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分析报告
根据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安排,对照等级医院复审条款细则要求,医院加强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通过一直以来的管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各项指标达到或接近达到要求,虽略有波动,但总体使用基本合理,无严重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将医院开展等级评审工作以来抗菌药物的管理情况作以总结自评。
、2014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统计数据
1
抗菌药物使用前十名(DDDs)
抗菌药物使用排名表(DDDS)时间:2014 年12 月01 日00:00:00 至2015 年11 月30 日23:59:59
、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图
1、抗菌药物品种变化
抗苗多芍沟酉己务占吾不中遼
2
我院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符合抗菌药物管理办法
之规定。
实现二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品种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
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头霉素类抗菌药物1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
药物口服剂型5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2个品种。
我院能够将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要向核发其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进行动态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或品规。
2015年清退2种药物(磷霉素和头孢氨苄),增加了2两个品种(莫西沙星和美罗培南)。
调整后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总品种数每有增加。
我院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和数量,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没有超过5例次。
仅
采购利奈唑胺注射液1次。
1抗菌药物品种数和门急诊儿科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变化趋势图
3
4
门诊儿科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25 25 27 32 39 39 32 30 34 31 25 22 29 33 36 33
—门诊惠者抗常药新蚯 方删刚4
—门谡思笔抗由药输虻
方比惻E15
2015年医院加强了门急诊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严格限定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后,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 处方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符合卫生部制定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超过
20%、急诊不超过40%的标准。
但儿科处方合
格率不符合****医院相关规定。
抗菌药物品种数符合卫生部相关规定。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变化趋势图
统计项目
目标值 2012
2013 2014 2015 2012 2013 2014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合 计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60
63
44
46
45
47
44
44
41
42
43
39
44
41
39
45
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门诊儿科
普通门诊
1
月
阴
—急诊歸舒药物处 方比
川14
—負诊翱艙药飙 方比
2015
8月"匚匸一■牯月
了月
—门诊儿殺患者抗崗药 轲枇方ttffl2O14 —门诊儿移患者抗竄药 物
艄方比钊曲15
5
52 41 45 44 44 55 54 45 56 46 37 46 41 36 42
石月
自2015年以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严格控制在 60%以下,符合卫生部制定的标准。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一直在40上下波动,总体使用规范,无严重不合理使用现象,因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保持在
40%左
右,但使用强度一直在40上下波动,2014年DDD:45.2015为42,明显改善。
分析原因主要如下:1.患者入院时病 情较重,入院前己开始用药或为下级医院转诊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后转我院住院就诊,使得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增加 或需通过联合用药方可治愈;2•我院儿科在伊犁地区享有盛誉,来我院儿科住院患儿较多为呼吸道疾病,且病情较 重的感染患者;特别是新生儿科的建立,使用量明显升高。
3.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存在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工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每百 人天DDDS
合计
抗菌药物使用率
合计
使用强度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便
用率2014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梗
用率2015
30
20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便
用强度2014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梗
用强度2015
石月
6
作中将逐步加强完善。
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剂量较大,使用时间较长。
外科预防和治疗使用偏长 3、一类切口与介入诊疗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使用时长
耐药菌感染和危重患者较多,故增加了抗菌药物预防的使用率。
其次外科手术后
24小时为对患者切口进行评估,
对已定植感染和疑似感染患者的继续用药应更改为治疗用药。
一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
统计项目
目标值
2012
2013 2014 2015 2012 2013 2014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合 计 I 类切口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 防
使用率(% 30 44 26.9 34 14 6 5 4 3 8 5 3 7 6 12 8 I 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时间
(小时) 24
56
22
30
10
1
2
2
1
1
2
1
2
2
2
2
-类切口
——抗歯药物预防傻用率
2014
---- 抗苗药物预防使用率
2015
号月
…类切口
预肪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CH4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1^2015
丁月
合i 十50
空月"
/ T 18
10月
一类切口和介入诊疗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基本保持在
30%以下,因出现骨科、呼吸科和ICU 科多例多重
2014年普遍不
1月
.2月
丄1月 "月'■(
勺月
5月
E 月
7月
3月
合计50
9月
5月
3*9
了月
2月 X
达标(),说明我院一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时间控制有待加强
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样本送检率变化趋势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平均在50%以上,其中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前样本送检率保持在80%左右; 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样本送检率做到使用一例,送检一例,自2015年以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三项指标分别达到等级条款要求的不低于30%、50%、80%的要求。
5、住院患者分布科室来看
7
8
9
妇科驚.豐抗菌药物
权重
内二内分泌
外三脑外3%
3%
°感染内科
3%
消化风湿科
3% 内一科
4%
外二骨二
5%
耳鼻喉科
5%
外、儿科11%
神经轴科两腺
7% 1%
内二呼吸
22%
k外一普外
■ 10%
10
三
胸
泌6%
7%
ii
12
从科室分布来看,呼吸科、小儿科、普外科、胸泌科、骨一科、产科、耳鼻喉科、骨二科和
ICU 科为质量控制 的重点。
6、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来看
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在我院未得到推广,
排名前十名的抗菌药物,有五名为限制级,为以
后工作方向。
8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分析
主要体现在:(1)病毒性疾病或无明显细菌感染适应症而选用抗菌药物: 上呼吸道感染中90%为病毒感染,而抗 菌药物对病毒感染的疗效不确切,但仍然应用;(2)存在感染而未明确为何种病菌感染时,大包围用药。
如抗病毒和 抗细菌药联合应用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一般的感冒。
(3)给药方案不合理:门诊有抗菌药物(应多次)按每日 1次 给药方案进行治疗,血药浓度达不到 MIC 值或超过MIC 的时间未延长,不但起不到抗感染作用,还容易造成细菌 DDD 值
百分百 非限制 级 17
40.5 限制级 25
59.5 特殊级
0.82 2.0
的耐药。
对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来说应该尽可能使其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延长。
青霉素类药物及其它头孢菌素类药物半衰期不到1h,常规剂量下,24h给药3次时其血药浓度大于MIC时间不到50%,因此每日应用药4
6次。
(4)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偏长。
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
综合以上统计指标,我院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上取得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不足,总体上我院抗菌药物临
床使用基本合理,未出现严重不合理使用现象,今后将继续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使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逐步规范、合理。
2015-12-4
药剂科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