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发区经济总量与产业研究报告分析

开发区经济总量与产业研究报告分析

昆山开发区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研究及对策建议经发局产业结构是一国或地区产业之间关联的动态反映,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决定因素之一,也是衡量一个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就某一地区而言,产业层次的高低,决定着其经济素质和实力的强弱;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则决定着这一地区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健康、较快增长。

本文利用开发区近十年的相关经济数据,特别是第二、第三两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昆山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测算分析,为做强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一、产业结构理论主要容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一般把产业部门的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首先揭示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他搜集了若干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经济总量的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密切相关的。

一面随着经济的增长,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都趋于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的比重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断上升,在工业化完成之后趋于下降;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一直趋于上升,但在工业化初期变化较慢。

二、近十年开发区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1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经济总量不断扩,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05年以来的十年,昆山开发区持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经济总量增长翻倍。

2015年,昆山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4.44亿元,是十年前的3.28倍,年均增长率12.6%,全口径财政收入154.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06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6%和17.7%。

昆山开发区近十年主要指标年均增长情况从分行业看,增加值总量列前五位的分别是工业(791.49亿元)、批发零售业(115.01亿元)、金融业(59.66 亿元)、房地产业(48.82亿元)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5.69 亿元),五大行业占全区经济总量90%以上。

由此可见,制造业是开发区经济的支柱和基础,批发零售业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房地产发展势猛。

企业队伍迅速扩大,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2015年,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全区实有各类企业数量15401个,与2013年相比,增长33.6%,与2008年相比,增长137.6% (第二、第三次经普数据)。

在各类企业单位中,批发和零售企业数量最多,占比约40%,其次是制造业,单位数量占比约22%,再次是商务租赁服务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不同类型和不同行业经济单位的共同发展,促进了全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当然,企业数量并不等同与经济总量,而且企业数量的增加会增大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的压力,尤其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面的监督和管理。

资产规模翻倍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扩大再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途径。

从经普数据看,2013年,全区第二、三产业资产总计4882.53亿元,与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近1倍,其中资企业资产占比47.53%,港澳台资占比10.94%,外资占比41.53%。

从规上企业看,近几年全区各类四上企业总资产规模庞大、总量稳定,占全区企业资产规模比重75%以上,有效支撑了全区经济总量攀升、涵升级。

2015年,全区四上企业资产规模3915.82亿元,二产(含建筑业)、三产的资产规模比约为6: 4,、外资比例约4: 6,这与当前全区经济总量中二三产业和外资企业的结构占比基本吻合。

2、主要产业部结构分析工业部结构状况。

2015年,全区工业产值4661.33亿元,同比增长2.6%,占昆山市工业产值比重51.8%。

近几年来,开发区工业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微,“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24.9%,“十二五”年增长率则下跌至2.0%。

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也不断下滑,2005年,开发区产值占全市比重59.8%,2011年占比58.9%,2013 年占比54.3%,,至2015年继续下降,占比为51.8%。

从规上工业行业情况看,行业集中度较高,前十大行业产值占全区比重产值超过96%,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又是重中之重,2015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513.97亿元,占比77.4% ;另外包括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六大装备制造产业全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649.3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3.6% ;此外,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占比均超过1%。

2015年全区工业产值占比前10大行业单位:万元从规上工业规模情况看,2015年全区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217家,超十亿元的企业52家,其中有7家企业全年产值超百亿元。

超亿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4450.80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95.5%,户均工业产值20.97亿元。

以上数据表明,全区工业中IT行业一叶独大,行业集聚度高,产值规模集中于少数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第三产业部结构状况。

2015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345.73亿元。

占比前五大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业,2015年,五大行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达83.1%,传统的商贸服务支撑稳定,信息软件、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总量较小。

2015年各行业增加值占比图从发展进程看,近五年,全区第三产业部各行业的结构比例基本稳定,前五大行业占比稳定在8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的增长,主要依靠五大行业,特别是批发和零售业的增量支撑,说明在目前条件下,要促进其结构变化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

开发区近几年服务业部主要行业构成单位:亿元从就业人员看,全区第三产业企业从业人员13.64万人,其中从业人数过万的有四大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3.16万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70万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28万人)和交通运输仓储业(1.07万人)。

四个行业累计解决就业7.21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总数的14.2%,说明在解决就业、社会稳定面做出较大贡献。

但相较于制造业,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仍稍显不足,同时也显示吸纳就业的潜力较大。

3、开发区产业结构演进分析总体情况。

昆山开发区脱胎于农业区域,1984年起自费开发,建设初期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工业、第三产业几乎是白手起家,198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仅为0.1亿元,其中农业占比超过60%。

30多年来,特别是1992年国批后,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发展实力连续多年位居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列,三次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产业增长缓慢,2015年增加值约1亿元,占全区GDP比重不足0.1% ;二、三产业则高速发展,尤其是在2000 年以后。

2001年二产增加值突破百亿元,2008年突破500亿元;2007年三产增加值突破百亿元,2010年超过200亿元,2013年达到300亿元以上。

2015年,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是2005年的2.76倍和5.92倍,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且第三产业发展快于第二产业,共同推动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和健康发展。

昆山开发区近十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从三次产业的构成看,第一产业基本可以忽略,在1%以,第二产业是全区产业的支柱,第三产业呈缓慢上升趋势。

从三次产业占全区经济份额看,第二产业占比最高80%以上,2008年后降至80%以,第三产业占比则逐年提高,体现了开发区工业起家的特点,以及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第三产业需求的拉动效应,也体现了全区经济的兼容性和协调性,呈现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良好局面。

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第二产业是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在2010年之前,2010年以后,工业经济增长跌入个位数,第三产业则继续保持相对较高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第二产业。

昆山开发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10多年,全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由一个以农为主的区域,经历的工业的高速发展后,步入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发展趋于“新常态”。

近十年全区各产业演进分析。

十年来,昆山开发区产业结构基本呈现以下变化:第一产业总量变化不大,占比持续下降。

10年来,第一产业发展基本停滞,增加值总量始终在1亿元左右波动,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的0.18%,下降至2015年的0.09%,对全区经济总量而言,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产业总量快速增长,占比居高不下。

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95.62 亿元,2015年817.2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10.7%,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每年百亿的增量增长,2011年突破800亿元后,增速逐渐趋缓。

第二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支撑居绝对主导,2007年之前,占比在80%以上,2008年以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占比逐年减少,2015年降至70%左右,但其主导地位仍无可撼动。

第三产业总量高速增长,占比不断上升。

2000年之前,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不足10亿元,2007年突破百亿元后,基本上以三年破百的速度上升,2015年达到345.73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递增19.5%,高于同期第二产业增速8.8个百分点。

十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持续上升态势,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9年之前,为缓慢振荡上升期,4年上升了4.46个百分点;第二阶段为2009年以后,为较快上涨阶段,从2009年的20.92%上升至2015年的29.70%,以每年1.5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6 年累计上升8.78年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随着增加值的变动而相应变化,第一产业总量变化不大,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则以倍增态势扩,且三产增幅高于二产,二、三产业之间的倍差逐年缩小。

目前,全区三次产业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第二产业占比过高,第三产业短板明显。

近年来,开发区实施加快服务业发展战略,服务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加速,总量增长、占比提高,相较第二产业的短板有所收缩。

三、当前开发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区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二强三弱,制造业经济一叶独大,服务业经济明显不足,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9.70%,与开发区相对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产业部结构也不尽合理。

总体水平偏低。

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昆山开发区已跻身级开发区前列,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万美元,达到发达经济水平。

一般来说,发达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占比通常在60%以上,但昆山开发区恰好相反,二产占比远超60%,三产则不足60%的半数。

2015年,全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29.70%,同期,昆山市的三产占比为44.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