的,要写好双方的活动,但习作又不是平均用力,写明应有详有略。

二、教学目标1.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真诚的情感。

2.有真实具体的事例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能用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描写表达中心思想。

3.能有详有略地处理写作材料,安排结构。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真实具体的事例,用人物之间的言行、心理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的美好情感。

难点:学会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

教案实例一、教学准备让学生整理素材,了解班内典型材料,安排优生先写习作,作教学示范引路。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真诚的情感,审清题意,选准写作对象,试写人物言行和心理的重点片断。

(二)教学过程1.导入揭题。

你最尊敬爱戴的是谁?为什么敬他爱他?怎样把你们之间那份真诚美好的感情写下来呢?揭题《爱我,我爱》 2.审清题意。

读题,讨论:这篇作文要写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是什么?作文题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这“爱”可以是写哪些真挚的感情?你最想写的是谁?最想赞颂什么感情?你们之间有哪些事值得回味和记述?3.草拟提纲。

(1)先补全题目。

(2)写明作文的目的,罗列回忆出的素材。

(3)出示灯片,学生进行判断。

题目:奶奶爱我,我爱奶奶。

素材:爸妈出差,李奶奶接我到她家住。

中队要举行放风筝比赛,李奶奶把准备给孙子的新风筝给我。

我爱吃果冻,李奶奶赶到超市给我买。

我得了好成绩第一个告诉李奶奶。

我用积攒的零花钱为李奶奶生日在电视台点了一支歌。

奶奶生病住院,我和妈妈去医院看她。

这些素材中哪些可作为习作的材料?哪些不该写入?为什么?(4)学生各自草拟题目,决定作文材料。

4.试定习作片断。

先由预先写好的学生读习作片断。

再由同学评议习作优势,作者说明这样写的原因。

最后学生各自试写。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交流习作试写片断,懂得正确安排文章详略。

(二)教学过程1.试写交流。

抽优、中两位学生谈试写片断,指导怎样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和神态、心理,突出中心思想。

2.学会详略。

《爱我,我爱》写几个人之间的事?(两个人或两方的事。

)《爱我,我爱》是不是《爱我》加上《我爱》?在写作时要注意什么?请事先准备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并让学生判断,习作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

再请小作者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

3.学生写全文。

小学作文课教学设计“写成长中的烦恼”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烦恼,具体写出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

2、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4、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不觉间,我们已由孩童渐渐长成青少年,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去,所谓的成熟离我们又太遥远。

于是,在花季和雨季中,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

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作文课——《成长的烦恼》。

二、讨论畅谈1、明确要求:小组合作,各自畅谈内心的烦恼。

2、交流自己的烦恼,引起同学的共鸣。

3、小组代表上台来讲述自己的烦恼。

4、教室小结。

三、学会表达你能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吗?举例示范:(1)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2)我的烦恼就像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

学生模仿练习,指名表达。

四、引导化解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踵而至,让我们小小的心田承载不了这样的困惑,可是你知道吗,世界上许多的名人名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

爱迪生、毛泽东成长的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长中的烦恼讲给同学听,并模仿名言警句的格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比如: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五、激情写作学生各自回忆,提笔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作文课《我敬佩的一个人》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范围、重点和难点。

2.能选择典型的事例来体现人物特点,使自己敬佩原因具有说服力。

3.文章要内容健康、重点突出,用词造句恰如其分,能表达真情实感,基本上没有错别字和错误标点,字迹工整。

教学过程:一、审题立意板书文题《我敬佩的一个人》,思考议论,清楚写作人称,写作内容。

明确敬佩之意,确立敬佩之人,阐明敬佩之因,即确立本次写作的目的。

(这一步允许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二、取舍材料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确立的中心思想,拿出“一句话的日记本”,看其中哪件事最典型,最能体现中心思想。

然后确定下来,在小组内交流,进行素材取舍。

2.组长代表发言,口述本组所取的事件,然后全班共议,教师点拨。

拓宽选材范围,丰富写作素材。

三、确定详略1.根据上述自己确立的内容,快速列出提纲。

2.交流提纲,议论详略确立情况。

四、成文修改 1.围绕提纲,快速成文,要求一气呵成。

2.自我修改。

五、交流评议 1.先小组内互换批阅,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以备全班交流。

2.全班重点交流,调动学生情绪,大胆评议,教师要及时适当地点拨引导。

六、个人誊清小学六年级作文教案:我的课余生活教材分析本次是记一项活动的习作训练,属于记叙事情一类的。

从题目看,限定写“课余“的某种生活。

“习作提示”、中说: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下棋、打乒乓球、集邮、唱歌等都是课余生活。

本次习作有三点突出的要求2第一要选好事例,应该在真实的课余生活中选择自已最喜爱的活动,再选印象最深的一两次写。

第二耍围绕中心,而且这一中心应该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或锻炼体魄,或增长知识,或启迪心智,或陶冶情操。

这点要求与本单元阅读训练要求——划找中心句紧密相关。

第三要做到有详有略,与第十一册“注意详略”的习作要求相比应该有明显的提高。

而这就成了本次习作的难点。

训练目标1.会选择有意义的课余生活作为习作内容。

2.学会有详有赂地记叙活动过程。

3.感受丰富的课余生活,发展自己的爱好。

训练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带课余生活照片,印发习作范文《我爱集邮》,自设填空灯片。

课时目标1.审清题目,知道本次习作的要求,学习范文《我爱集邮》2.指导选材,口头作文,开始习作。

教学过程一、引入生活。

1.引言。

同学们,我们是毕业班的学生,将要离开这所学校了。

但老师还有一件心愿没了,就是不知道同学们在课余常参加哪些活动,有哪些收获?如果我知道这些情况,今后也可以向你们的初中老师介绍。

同学们能不能来介绍介绍你的课余生活,了结老师的这桩心愿?(板书:我的课余生活)什么叫课余?课余就是指除在学校学习以外的时间,如每天放学以后,双休日及其他节假日。

2.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准备一些自己的课余生活照片,带来了吗?现在请你拿出来,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介绍。

最好采用以下的句式:(灯片出示)我在课余喜欢(),看,照片上的我(),参加这项活动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