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拉菲酒-国王之酒拉菲酒(CHATEAULAFITE)自17世纪早期起,就已经出口到英国,广受欢迎并成为当时英国首相RobertWalpole先生最喜爱喝的一种酒精饮料。
1716年起,尼古拉·亚历山大·西格尔侯爵(他正是亚历山大·西格尔与拉图堡联姻后的结晶)在马雷夏·德·黎世留(MarechaldeRichelieu)首相的支持下,从路易十五处获得了“葡萄王子”的“钦封”,拉菲堡的酒也荣升为“国王之酒”。
1755年,黎世留当选为圭亚那(Guyenne)地方总督,临行前,波尔多一位医生为他开了一个独特的“处方”:常饮拉菲的酒,是令脸色红润健康的最有效也最美妙的“药”。
此“药”果然灵验,甚至引起了国王的注意。
黎世留回到巴黎后,一天,路易十五特别向他说道:“亲爱的马雷夏,我实在要说,自从您赴圭亚那上任以来,您看上去至少年轻了二十五岁!”黎世留则回答:“我发现拉菲的葡萄酒是一件万能而美味的滋补饮料,可与奥林匹斯山上众神饮用的玉液琼浆相媲美!”不久后,整个凡尔赛宫内开始只谈论拉菲,因为它得到了王上的宠幸!所有人都想要喝到它,蓬巴杜夫人用它来招待自己举行的那些小型晚宴上的贵客。
稍迟一些时候,人们甚至传说杜巴丽(DuBarry)夫人加给自己一项特别的“义务”:夫人不再喝别的饮料来解渴———除了拉菲!178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著名的政客和酒评家,在他自己拟订的梅多克地区葡萄酒分级表中,排行前四名的酒庄———其中就包括拉菲,他自己也成为波尔多顶级酒的忠实拥护者。
能拥有世界顶级的优秀品质,当然首先是拉菲庄园的土壤及所处地方微型气候(Micro Climate)得天独厚。
拉菲庄园总面积90公顷,每公顷种植八千五百棵葡萄树。
其中嘉本纳沙威浓(Cabernet Sauvignon)占70%左右,梅乐(Merlot)占20%左右,其余为嘉本纳弗郎(Cabernet Franc)。
平均树龄在四十年以上。
每年的产量大约三万箱酒(每箱12支750ml算)。
此产量居所有世界顶级名庄之冠。
以此产量及其能维持的价格相比,拉菲庄的成就真是无人能及。
拉菲庄的葡萄种植采用非常传统的方法,基本不使用化学药物和肥料,以小心的人工呵护法,让葡萄完全成熟才采摘。
在采摘时熟练的工人会对葡萄进行树上采摘筛选,不好不采。
葡萄采摘后送进压榨前会被更高级的技术工人进行二次筛选,确保被压榨的每粒葡萄都达高质要求。
在拉菲每2至3棵葡萄树才能生产一瓶750ml的酒。
为了保护这些矜贵的葡萄树,如没有总公司的特约,拉菲庄一般是不允许别人参观的。
除此之外,拉菲庄还是出名愿花重本雇用最顶级酿酒大师的名庄。
拉菲酒的个性温柔婉细,较为内向,不像同产于菩依乐村的两大名庄拉图和武当王的刚强个性。
拉菲的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顺,所以很多葡萄酒爱好者称拉菲为葡萄酒王国中的“皇后”。
除拉菲外,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波尔多、智利、意大利、葡萄牙均拥有不少的优质名园和葡萄酒品牌。
其中饮家较为熟知的波尔多名庄有宝物隆的“依云卓”L'Evangile “都夏美隆”Ch. Duhart Milon,拉菲的副牌酒“小拉菲”Carruades de Lafite和都夏美隆副牌“美隆拉菲”Baron de Milon 。
拉菲的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顺,所以很多葡萄酒爱好者称拉菲为葡萄王国中的“皇后”。
2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拉图庄园 (Chateau Latour)酒庄等级:1855梅多克评级列级酒庄第一级(Premier grands crus classes)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是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评级时的顶级葡萄酒庄之一。
连同奥比昂酒庄、玛歌酒庄、拉斐酒庄及1973年入选的木桐酒庄,并称波尔多"五大"名庄,风格在"五大"中最为刚劲浑厚。
"拉图"la tour在法文里是"城楼"的意思,酒庄的标志就是一头雄狮骑在城楼上。
因为这里曾于1378年建有城堡,俯瞰吉伦特河口,战略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英法百年战争时这里曾发生过战役。
原城楼是两层方型石塔,现已不存在了,现在我们通常看到的拉图酒庄的圆型城堡照片,其实是17世纪兴建的信鸽楼。
拉图酒庄酿造葡萄酒的伟大历史始于1718年,拥有拉斐酒庄的西格家族与拉图酒庄的女儿联姻,"葡萄酒王子"亚力山大接手酒庄并购得到木桐酒庄,西格家族此时拥有多家名庄于一身。
西格家族拥有拉图酒庄到1962年。
1963年,英资财团收购75%的股权,后追加到93%,直到1993年英资股权被欧洲首富法国投资家毕诺Pinault以8600万英镑收购,拉图酒庄才重回法国人的怀抱。
值得一提的是,葡萄酒王子死后,他家族的人拥有股权却无心管理酒庄,只好委托酒庄经理打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每年的酒庄帐目和经营报告详尽完整,连续250多年资料充实。
拉图酒庄早在18世纪就已经为英国王室和贵族所欣赏,当时拉图就已经比其它波尔多葡萄酒贵20倍左右。
1787年,痴迷法国葡萄酒的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就对拉图酒庄赞赏有加。
1855年的分级更强化了拉图酒庄在酒届的地位。
拉图酒庄注重创新,是最早使用不锈钢发酵罐的酒庄之一,仅在奥比昂酒庄之后。
拉图酒庄位于波尔多西北50公里的梅多克产区的波亚克村,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
葡萄园面积65公顷,其中47公顷在领地的中心地带,称作Enclos, 拉图酒庄正牌酒Grand Vin皆来源于此。
葡萄酒采用新橡木桶陈酿18个月。
葡萄品种以赤霞珠为主,占75%左右,美乐占20%。
丹宁丰厚,通常要几十年后才能成熟。
拉图酒庄副牌酒为"拉图堡"Les Forts de Latour,由中心葡萄园中树龄12年以下的葡萄及外园所产的葡萄酿造,用半新橡木桶。
此外,还有三级酒"波亚克村"Pauillac, 性价比很好。
拉图酒庄早在清末就已被国人认识,在当时的葡萄酒谱里,这类顶级酒被称为"大酒",音译为"拉都",似乎比"拉图"更有王者之气。
3世界顶级酒庄之武当庄园(ChateauMouton Rothschil d)产地:法国波尔多普尔勒(PAUILLAC)级别:1973年评级(第一级庄园)表面积:192.7英亩葡萄品种:77%赤霞珠,11%梅洛,10%佛朗,2%小伟度平均树龄:45年种植密度:每公顷8500株葡萄树平均产量:每公顷4000-5000公升年产量:300,000瓶窖藏:储存在橡木桶19-22个月灌瓶前经澄清过程,没有过滤,成熟期为15-20年。
武当庄园位于一个小山丘上,以前可能很适合牧羊,否则不会以“绵羊”(MOUTON)为地名。
一七二五年前一个贵族祖布莱(JOSEPH DE BRANE)将原有园地妥为整理后改名为“布莱武当”(BRANE-MOUTON),他的孙子凯特(HECTOR)男爵与邻居达美尔克(D’ARMAIHACQ)将赤霞珠葡萄引进本园及美度地区,因此也是当地甚有名气的园主。
1830年,凯特男爵将本园转让售给银行业钜子罗富齐家族弥敦尼尔男爵(BARON NA THANIEL DE ROTHSCHILD)后易名为“武当罗富齐”。
弥敦尼尔购得此庄园后,其堂兄占美士(JAMES),于15年后的1868年也购得,“拉菲庄园”,就这样罗富齐家族一下子就拥有全法国最著名的两个庄园。
不过弥敦尼尔男爵买下“武当庄园”后并未能使它成为最顶级的庄园,由于“武当庄园”当时并没有像样的房间可供居住,因此男爵本人并没在此居住。
他死于1870年,而继承“武当庄园”的占美士(与其堂叔同名)男爵也于37岁的盛年死于1881年,因此由遗孀继承本园直至1920年再传给儿子亨利。
他把庄园交给次子菲腊男爵(BARON PHILIPPE)。
1922年10月22日他正式入主“武当庄园”,当时才20岁的男爵立志要将“武当庄园”酒提升到与邻近的“拉图庄园”与亲戚的“拉菲庄园”一样的水平。
因为在1855年官方评级中,“武当庄园”只被列为第二级庄园,这对年轻的菲腊男爵来说是个奇耻大辱,因此下定决心并全情投入来改善庄园的设施环境以至酿酒技术。
自此以后“武当庄园”酒的品质不断改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男爵凯归,1947年正式继承“武当庄园”并且将兄弟姐妹们的股权全部收购后,成为“武当庄园”的唯一拥有者。
他继续为“武当庄园”晋级而努力。
此后,他将每年一成不变的标签艺术化。
“武当庄园”在1927年时,菲腊男爵觉得当年的酒质太差,不能贴上“武当庄园”的标签,但当时又没有副牌酒(SECOND WINE),于是在1933年购入邻近土地44公顷的达美尔克庄园(CHA TEAU扐D'ARMAILHAC),并于1956年以自己的名字改为“菲腊男爵武当庄园”(CHA TEAU MOUTON-BARON PHILPPE)。
但1989年又改回原名,但却删除了最后的一个英文字母“Q”。
到1970年又购入邻地30公顷的奇勒美伦庄园(CHA TEAU CLERC MILON),这些收购回来的庄园各自独立酿酒,所以不能当作是武当庄园副牌酒。
1995年武当副牌酒正式上市,年份为1993年。
武当庄园内还有一小块属于“拉菲庄园”的小葡萄园名为“CARRUADES DE LAFITE”是“拉菲庄园”的副牌酒(SECOND WINE)。
“武当庄园”的标签每个年份的名画都不同,因此有人为了要集齐所有武当标签而不惜花费大量金钱。
对这些人来说可能标签比葡萄酒的质量还重要。
1988年菲腊男爵去世后,庄园由其女儿菲律宾(PHILIPPINE)接管至现在。
4 波尔多皇者-玛歌酒庄波尔多Bordeaux是世界葡萄酒圣地,传统波尔多五大名庄均产波尔多左岸。
波尔多产酒最璀璨两条村应是宝物隆(Pomerol)和菩依乐(普尔勒、波亚克)(Pauillac)。
波尔多传统五大名庄,三个菩依乐村Pauillac(拉菲庄,拉图庄和武当王庄),一个碧莎Pessac村(贝沙克雷奥良)(Pessac-Leognan)和玛歌村。
三大名庄令菩依乐分外妩媚,令菩依乐的酒没便宜货。
1855年波尔多61个列级名庄22个玛歌村。
玛歌庄当然是玛歌村名庄最灿烂一颗明珠。
1787年玛歌庄已被18世纪最出名酒评家,当时美国驻法大使Thomas Jefferson(美国第三任总统)点名法国四大名庄。
其余三个分别是拉菲庄,拉图庄和红颜容庄。
Thomas Jefferson眼力真是了得。
68年后1855年评级,四大名酒全进入列级名庄一级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