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20学年度高三9月月考物 理 试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认为质量一定的物体其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 B. 亚里士多德认为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C. 笛卡尔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物体将下落的同样快 2.一根轻绳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灯泡,则: A.灯泡受的重力和灯泡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灯泡受的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10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 .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m 、10m 、15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4.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 沿水平面向右运动。
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三者相同 B .乙最大C.丙最大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甲乙丙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前7秒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B.1秒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第1秒内质点受合外力是第5秒内受合外力的2倍D.3秒末质点回到出发点6.如图所示,升降机天花板上用轻弹簧悬挂一物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10cm ,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9cm ,则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g=10m/s 2):A.以a=1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以a=1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C.以a=9m/s 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以a=9m/s 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7.一质量为m 的铁球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和竖直墙壁之间,铁球与斜面的接触点为A ,推力F 的作用线通过球心O ,如图所示,假设斜面、墙壁均光滑。
若水平推力缓慢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A .铁球对斜面的作用力缓慢增大; B .斜面对铁球的支持力大小为mg/cos θ; C .墙对铁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终等于推力F ; D .墙对铁球的作用力大小始终小于推力F 。
8.如图所示,两个倾角相同的滑竿上分别套有A 、B 两个圆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两个物体C 、D ,当它们都沿滑竿向下滑动时A 的悬线与杆垂直,B 的悬线竖直向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环与滑竿之间没有摩擦力 B.B 环与滑竿之间没有摩擦力C.A 环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D.B 环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9.一汽车沿直线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汽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始终向右。
汽车速度的平方V 2与汽车前进位移X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从开始运动到前进X 1过程中,汽车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B.汽车从开始运动到前进X 1过程中,汽车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小C.汽车从开始运动到前进X 1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于V 0/2D.汽车从开始运动到前进X 1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小于V 0/210.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
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起匀速前进。
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A.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3μB.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32μC.水平拉力F 最大为2μmgD.水平拉力F 最大为6μmg11.如图所示,质量为m 1和m 2的两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用轻质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
当用水平力F 作用在m 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 ,若用水平力F ’作用在m 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a ’=2a 做匀加速运动。
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 ’=2F B.x ’=2 x C. F ’>2F D. x ’<2 x1V1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V-t 图像如图所示,两图像在t=t 1时刻相交,乙车从t=0开始到停下所通过的位移为S 。
t=0时刻,甲在乙前面,相距为d 。
已知此后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时刻为t ’,则下列四组 t ’和d 的组合可能是: A.t ’=t 1 d=43SB. t ’=t 1 d=4SC.t ’=21t d=163SD. t ’=21t d=83S二、实验题(共15分):13.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Hz 的交变电流,则打点计时器在打“1”时的速度v 1 =______m/s ,平均加速度为a =___m/s 2。
由计算结果可估计出第5个计数点与第6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最可能是______㎝。
(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质量为0.52 kg 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 随拉力F 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 2)可测得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t 1 V(m/s) t(s)v甲乙单位:㎝? 6.21 7.107.98 5.34 4.4715.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钢丝、钢筋)受到的拉力会伸长,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个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为0. 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1/1 00,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就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右图:(1)根据测试结果,推导出线材伸长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x= (用所给字母表示,比例系数用k表示)。
(2)在寻找上述关系中,运用科学研究方法。
三、计算题(共37分):16.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0kg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0,斜面倾角300,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g取10m/s2);求:(所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绳中拉力的大小和斜面对小球支持力的大小;(2)若另外用一个外力拉小球,能够把小球拉离斜面,求最小的拉力的大小。
45030017.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前面的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电车,当电车行驶100m 后被追上,此时汽车的速度恰好是电车速度的4倍,求汽车开始运动时两车相距多远?18.如图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X 轴,有一个质量为m=1kg 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2kg 的长木板上,木板长L=11.5m 。
已知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1.01=μ,m 与M 之间的摩擦因素9.02=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m 与M 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运动,已知木板的左端A 点经过坐标原点O 时的速度为s m V /100=,在坐标为X=21m 处有一挡板P ,木板与挡板P 瞬间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而木块在此瞬间速度不变,若碰后立刻撤去挡板P ,g 取10m/s 2,求: (1)木板碰挡板P 时的速度V 1为多少?(2)最终木板停止运动时其左端A 的位置坐标?(此问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20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九月月考物 理 答 案1.AD2.C3.ABC4.B5.C6.B7.BD8. AC9.AD 10. AC 11.AB 12.CPO21X13.4.91m/s 0.880±0.01m/s 28.86±0.01cm (每空2分)14.0.6 (3分)15.(1)s FLkx =(其中k 为比例系数); (2)控制变量法(每空3分)16.(1)如图,水平竖直建立直角坐标系,对小球做受力分析,把不在轴上的力沿轴分解,列平衡方程如下030sin 45cos =︒-︒N T ……………3分030cos 45sin =-︒+︒mg N T ……………3分由以上两式得N=73.2N ……………1分 T=51.8N ……………1分(2)经分析得拉力的最小值为F m =mgsin45°……………2分 代数解得F m =70.7N ……………2分17.解.设汽车运动t 时间追上电车,汽车行驶S 1,电车行驶S 2,开始时两车相距S 0,由已知条件可知,2121at S =①……………3分 t V S 02= ②……………3分 021S S S =- ③……………1分 0/4V at V == ④……………3分解得 m S 1000= ⑤……………2分18. 解. (1)对木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有11)()(a M m g M m +=+μ……………2分s a V V 121202=-……………1分解得s m V /91=……………1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1222/6)(/9sm Mgm M mg a s m g a M m =++===μμμ……………2分m 运动至停止时间为t 1=ma v 1=1 s 此时M 速度V M =V 1-a M t 1=3m/s, 方向向左,此后至m,M 共速时间t 2,有:V M -a M t 2=a m t 2 得:t 2=0.2s ……………2分 共同速度V 共=1.8m/s ,方向向左……………1分 至共速M 位移S 1=()m t t V V 48.62211=++共……………1分共速后m ,M 以21/1s m a =向左减速至停下位移S 2=122a V 共=1.62m ……………1分最终木板M 左端A 点位置坐标为X=9.5-S 1-S 2=9.5-6.48-1.62=1.40m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