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现象:酸化后紫红色立即消失,并有较多无色气
泡溢出,应是HNO2分解产生的NO。
三 HNO3及其盐 1 HNO3的氧化性
①4Zn+10HNO3==4Zn(NO3) 2+NH4NO3+3H2O
Zn+ 4HNO3==Zn(NO3)2+2NO2↑+2H2O 要求学生掌握气室法检验NH4+。有的学生未 检测到NH4+可能是HNO3浓度太大了。 ②S+6HNO3(浓)==H2SO4+6NO2↑+2H2O 以BaCl2检验SO42-。 总结:HNO3与金属的反应,其还原产物中的N 的氧化数降低多少,主要取决与HNO3的浓度, 金属的活泼性和反应的温度。
3 NaB4O7+Cr2O3 ==6NaBO 2·2Cr(BO2)3绿色 Na2B4O7+CoO ==2NaBO2·Co(BO2)2
2AgNO3== 2 Ag↓ + 2 NO2 + O2↑ (Cu, M) 现象:产物为黑色,附着在试管壁上。
四、 磷酸盐的性质 1酸碱性:C=0.1M
物质
Na3PO4 Na2HPO4 NaH2PO4
反应前
pH变化列表
反应后
理论值
Ag3PO4的生成
PO43-+Ag+ HPO42-+Ag+ H2PO4-+Ag+
没有硫酸酸化之前,无现象。滴加3M的硫酸, 立即发生反应。经试做,KI少量时,溶液由无色→ 橙红色(浅黄色、红棕色),并有大量无色气体放 出。KI量大时,溶液由无色→黑色浑浊↓,并有大 量无色气体放出。试管口也看不到红棕色气体,可 能是NO溢出太快,未被氧气氧化。引导学生检验 产物I2(△,或2%淀粉)。 ②5NO2-+2MnO4-+6H+==4NO3-+2Mn2++3H2O
H2SO4+2NaNO2==2HNO2+Na2SO4 最好二者同时冷却5min以上,倾倒时宜慢,有溢出
倾向,溶液显淡蓝色,试管底部有小部分溶液显 淡黄绿色。从冰水中取出会看到气泡较多并迅速 溢出,试管上部有红棕色气体。
2HNO2==NO2↑+NO↑+H2O
2、亚硝酸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①2 NO2 -+2I-+4H+==2NO+I2+2H2O
硝酸盐的热分解(根据情况略去)
2NaNO3 == 2 NaNO2 + O2 ↑ 碱土金属盐类)
(碱及
现象:加热一会后晶体熔融,有噼啪之响声。
采用二2 法可检测出NO2-
2Cu(NO3)2== 2 CuO + 4 NO2↑ + O2↑ (Mg, Cu]
现象:加热后晶体熔融,生成黑色物质,也许
是CuO经灼烧后活性降低,在HCl中溶解慢。
2溶解性
PO43HPO42H2PO4
加入CaCl2
反应前 PH值
反应前 PH值
加氨水
加HCl
问题:在1中生成的都是Ag3PO4↓,有没有Ag2HPO4存在? 若没有,为什么与CaHPO4不同?是因为Ag3PO4比 Ag2HPO4更难溶更稳定? 3配位性 2Cu2++P2O74-==Cu2P2O7↓ 红色 Cu2P2O7 +P2O74- == 2[CuP2O7]2- 沉淀部分溶解 ,较难溶。 过量的Cu2+的蓝色影响↓颜色的观察。
五 硅酸与硅酸盐 1 H2SiO3水凝胶的生成:SiO32-+2H+==H2SiO3
PH=5.8时,凝胶生成的速度最快。 凝胶的生成涉及两个因素:①硅酸钠的浓度,浓 度越大似效果越好; ②PH值。
2 微溶性硅酸盐的生成: 示例即可 六 硼酸及硼酸的焰色鉴定反应:
1硼酸的性质 H3BO3+H2O ==[B(OH)4]-+H+
HO CH2
H2
-
CO
OH
HO B +
CHOH ==== HOCH
B O + H+ + 2H2O
OH HO CH2
CO H2
2 H3BO3的鉴定反应 H3BO3+3CH3CH2OH==B(OCH2CH3)
3+3H2O 现象:火焰有美丽的绿色。乙醇多时有黄色,晶体
的外围呈现黑色,可能是酯燃烧不完全生成的C,也可 能是乙醇脱水所致 。 七 硼砂珠试验
NH3 +H2SO4 3(NH4)2Cr2O7 ==Cr2O3+N2↑+4H2O 铵盐热分解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阴离子碱性越强,
该铵盐对热越不稳定。分解产物和阴离子对应的酸 的氧化性、挥发性有关,也和温度T有关。
在3中,分解剧烈,易取少量药品。残留物为膨 松状物,大多为暗后者难溶,可能与固体受 热反应不均匀所致。 亚硝酸和亚硝酸盐 1、亚硝酸的生成和分解:
实验十四、P区非金属元素(二) (氮族、硅、硼)
[实验目的]
1、 试验掌握不同氧化态N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 试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 3、 掌握硅酸盐、硼酸及硼砂的主要性质。
[实验内容]
铵盐的热分解
1 NH4Cl ==NH3 + HCl 色)
(PH试纸由蓝→黄→红
2 (NH4) 2SO4 == NH3↑ + (NH4)H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