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齐鲁银行青岛分行

齐鲁银行青岛分行

齐鲁银行青岛分行
走进青岛,在这片面朝大海、活力激荡的土地上,济南的本土金融机构齐鲁银行立足、扎根、生存、发展,并创造着一幕幕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创富故事。

这是济南唯一一家走出济南的本土金融机构,他们的发展历程,是济南金融对外扩张的重要缩影。

他们走出济南、立足青岛,正在走向大海。

小银行拿下大客户
5月14日下午4点,青岛国融集团的法人代表张德亮结束了一趟长差,刚下飞机打算回家时接到秘书电话,被告知齐鲁银行青岛分行的工作人员上门拜访,他便匆匆赶到公司接待。

张德亮说,他被齐鲁银行青岛分行的细致服务感动着,一定要尊重银行工作人员,“尊重是相互的,他们给予我们企业发展很大支持,服务水平走在青岛金融业的前面。


国融集团是一家集能源化工、金融服务、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样的企业,是银行争抢的优质客户。

齐鲁银行青岛分行给予国融集团的授信为1000万美元,在张德亮眼中,赢得自己关注的是齐鲁银行青岛分行的服务而非授信额度。

张德亮说,“合作年头很短,但感觉很好,青岛分行办事效率和服务突出,赢得市场认可。


齐鲁银行青岛分行的高效结算审批业务和差异化经营特色服务,让其在青岛这座银行林立的金融都市壮大发展,并拥有固定的大客户群体。

别样温馨别样情
清爽的齐鲁蓝,高雅的象牙白,步入齐鲁银行青岛分行总部营业厅,让人感觉备感舒适。

落座等候,可随手翻阅报纸和杂志,等候时间稍长,工作人员就会送上热水,询问需不需要先填写书面材料。

大厅一侧墙壁上挂满了照片,吸引着办理业务的顾客前来观看。

近百幅摄影作品中既有美丽的青岛风光,也有温馨动人的生活细节。

这些全都是齐鲁银行青岛分行客户的摄影作品。

一个人,一幅照片,客户的摄影作品展成为营业大厅一道亮丽的风景,诉说着齐鲁
银行与客户之间独特情谊。

打量宽敞的营业大厅,现金服务区、非现金服务区、票据业务区、自助服务区、电子银行体验区,分区合理,布局舒适,合理分流。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电子渠道分流率达73.2%,电子化使用程度远远高于同业银行。

狭路相逢勇者胜
5月14日,记者在青岛市市南区看到,道路两旁多为银行机构的办公楼和网点。

青岛是东部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外向型经济发达,当地银行金融机构众多。

据统计,青岛目前拥有银行金融机构50家,其中像齐鲁银行这样的城市商业银行已有5家。

在青岛,贸易量大,金融业的竞争也大。

于2010年8月27日正式对外营业的齐鲁银行青岛分行,历经3年发展,目前资产总额为65.47亿元,存款总额达到62.88亿元。

在青岛,不少股份制银行进入十多年,存款都不超百亿元。

青岛市金融办的工作人员坦言,由于竞争异常残酷,齐鲁银行青岛分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易。

青岛分行主持工作的副行长韩松则表示,今明两年,他们将朝着存款总额100亿元的目标冲刺。

注重业务和团队建设
每天清晨6点,到银行对面的青岛理工大学操场上跑步半个小时,吃过早餐后开始一天工作———这是齐鲁银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支行陈波和同事们每天早上的生活。

他们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

成立于2012年6月的开发区支行是青岛分行在青岛区域成立的首家支行,员工队伍是青岛分行中最年轻的,平均年龄仅有27岁。

这个群体,注重业务和团队建设。

早晨跑操是其中一项,下午下班后,银行则组织年轻员工练习点钞、打字等技能训练。

员工到社区和企
业上门营销已成为常态。

与该行相邻的是来自韩国的一家外资银行,在青岛高新区已成立5年多,目前存款总额仅5亿元人民币,而成立2年的高新区支行目前存款总额已达7亿元人民币。

扬帆出海好弄潮
国际结算业务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业务深受各商业银行的青睐。

在未来发展中,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决定着竞争优势的大小。

对于青岛这样一处外向型经济活跃的市场而言,几乎所有有远见的银行都将目标瞄准抢占和发展国际结算业务。

船行大海,潮头弄浪,在国际结算业务这片蓝海中,齐鲁银行青岛分行敢行敢闯。

青岛分行自2010年8月份成立以来,立足于青岛地域及经济特点,按照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分行的目标,将国际业务作为全行营销与拓展的重点。

2012年11月29日青岛分行国际业务部正式成立,成为首家成立国际业务部的异地分行。

截至2013年年末,青岛分行实现国际结算量10亿美元,占总行国际结算总量的41%,贸易融资累放额6.24亿元,占总行贸易融资总量的44%,两项业务位居总行第一。

截至目前,实现“银保融资通”、海外代付、外汇理财、封闭交单等国际业务产品的首笔突破,贸易融资多元化发展,出口贸易融资实现零突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