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经济特区PPT
行政区划
珠海市下辖香洲、 斗门、金湾3个 行政区,设有横 琴新区、高栏港 经济区、珠海高 新区、珠海保税 区、珠海万山海 洋开发试验区、 富山工业园、珠 海航空产业园7 个经济功能区。
区位优势
珠海是我国重要的口岸城市。设有拱北、九洲、高栏、 万山、横琴等国家一类口岸6个。拱北口岸是我国第二大 陆路口岸,九洲口岸是我国最大的水路客运口岸。 珠海区位位置优越,东邻 香港,南与澳门陆路相接, 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珠海金 湾国际机场和华南第一深水 港——珠海港。随着港珠澳 大桥、广珠铁路、广珠城际 轻轨等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 的兴建,珠海将成为连接我 国西南地区与港澳间的交通 枢纽和珠三角区域性中心城 市。
• 进入新世纪,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的逐 步推进,随着港珠澳大桥等一大批重大交通 设施项目的落实,珠海发展迎来了全新的重 要战略机遇期。 • 愿珠海在新世纪的竞争和发展中再立潮头、 再创辉煌!
发展情况
1992年1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再次视察珠海,在 亲眼目睹珠海翻天覆地的变化后,针对有人存在的否定经 济特区的倾向,说:不是有人议论姓“资”姓“社”的问 题吗?你们就是姓社嘛。并教导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 加快发展步伐。在考察亚洲仿真公司等高科技企业时,小 平同志一再强调要靠科技,靠人才,并在珠海首次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相望,气候宜人,是 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 城市。
人文历史
珠海人杰地灵,历史古迹丰富,古往今来,涌现出众多闻 名中外的英才。 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 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
创办意义 创办经济特区是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战略决,35年来,经济特区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 就,充分显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蓬勃生 机和活力。同时,也印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珠海香洲旧貌1979年
珠海香洲新貌
特区大事记
• 珠海经济特区面积扩大曾经历了四次。 • 1980年8月,在珠海设立经济特区。包括拱北、湾仔小 部分地区。 • 1983年,特区面积第一次扩大,包括香洲、吉大、拱 北、前山、南屏、湾仔地区。1988年特区面积第二次 扩大,调整后的特区范围包括上涌、下栅两个边防公 安检查站以南的陆地和珠海市北面的淇澳岛,总面积 为121平方公里。 • 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横 琴总体发展规划》,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 珠海经济特区总面积骤增为207平方公里。
经济特区——珠海
第二组
城市简介
行政区划 区位优势 生态环境 人文历史 特区发展 辉煌成就 旅游资源
城市简介
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 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江门市新会区、台山市,北与中山 市接壤。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 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 珠海于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 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 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并明确珠海为珠江口西 岸的核心城市。 珠海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 十佳”的城市,2013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珠海 综合排名全国第一。2016年1月,珠海被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评为首批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2010年10月1日, 珠海经济特区范 围扩展至全市, 覆盖金湾和斗门, 加上海域面积, 总面积达到7653 平方公里,其中: 陆地面积约1701 平方公里。
辉煌成就
• 珠海GDP从1980年的2.6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857亿 元,年增长率21.7%;2014年人均GDP达1.9万美元, 居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额从1980年的5804万元增 加到2014年的1135.05亿元,年均增速达25.9%。 • 2015年,珠海市经济运行良好,经济增速稳中有进, 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经济质量和效 益稳步提升。经省统计局核算反馈,2015年珠海地区 生产总值2024.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0%, 增速居全省首位。
珠海2012年航展
旅游资源
• 珠海博物馆由九洲城改建而成,是中国古建筑园林艺术与 现代博物馆的经典结合,已成为珠海城市品位和城市文化 形象的代表之一。 • 珠海大会堂是一家集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大型会议使用 的一个多元化、多用途的大型文化艺术娱乐场所。 • 珠海游乐:珍珠乐园,梦幻水城,海泉湾神秘岛,斗门御 温泉,海洋乐园,圆明新园、东方体育度假世界项目,长 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石博园,三叠泉风景区,天湖景区。 • 珠海十景:圆明新园、东澳岛、共乐园、珠海渔女、农科 中心、飞沙滩、珠海烈士陵园、黄杨山景区、淇澳岛。 • 珠海特产:叠石蚝油、横琴鲜蚝、湾仔咸鱼、黄金风鳝、 小托山桔、黄杨荔枝、对虾。
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亲临珠海视察,先后参观了珠 海九州港、香洲毛纺厂等地,在了解到珠海特区短短三年 多来所取得的成就后,欣然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 邓小平同志的题词言简意赅,体现了他对中国改革开放事 业的坚定信念,饱含了他对珠海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和对 广大特区建设者的殷切期望。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成为推 动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强大动力,珠海成了改革开放的前 沿阵地。
2004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先后到珠海、 中山、佛山、广州等地,在听取了张德江、黄华华的工 作汇报后作了重要指示。他要求我们要增强大局意识和 使命意识,继续抓住机遇、奋发努力、扎实工作,不断 创新发展思路、增强发展动力、提高发展水平,为珠海 着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战胜国 际金融危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建设生态文明新特 区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于 2009年12月15日开工,港珠澳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 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设计时速为100公里。 2016年3月30日最后一片重达1950吨钢箱梁的成功吊装,港 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非通航孔桥箱梁吊装30日全部完成,通 航孔桥大节段钢箱梁吊装预计于8月底完成。届时,港珠澳 大桥桥梁将全面合龙。
• 珠海近几年获得荣誉: • 2012年,荣获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全国第六、 中国十佳优质生活排行榜全国第三; • 2013年,荣获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第一名、中国城市 竞争力排行榜——上市公司视角下的城市排名全国第 五以及外国人最爱的中国城市全国第一; • 2014年,荣获全国最宜居城市、中国法制政府评估排 名位列第十、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第五等等; • 2015年,荣获财政透明度排名第五位、“第四批全国 文明城市”称号。 • 2016年1月,珠海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首批 “国 家生态园林城市”。
中华民国第一位内阁 总理——唐绍仪
第25届世乒赛冠 军——容国团 古建筑物梅溪牌坊
特区发展
规划起源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可以 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后来,他又进一步明确说, “名字叫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1980年8月, 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央正式决定把深圳、珠海、汕头和 厦门设立为经济特区,由此拉开了珠海经济特区发展的序 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