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专项规划环卫说明

城市专项规划环卫说明

第一章总则1.1规划目的和任务《晋城市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09-2020)编制目的,是配合《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进一步实施和晋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的需要,为今后环卫设施的建设和环卫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科学的指导,改变现状晋城市城市环卫设施与城市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状况,建立完善的城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系统、工程设施系统及管理系统。

1.2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1.2.1指导思想环卫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晋城市城市环境卫生现状,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经济发展、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使环卫设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并与城市发展相协调,适当超前进行规划。

1.2.2基本原则(1)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群众、清洁城市、化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环卫工作方针,从晋城市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确立环卫设施建设项目规模,完善服务功能,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2)强化环卫部门职能,对城市垃圾实行统一治理。

(3)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环境效益为主,以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为中心,逐步实现垃圾收运密闭化、处理无害化、作业机械化,使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置和综合利用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4)实现末端治理到全面控制的转变,减少垃圾产量。

(5)强化有益于公众健康的便民公共设施的建设。

(6)强化环卫工人作业条件的设施设备的建设。

(7)优先考虑改善城市面貌和卫生状况的工程设施设备的建设。

(8)与现状建设用地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1.3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实施)(3)《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8月1日实施)(4)《城市环境卫生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建设部建城[1991]637号文件(5)《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7号)、《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建设部1990年12月31日)、《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管理办法》(建设部建城[1994]238号)(6)《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年编制)(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8)《晋城市城市垃圾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煤炭工业西安设计研究院2003年编制)(9)《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0)其它相关标准、规范、政策规定及晋城市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提供的相关资料1.4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包括总体规划中晋城市城市(两区四片)内的环卫设施、收运体系、设备以及城市环卫机构、处理设施等规划。

1.5规划基准年和期限环卫规划期限,分为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

其中近期规划:2009~2015年;远期规划:2016~2020年。

第二章规划目标2.1有关标准规范《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1号)《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7-20052.2国家和省有关政策《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城市道路清扫面积测算方法〉的公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11号)《关于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的公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5号)《山西省“十一五”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晋政办发[2007]15号)《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DBJ04—268—200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DBJ04—267—2008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DBJ04—266—2008《山西省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编制纲要》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3规划目标环卫设施规划的目标是建成科学合理的垃圾清运处理体系,配备先进的工程设施和技术装备,逐步实现环卫事业现代化。

到2020年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应满足城市要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垃圾运输密闭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粪便排放管道化、环卫作业机械化、环卫管理科学化、环卫科技现代化。

晋城市环境卫生行业规划目标2.4规划目标论证2.4.1环境效益目标论证本次环卫规划的重点是垃圾转运系统的完善、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环卫公共设施的建设,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垃圾的密闭化收集、运输,防止二次污染;生活垃圾、粪便、医疗卫生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杜绝了各种垃圾因飘洒、渗漏等对环境的伤害,同时也减小了因垃圾携带病菌而使居民身体健康受到伤害。

建筑垃圾的无秩序,乱堆乱倒现象会被制止;水冲公厕的建设解决了困扰晋城市多年的烦恼,人们不必再因找不到厕所而当街小便。

以上种种措施解决了晋城市因环卫工程设施和公共设施不健全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美化清洁城市,改善了晋城市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2.4.2经济效益目标论证环境卫生工作是以治理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社会公益事业,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间接经济效益方面。

直接经济效益体现在特种垃圾焚烧处理收费和建筑垃圾集中管理收费、资源再利用等方面。

间接经济效益体现在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发了环境卫生质量,对晋城市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4.3 社会效益目标论证市容环境卫生是一个城市的窗口,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投资环境。

一方面,人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个好的市容市貌可以促使城市居民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从而改善市民的精神面貌。

另一方面,城市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吸引投资,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本次规划通过对晋城市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管理体制、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规范化的建设要求。

从根本上改变了晋城市城市环境卫生条件,方便了市民生活,使垃圾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保障了环境卫生事业与城市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第三章城市废弃物产量预测3.1 城市废弃物的定义本规划定义的城市废弃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普通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医疗卫生垃圾四大部分。

3.1.1 普通工业垃圾主要指纺织服装、皮革业边角余料、塑料像胶类工业废弃物和电子业废弃物等,其中大部分工业垃圾是可以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的。

3.1.2 城市生活垃圾按其产生源不同可分为:居民生活垃圾,清扫垃圾,商业垃圾,工业单位生活垃圾,事业单位办公垃圾、生活垃圾和交通运输垃圾。

(1)居民生活垃圾是指居民生活活动中,在居住场所产生的垃圾。

(2)清扫垃圾指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广场、公园以及其它向社会开放的露天公共场所产生的垃圾,主要物理构成成分为灰土、废纸、树叶、玻璃瓶、包装盒、塑料袋等。

(3)工业单位垃圾指城市中各类型工业企业在非生产和非动力供应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它不属于工业垃圾。

(4)商业垃圾指城市中各类型商业企业及城市中其它行业经办的商业性或专业性服务网点(如邮政所、粮店、菜市场、饮食店、煤炭店)所产生的垃圾。

(5)事业单位垃圾指城市各级政府、行政事业部门、社会团体、金融保险、科研设计、学校、外地驻市机构以及广播、电视等单位产生的垃圾。

(6)交通运输垃圾是指城市公共交通、客货运输,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场(站)点以及邮政、通讯等行业停放交通工具,中转运输和进行车辆维修管理所设的场所产生的垃圾。

3.1.3 城市医疗卫生垃圾指城市中各类医院、卫生防疫、人员休养、禽兽防治、医学研究及生物制品等单位产生的垃圾。

3.1.4 建筑垃圾是指城市中新建、扩建、改建及维修建、构筑物的施工现场产生的垃圾。

3.2 环境卫生相关工作预测与环境卫生相关的城市设施主要为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雨污分流的实施状况、污水厂的建设、燃气普及率和集中供热普及率。

依据《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到规划期末晋城市城市将全面实现雨污分流制,2020年中心城区的雨水管道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共建成8个污水处理厂;推广管道燃气,建成完善的供气系统,大力推广、实施集中供热。

这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对晋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垃圾成分的改变、粪便污泥的处理产生较大的影响。

3.3 生活垃圾的全面控制晋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应从末端处理转变到全面控制,将以净菜进城、废品回收和分类收集为基本手段,逐步实施生活垃圾总量控制,初步完成生活垃圾治理从末端处理到全面控制的转变过程。

在晋城市区的外围建立净菜和副食品供应基地,规划应在晋城市区蔬菜、副食品供应方向的城市出入口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建设。

3.4 工业垃圾的全面控制①目前晋城市工业垃圾产量较大,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处理,今后将由这种末端处理向全面控制转变,即以清洁生产、循环再生和污染控制为基本方式,实现对普通工业垃圾总量的控制。

晋城市目前工业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受到生产成本的限制,全面推广清洁生产有一定困难,完全控制工业垃圾的产生需要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因此,在规划近期内仍允许工业垃圾的产生量有一定的增长幅度,规划末期,根据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工业用地规模减少至870.56ha,同时,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源尽量采用资源、原材料利用率高的技术和工艺,把固体废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另外,统筹规划工业废渣、城市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实行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

最终实现工业垃圾产生量逐年减少。

3.5 白色污染治理这里对“白色污染”的治理提出原则性的建议。

主要为:制定包装管理的法规、政策,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逐步禁止生产、销售发泡塑料餐具和超薄塑料袋,采用降解速度快、环境可消纳的替代品;加强宣传、政策引导,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减少一次性包装用品的消耗量和垃圾的产生量;改革垃圾收集、处置管理体制;加大对城市垃圾处理的投入,提高垃圾处理水平,避免城市垃圾污染,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晋城市应加大禁白力度,采取倾斜政策,扶持一批生物降解环保新产品企业,对白色污染从末端处理转变为源头控制,同时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率。

3.6 有毒有害垃圾的全面控制有毒有害垃圾是指存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例如:电子垃圾、废旧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

本专项规划只对电子垃圾废旧电池等提出全面控制的建议。

3.6.1电子垃圾处理电子垃圾具有双重性,即资源再生性和潜在的环境污染性。

一方面,电子垃圾中含有金、铜、铝、银等贵金属以及塑料,存在巨大的资源再利用性和开发性,拥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另一方面,电子垃圾中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回收利用不当或者任意丢弃,就会形成一条水、空气、土壤污染和动植物污染,从而危害生命安全的污染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