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辽宁省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女中部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
试试题(无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下列等值线图中,表达正确的是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题。

2.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 ) A. 200米 B .250米 C .300米 D .400米 3.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 .③ D .④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4~5题。

4.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
A.10米B.40米C.80米D.110米
5.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

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
A.甲B.乙C.丙D.丁
6.野外考察,下列比例尺最适用的是()。

A.1:1000
B.1:10000
C.1:25000
D.1:100000
7.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中国地图
B.亚洲地图C.山东地图 D.济南地图
8、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
A.40°N、16°E
B.30°N、161°E
C.20°S、120°E D.80°N、159°W
下图为2009年10月16日黎明时分出现的水星、金星、土星“三星伴月图”,据此回答1~2题。

9.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 A.1级B.2级
C.3级D.4级
10.当“三星伴月”出现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 A.北半球,向南移动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北移动
天山网2010年7月19日消息:近日,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2009年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最新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最年轻的火山活动迹象等最新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

读“太阳系局部图”,M是地球的自然卫星,分析回答11~13题。

11.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M B.N
C.P D.Q
12.图示时,下列地理现象中可信的是( ) A.地表夜晚观察不到P、Q星
B.地表夜晚能观察到M星
C.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均可能达到最大值
D.到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13.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5题。

14.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15.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 )
A.日月升落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D.四季转换
读“某日晨线图”,a、c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
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

据此回答16~17题。

1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际标准时间可能是2时40分
B.a点地方时可能是12时
C.b点地方时可能是14时
D.c点地方时可能是0时
17.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 A.向东—向西—向东B.向西—向东—向西
C.向右—不偏转—向左D.向左—不偏转—向右
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

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地理事物的数值中,与黄赤交角的度数相同的是( )
①回归线的度数②晨昏线与纬线相切时,相切纬线的最低度数
③晨昏线与经线圈之间的最大夹角
④气压带与风带南北移动的纬度范围
A. 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9.若其他条件不变,而黄赤交角变为24°时,则( )
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
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热带范围变大
20.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D.岩石圈就是地壳
读下图,完成21~23题。

21.有关①~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内部圈层
B.③④属于外部圈层
C.②圈层密度最大
D.③圈层物质在不断循环更新
22.②圈层的主体是( )
A.生物B.各种岩石C.海洋D.冰川
23.铺路、建楼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 )
A.①B.②C.③D.④
24.下图中同一纬度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25.下图表示因冷热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图中S代表地面,箭头代表气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气温值G>H B.气压值H最高
C.G为城郊,H为市区D.G处比H处易出现阴雨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冬季情况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林地,空白部分为均质裸地。

据此
回答26~27题。

26.图中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和东南风B.西风和东风
C.东南风和西北风D.西南风和东北风
27.下面能够正确反映上图中等压面分布的是( )
读下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A、B、C、D四点的风向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9.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 )
A.A B.B
C.C D.D
30.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主要分布在()
A.0°~30°B.30°~60°C.60°~90°D.40°~60°
3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节移动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造成的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就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
D.风带位置季节移动必然导致风向季节变化
32.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B.乙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D.②盛行西北风
33.图中表示北半球信风带的是
A.甲B.乙C.丙D.丁34.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A.寒冷干燥B.温和湿润C.炎热多雨D.高温干燥35.图中所示气压系统中,导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的是
二、综合题(共30分)
36.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活动。

(14分)
⑴该图反映的日期是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⑵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⑶在图中A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 ,B的经度为____________ ,再过三个月,B
地处在(季节)。

3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甲点处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各箭头分别表示:
A ,C ,D 。

(2)该图分布在(南、北)半球。

(3) 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

38.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6分)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月。

图中A处是(高、低)气压。

(2)图中B处盛行季风,C处盛行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形成南亚夏季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