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湖南黄沙坪矿区生产实习总结报告
湖南黄沙坪矿区生产实习总结报告
1.2 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桂阳县黄沙坪镇南约 9km,其北北东方向 45km 为郴州市,地理坐标东经 112°30′19″--112°30′31″,北纬 25°30′29″ --25°30′42″。交通方便,有 1826 省道从黄沙坪通过,郴州——嘉禾高等级 公路从矿区边缘经过,京广线从郴州市通过(图 1-1)。黄沙坪地区属丘陵地带, 植被发育。一年中四月至五月为多水季节,水量充足,用水十分方便。
关键词: 铅锌矿;地质特征;勘探设计;黄沙坪;湖南
第一章绪言
1.1 实习目的和任务
本次的生产实习时间是从 2013 年 9 月 4 日到 2013 年 9 月 16 日为期两周时间, 目的地为湖南黄沙坪。这次的生产实习也是我们大学生涯最后的一次集体实习。 本次生产实习的目的是加强和巩固我们大学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提高我们野外的 工作能力水平,提高我们的野外动手实践能力,加强我们对野外现象、测量数据、 作图能力的水平,让我们学会坑道编录、钻孔岩芯编录的主要工作步骤流程,了 解了矿山生产和选矿流程等。主要的任务有完成湖南黄沙坪矿区的地表地质踏勘 (3 天)、坑道地质踏勘和坑道编录、钻孔岩芯编录、实测地质剖面、矿物标本 描述、参观宝山铅锌矿、参观选厂。
2013 年 9 月 11 日 2013 年 9 月 12 日 2013 年 9 月 13 日
2013 年 9 月 14 日 2013 年 9 月 15 日 2013 年 9 月 16 日
主要完成工作量 路线:桂林—黄沙坪
矿区地质及安全教育(驻地) 矿区地表地质踏勘(路线:铁路桥— 水泥厂) 矿区地表地质踏勘(路线:水泥厂— 选矿厂—尾矿坝—F4 断裂) 矿区地表地质踏勘(路线:铁选厂— 宝岭—上银山) 坑道地质踏勘(路线:主斜井 —165 中段--(-16 中段)) 实测地质剖面图(路线:炸药库— 宝岭) 参观宝山铅锌矿 钻孔岩芯编录(岩芯库) 坑道编录(56 中段石门 7,121-8 穿 脉) 讲课 矿物矿石标本描述 上午参观选厂,下午回桂林
目录Biblioteka 生产实习报告摘要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湘南的代表性矿床之一,也是湖南省重要的铅锌矿床, 开采历史悠久,据桂阳县志记载,矿区开采历史可上朔到唐宋,盛采于明清,民 国初年停采,当时开采的矿石以炼铅银为主,老窿民采在矿区内星罗棋布,开采 深度超过百米,采出矿石量两百余万吨,现今地表残存的古冶炼炉碴尚达到百万 吨左右。1963 年重新开始矿山建设,现已具有较大规模,具有整套的生产、生 活及文化娱乐设施。 黄沙坪铅锌矿成因比较复杂,历来有比较多的争议,代表性观点有矽卡岩型矿床 成因论、岩浆热液型矿床成因论,从矿床所表现出的各方面特征来分析,黄沙坪 矿床近矿围岩中铅锌有明显的预富集,局部形成了矿源层或矿胚,燕山期岩浆热 液叠加成矿作用明显,属典型的以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导的多因复成矿床。
3
第二章 矿区地质概况
黄沙坪矿区在区域上位于酃县—郴州—临武(蓝山)北东向基底断裂与耒阳— 临武近南北向印支褶皱带交汇部位的坪宝复式背斜中。矿区近南北向的推覆逆冲 断裂和北西西向的横断层所组成的“井”字形构造圈闭,圈闭中测水组砂页岩等 低渗透性岩层构成的遮挡层、下伏的下石炭统化学性质活泼的石磴子组不纯灰岩、 燕山期侵入于背斜中的陆壳重熔型复式岩体三者的组合,构成了成矿最有利的封 闭环境(见图 2-1)
1.4 实习认识与体会
本次生产实习时间虽然有点短,但我们还是按时按量认真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例如钻孔岩芯的编录、坑道的编录和矿山 生产的安全知识等等,让我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加强了我的动手实 践能力,让我对野外的地质现象构造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实习过程虽然有点了, 但对于我们这些未来的地质工作者来说是苦中有乐趣。在实习过程我也看到了自 己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欠缺与不足,让我意识到了要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当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动手能力,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多学习其 他方面的知识,学习他们的精华,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图 1-1 湖南省桂阳县黄沙坪交通图
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湘南的代表性矿床之一,也是湖南省重要的铅锌矿床, 开采历史悠久,据桂阳县志记载,矿区开采历史可上朔到唐宋,盛采于明清,民 国初年停采,当时开采的矿石以炼铅银为主,老窿民采在矿区内星罗棋布,开采 深度超过百米,采出矿石量两百余万吨,现今地表残存的古冶炼炉碴尚达到百万 吨左右。1963 年重新开始矿山建设,现已具有较大规模,具有整套的生产、生 活及文化娱乐设施。 黄沙坪地质工作最早文献记载为 1934 年的湖南《湖南之矿业》。系统工作最早见 于 1954 年王家庆所著《黄沙坪宝山铅锌矿地质普查工作》。随后,中南地质局于 1954 年 5 月—1959 年 6 月开展普查勘探工作,共探明大小矿体 347 个,有工业 价值的 144 个,分别求出了铅锌的工业储量,锡磁铁矿的远景储量,其中铅锌金 属达大型规模,磁铁矿为小型规模,并于 1959 年 11 月提交了《桂阳黄沙坪铅锌 矿勘探报告》。湖南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三八队于 1974 年—1978 年对矿区南 部进行了补充勘探,提交了《黄沙坪铅锌矿区南部铁矿地质勘探报告书》,对矿 区铅锌矿体作了较为详细的评价。同时,湖南储委会组织矿山地测科、湖南省地 质四零八队、湖南省冶金地质公司二三八队、冶金部长沙有色金属矿山设计院等 单位,对矿床进行了探采对比分析,于 1978 年 11 月提交《黄沙坪铅锌矿床探采 验证对比总结》。矿床地质的专题研究开始于 1976 年,分别对矿区岩浆岩、地球 化学、硫同位素、蒸发晕、成矿规律及预测等进行了单项专题研究,并提交了数 份科研报告。
1.3 完成工作量
本次实习的时间和主要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1)
表 1-1 实习主要完成工作量
实习时间 2013 年 9 月 4 日
2013 年 9 月 5 日 2013 年 9 月 6 日
2013 年 9 月 7 日
2013 年 9 月 8 日
2013 年 9 月 9 日
2013 年 9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