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赠汪伦唐李白诗意

解读赠汪伦唐李白诗意

解读赠汪伦唐李白诗意 李白 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 这首诗留别。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解读赠汪伦 唐李白诗意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前两句“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是说李白将要乘舟离去, 汪伦 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脚踏地打拍子,边走边唱。

“将欲”与 “忽闻”相照应, 写出了诗人对“踏歌”这种古老而又朴素的送行方式的惊喜之 情。

后两句诗人用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对自己的深情做对比, 把无形的情谊化为 有形的潭水,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都比不上汪伦送我的 深厚情谊,那么汪伦对“我”的情谊又有多深呢?留给我们无尽的想象。

全诗感情真挚,朴实自然,令人回味无穷。

解读赠汪伦唐李白诗意 这首小诗,七言四句二十八个字,没有用一个典故,语言至为浅显明白。

但 是,历来解读仍然存在不准确、未尽意的问题。

李白为何说汪伦情义比千尺桃花潭水还要深?诗歌 本身,只说在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时,汪伦踏歌相送。

《李太白文集》杨齐贤 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酿美酒以待白„„”。

多出了汪伦以自家 所酿美酒款待一项。

历来注家,涉及汪伦对李白的好处,基本上不出款待美酒、 踏歌相送这两点。

明末清初学者唐汝询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醖酒 以候之,复临行以祖之,情固超俗矣。

”(《唐诗


解》) 单从做诗的角度讲,不要说款待美酒+踏歌相送,就是只踏歌相送一项,惯 于使用夸张语言艺术的大诗人李白如此慷慨地赞美一下汪伦的情义, 也不是不可 能的。

但是,假如我们从李白当时年龄、行踪和汪伦其人等角度看一下,问题就 不会这么简单了。

一般认为,李白这一回到泾县,游览桃花潭,是天宝十四载(公元 755 年) 的事,李白已经 55 岁,他是从秋浦来到泾县的。

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距离泾 县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

古人行旅,不同于今天有汽车、高速公路等快捷的交通 工具和条件可利用,一百多公里不啻是长途旅行。

古道蜿蜒,跋山涉水,一般情 况下需要走三四天,即使坐船(乘舟)大概也无法当天到达。

不用说,以家酿美 酒款待、踏歌相送的汪伦,应该是李白的爱慕者(粉丝)。

根据今人李子龙的考 证,汪伦又名凤林,是越国公汪华的五世孙,曾经做过泾县县令。

就是说,汪伦 不是唐汝询所说的“一村人耳”,他应该属于有文化、家境殷实的士族阶层。

根据上述种种事实,揆以情理,当时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李白这一次的泾县 之行,是应汪伦的邀请而来的;李白住在汪伦府中,并非只是饮了一两次美酒、 游了一下桃花潭即离去;在汪府期间,李白受到了主人非常热情的款待,山珍海 味,宾主开怀畅饮;李白离开的时候,汪伦依依不舍,踏歌相送。

我这样说, 有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 李白现存诗歌中有 《过汪氏别业二首》 。

闫琦、房日晰、安旗、薛天纬《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认为这里的汪氏别业当为汪 伦别业,此诗天宝十四载秋作于泾县,跟《赠汪伦》是同一时间。

这两首诗中, 有如下一些诗句 : “汪生面北阜, 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 捶炰列珍羞”, “酒酣益爽气, 为乐不知秋”(以上其一);“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我行值木落,月 苦清猿哀”,“永夜达五更,吴愉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更游 龙潭去,枕石拂莓苔”(以上其二)。

这些诗句透露出如下信息:汪伦家境富裕,有园林式别墅;汪伦是个喜欢结 交贤才之人,在此之前李白已经久闻其大名;这是李白跟汪伦的初次见面,李白 之所以应邀来泾县游玩是感动于汪伦的真诚热情; 汪伦奉李白为上宾, 予以隆重 的款待,烹羊炮羔,通宵达旦宴饮,歌舞助兴;“龙潭”应该就是桃花潭,是最 后的游览项目。

李白这一次泾县之行,时间为秋天。

踏歌, 有个著名的唐诗选本简单注释为“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有本著 名的唐诗鉴赏辞典说是“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来送行了”。

我认为, 前者不够清楚,后者不够准确。

当时情形应该是这样的:李白将要离去,汪伦执 手相送。

为了对李白表示敬意,表达自己的依依不舍之情,汪伦在未告知李白的 情况下,悄悄安排了踏歌送行节目,给李白以惊喜。

不用说,这个踏歌节目的表 演者是汪府蓄养的女乐 (伎人) 班子。

既不是汪伦本人跳着踢踏舞唱着歌送李白,


也不是“一群村民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来送行”。

只有这样理解,“忽闻”二 字才有着落。

可以说,李白是在接受了汪伦的礼遇、款待之后,于意外听到送行歌舞时的 惊喜心情下, 脱口吟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千古名句 的! 《赠汪伦》的由来 李白在唐朝的诗坛上很有名气,拥有很多的崇拜者,汪伦便是其中之一。

可 是汪伦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结交大诗人李白呢? 有一天,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来的消息,便决定写信邀请他。

王伦知 道李白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旅玩。

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先生好游 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意思是说先生喜欢游玩 吗?这里有十里的桃花。

先生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上万家的酒店。

李白接到信, 兴致勃勃的赶来了。

一见到汪伦, 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 家酒店”。

汪伦笑着告诉他说: “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 桃花潭方圆十里, 并没有桃花。

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

”李白 听了先是一愣,然后明白了,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过的非常愉快。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 了好多礼物。

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 船正要离岸, 忽然听到一阵歌声。

回头一看, 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 主人的深情厚 谊, 古朴的送客形式, 使李白十分感动。

他立即铺纸研墨, 写下了那首著名的 《赠 汪伦》。

















相关主题